山区港口快速装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840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山区港口快速装卸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港口装卸装置,尤其是一种适于山区使用的港口快速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山区的矿产需要运输出去,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为水运。在水运港口的装卸过程中,现有技术多采用胶带机进行装卸,但是对于山区而言,道路崎岖,胶带机布置不便,而且采用胶带机的磨损较高,容易损坏,一条胶带机损坏,则整条胶带输送线即处于瘫痪状态,工作效率低,使用成本高。
[0003]也有采用自卸车配合趸船进行装卸的方案,但是由于山区水位在较短的时间内涨落较为频繁,即落差变化较大,趸船位置经常需要变化,而且需要根据水位缩短或加长趸船,趸船的固定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区港口快速装卸系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货物尤其是矿产的快速装卸,提高装卸效率,且能够快速适应山区水位的落差变化大的状况。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区港口快速装卸系统,在堤岸的内侧设有内斜坡,内斜坡的底端靠近水面,在内斜坡上从上到下设有多个格构柱,格构柱上设有卸料平台,卸料平台的端头设有滑道。
[0006]在卸料平台的外端还设有作业平台,卸料平台上设有门架,门架一侧通过斜拉索与卸料平台连接,另一侧通过斜拉索与作业平台连接;
[0007]所述的滑道包括与卸料平台直接连接的固定滑道,固定滑道通过斜拉索与作业平台连接,滑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滑道,活动滑道的上端与固定滑道套接,活动滑道通过滑道悬索与作业平台连接。
[0008]在作业平台上还设有操作门架,操作门架外侧设有桁架悬轨,桁架悬轨上设有用于装拆活动滑道的作业小车,作业小车与卷扬机连接,由卷扬机的正反转驱动作业小车沿桁架悬轨移动。
[0009]操作门架内侧还设有配重。
[0010]所述的固定滑道与卸料平台铰接,固定滑道下部还设有斜撑。
[0011]滑道悬索与活动滑道的连接处,位于靠近活动滑道的质心的位置。
[0012]还设有多个活动滑道,在上的活动滑道的上端与固定滑道套接,在上的活动滑道下端与在下的活动滑道套接,更下的活动滑道依次套接,活动滑道通过滑道悬索9与作业平台、操作门架或桁架悬轨连接;
[0013]在套接位置还通过螺栓连接。
[0014]在固定滑道的内底壁设有多根纵向钢筋,多根纵向钢筋上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下端之间的间距。
[0015]活动滑道套接在固定滑道之外,在下的活动滑道套接在在上的活动滑道之外。
[0016]卸料平台的端头还设有车辆限位墩。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山区港口快速装卸系统,通过采用内斜坡、格构柱、卸料平台和滑道的结构,配合自卸车,实现了货物尤其是矿产的快速装卸。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活动滑道便于根据水位的变化,对滑道进行加长或缩短,从而适应较小范围内水位的变化,减少内斜坡上卸料平台的数量。在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桁架悬轨配合作业小车,便于活动滑道的加长或缩短作业。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斜坡上格构柱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滑道和活动滑道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中:格构柱1,卸料平台2,斜拉索3,门架4,操作门架5,桁架悬轨6,固定滑道7,纵向钢筋71,活动滑道8,滑道悬索9,斜撑10,作业小车11,卷扬机12,配重13,作业平台14,车辆限位墩15,内斜坡16,堤岸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2中,一种山区港口快速装卸系统,在堤岸17的内侧设有内斜坡16,内斜坡16的底端靠近水面,在内斜坡16上从上到下设有多个格构柱1,格构柱I上设有卸料平台2,卸料平台2的端头设有滑道。由此结构,在较大的水位变化范围内,可以选择不同的格构柱来进行装卸。卸料时,运输船位于滑道的下方,自卸车在卸料平台2上,将货物,例如矿物卸入到滑道,货物即沿着滑道滑入到运输船的船舱中,采用该方案,大幅提高了运输船装货的速度。本例中的滑道通过斜拉索和滑道悬索9与卸料平台连接,以大幅降低滑道的安装和使用成本。
[0024]如图1中,在卸料平台2的外端还设有作业平台14,卸料平台上设有门架4,门架4 一侧通过斜拉索3与卸料平台2连接,另一侧通过斜拉索与作业平台14连接;本例中的外端是指如图1中的右侧端,即远离堤岸17的一端。设置的作业平台14有利于以较低的成本,和较为简单的结构固定滑道,也便于对滑道进行作业,例如调整滑道的长度和倾角。由于在水位下降的过程中,运输船会逐渐远离岸边。在本例中,优选的滑道与卸料平台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从而便于根据水位的变化,通过调整滑道的倾角,适应运输船在水面的位置。作业平台14还通过斜撑10与格构柱I连接,以确保作业平台14的强度。
[0025]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所述的滑道包括与卸料平台2直接连接的固定滑道7,固定滑道7通过斜拉索3与作业平台14连接,滑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滑道8,活动滑道8的上端与固定滑道7套接,活动滑道8通过滑道悬索9与作业平台14连接。所述的固定滑道7与卸料平台2铰接,固定滑道7下部还设有斜撑10,以提高固定滑道7的承载强度。优选的方案中,滑道悬索9与活动滑道8的连接处,位于靠近活动滑道8的质心的位置。由此结构,仅需较少的滑道悬索9配合螺栓即可固定活动滑道8,也便于操作人员在装卸过程中的操作。
[0026]固定滑道7和活动滑道8的结构包括底面和两个侧壁,上面和前后端面开放,固定滑道7和活动滑道8的上端较宽而下端较窄。
[002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