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03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加热组不启动;或者第二加热组对原油进行加热时,第一加热组不启动)。进一步地,4个加热装置21可以分别地独立启动,从而利用4个加热装置21的任意组合来对原油进行加热。
[0045]在利用抽吸油系统30进行抽吸油工作时,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储油腔内的原油进行观察,因而在储罐本体10的顶部设置了两处观察孔,并在两处观察孔处分别安装了8kg的通气阀以在抽吸油的过程中进行通气。
[0046]工作人员如果要从顶部的观察孔对储油腔内的原油进行观察,则需要从罐外爬梯83攀爬到罐顶部。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对储油腔内的原油进行观察,从而清楚地知道储油腔内原油的液位高度,因此,原油储罐还包括用于检测储油腔内原油液位的液位计50。如图2至图4所示,液位计50包括浮块51、重块52、连接绳53以及液位标尺54。浮块51设置在储油腔内,并始终浮在原油的液面上(当储油腔内装有原油时),以随原油液面的变化而移动浮块51的高度位置,重块52设置在储罐本体10外,连接绳53的第一端与浮块51连接,连接绳53的第二端与重块连接,且连接绳53张紧在浮块51与重块52之间,当浮块51的高度位置随液面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时,重块52的高度位置也随之改变,并且,重块52移动高度距离与浮块51移动的高度距离相等。在本实施例中,重块52的重量略小于浮块51的重量。例如利用抽吸油系统30的第一抽吸油部分从油井中将原油抽到原油储罐中,随着储油腔内原油的增加而液位升高,此时浮块51的高度位置上升,同时重块52的高度位置下降;相应地,当应用抽吸油系统30的第二抽吸油部分将原油储罐中的原油抽送到运输车上的过程中,由于浮块51随着液面的下降而高度降低,此时重块52的高度位置则升高。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化储油腔内原油的液位变化,因而将液位标尺54设置在侧壁11的外侧,并在液位标尺54的端部上设置有转轮,使连接绳53绕过液位标尺54端部的转轮,从而减小连接绳53移动时的摩擦,并且重块52可移动地设置在液位标尺54上。这样,当重块52的高度位置随液面的变化而变化时,通过重块52在液位标尺54上显示的液位刻度,工作人员就可以精确地知道储油腔内原油的量,从而准确地控制抽吸原油的过程。
[0047]在另一未图示的可行实施例中,将上述的连接绳53利用连接杆件替换,并且液位标尺54的一端固定在顶板13上,另一端沿垂直于顶板13平面的方向延伸,然后将重块52可移动地安装在液位标尺54上,而浮块51始终漂浮在原油液面上。当浮块51随原油液面升高而上升时,重块52相对于顶板13的高度随之升高,相同地,当原油液位下降时,重块52的高度随之下降。这样,工作人员通过重块52在液位标尺54上标示的液位值,从而清楚地知道储油腔内的原油量。
[0048]当原油储罐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从油井中抽吸出来的原油中夹带有泥沙和其他杂质,而这些泥沙和杂质会沉淀在原油储罐的底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原油储罐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对原油储罐进行必要的清洗。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入原油储罐内进行清洗工作,因而在顶板13的靠近一侧侧壁11的位置处设置有罐顶人孔部82,一般情况下,罐顶人孔部82是关闭的。并且,在靠近罐顶人孔部82的侧壁11的内侧设置了罐内爬梯85,工作人员从罐顶人孔部82进入储油腔,然后从罐内爬梯85下到罐底。
[0049]由于工作人员在原油储罐内进行清理工作时,需要对罐内的空气进行通风,因此侧壁11上设置有清洗排风口 60。清洗排风口 60在原油储罐使用的过程中一直是关闭并密封的,当打开清洗排风口 60后,工作人员也可以由清洗排风口 60直接进入储油腔内。在清理原油储罐内沉积在底部的泥沙和杂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堆积的泥沙和杂质从清洗排风口 60直接用铁锹铲出去。
[0050]如图4所示,为了将清洗原油储罐的污水排放掉,因而底板12上设置有清洗排污口 70。清洗污水可以从清洗排污口 70直接排放含有泥沙和杂质的污水。在清洗工作完毕后,工作人员再将清洗排污口 70封堵住。对于无法直接用铁锹铲出去的泥沙和其他杂质,工作人员直接用水进行清洗,并将污水从清洗排污口 70排放。由于加热装置21与底板12的内侧具有间隙,这样,加热装置21不会对泥沙和杂质形成阻挡,使得泥沙和杂质能够被冲洗干净。
[0051]在本申请中,原油储罐的储罐本体10的总高度不到1.8m(实际高度为1.7m左右),因此工作人员在该原油储罐的顶部工作时,不属于高空作业,符合国家对户外工作人员的安全要求,因此,罐顶部的边缘处无需设置护栏,从而节省了制造成本。本实施例的原油储罐具有合理的储油容积,为30m3左右。
[0052]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除了可以应用原油储罐进行储存原油外,还可以用来储存、运输其他液体物质。
[005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5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55]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工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原油储罐,包括:储罐本体(10),所述储罐本体(10)具有储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10)直接安装在地面,所述原油储罐还包括: 保温系统(20),所述保温系统(20)安装在所述储罐本体(10)的罐壁上; 抽吸油系统(30),所述抽吸油系统(30)的吸油端伸进所述储罐本体(10)的储油腔内,所述抽吸油系统(30)的出油端(31)设置在所述储罐本体(10)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储罐还包括: 储罐支撑部(40),所述储罐支撑部(40)放置在地面,所述储罐本体(10)设置在所述储罐支撑部(40)上,所述储罐本体(10)的底壁外侧与地面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10)包括侧壁(11),其中,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保温系统(20)包括: 加热装置(21),所述加热装置(2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且所述加热装置(21)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10)还包括底板(12)和顶板(13),所述底板(12)、所述顶板(13)与所述侧壁(11)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保温系统(20)还包括: 保温垫层(22),所述侧壁(11)、所述底板(12)以及所述顶板(13)内均设置有所述保温垫层(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1)为多个,所述多个加热装置(21)沿水平方向均布在所述储油腔内,且所述加热装置(21)与所述底板(12)之间具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储罐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储油腔内原油液位的液位计(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0)包括: 浮块(51),设置在所述储油腔内; 重块(52),设置在所述储罐本体(10)外; 连接绳(53),所述连接绳(53)的第一端与所述浮块(51)连接,所述连接绳(53)的第二端与所述重块(52)连接,且所述连接绳(53)张紧在所述浮块(51)与所述重块(52)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0)还包括: 液位标尺(54),所述液位标尺(54)设置在所述侧壁(11)的外侧,所述连接绳(53)绕过所述液位标尺(54)的端部,且所述重块(5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液位标尺(54)上。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上设置有清洗排风口(60) ο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清洗排污口(7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油储罐。该原油储罐包括:储罐本体,储罐本体具有储油腔,储罐本体直接安装在地面,原油储罐还包括:保温系统,保温系统安装在储罐本体的罐壁上;抽吸油系统,抽吸油系统的吸油端伸进储罐本体的储油腔内,抽吸油系统的出油端设置在储罐本体的外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油储罐安装工序繁琐,回收原油时需要的配合设备车辆较多,且无法对储存的原油进行自动保温的问题。
【IPC分类】B67D7/04, B65D88/74
【公开号】CN205114147
【申请号】CN201520540406
【发明人】叶俊华, 李波, 刘正平, 李江生, 李晋生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