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2456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见的罐式集装箱(常简称为“罐箱”)结构中,罐体和框架一般均为金属材质,并且往往为钢材。使用时,利用焊接工艺连接罐体和框架,使框架和罐体连接为整体结构,从而可以使罐箱能承受运输、起吊、堆码等各项使用工况的载荷,保证储运功能的实现。
[0003]然而有些储运介质不适合采用普通的金属材质罐体运输时,罐体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材质,从而可能出现不适用焊接工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按常见的焊接方式无法解决罐体与框架的有效连接问题,无法保证罐箱的功能实现。
[0004]已有的一种结构中,采用鞍座承载罐体,鞍座再连接到框架上。但是这种结构仅能作为公路运输使用,不能满足联运要求,并且在事故状态时不能有效保护罐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以在罐体不适合采用焊接方式与框架相连时使罐体与框架有效连接固定。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分别设置于罐体两端的两端框;所述罐式集装箱还包括底纵梁、斜撑和卡箍;底纵梁沿所述罐体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罐体底部;底纵梁长度小于罐体长度;斜撑从两所述端框的两底角部向底纵梁延伸;斜撑两端分别连接端框的底角部和底纵梁的端部;卡箍,绕所述罐体环向固定,并与所述底纵梁连接固定。
[0007]优选地,所述卡箍数量为一个,设置于所述罐体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
[0008]优选地,所述卡箍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底纵梁两端部的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卡箍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罐体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以及靠近所述底纵梁两端部的位置。
[0010]优选地,所述底纵梁位于所述罐体的纵向中轴面上,且底纵梁的横向中轴面与罐体的横向中轴面重合。
[0011]优选地,所述底纵梁数量为至少两根,各底纵梁相对于所述罐体的纵向中轴面对称布置。
[0012]优选地,所述端框包括两立柱、设置在所述两立柱底端的底角件和设置在所述两立柱之间的下鞍座;所述下鞍座的两端固定或一体成型在两立柱的中部区域偏下位置,所述下鞍座形成有能够承托罐体底壁的下凹的弧形承载面;所述两立柱和/或底角件面向所述下鞍座的一侧与所述下鞍座之间均连接有支撑件。
[0013]优选地,所述罐体为非金属材质或有色金属材质。
[0014]优选地,所述罐体表面设有定位槽,所述卡箍限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0015]优选地,所述罐体在所述卡箍位置进行包裹,使得卡箍内嵌于所述罐体上。
[0016]优选地,所述卡箍一体成型于所述罐体上,所述卡箍与所述底纵梁粘接固定。
[00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底纵梁与卡箍配合将罐体连接固定,利用斜撑与底纵梁、端框的连接使得罐体与端框连接固定。同时,纵梁可承受罐体重量和纵向冲击载荷,斜撑可将纵向载荷和垂向重力载荷传递到端框,并且两端的斜撑由纵梁连接形成整体,两端的载荷传递可相互约束,优化载荷传递途径。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中,可以在不对罐体进行焊接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罐体与框架的有效连接,特别适用于罐体与端框材质不同的罐箱。罐箱能承受运输、起吊、堆码等各项使用工况的载荷,能满足铁路运输的要求。在事故状态时,可以有效保护罐体不脱落,或发生框架扭曲。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仰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中端框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中罐体与卡箍的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中罐体与卡箍的另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中罐体与卡箍的又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中卡箍内嵌于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二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三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第四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罐体;101、定位槽;102、凸起;2、端框;21、立柱;22、端下梁;221、支撑件;23、底角件;27、下鞍座;271、承载面;3、底纵梁;4、斜撑;5、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0]罐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
[0031]本实施例的罐式集装箱主要包括罐体1、分别设置在罐体I两端的两端框2。该罐式集装箱为一交换体罐式集装箱(SWAP),罐体I的两端伸出端框2之外。端框2对罐体I的两端位置进行支撑。罐体I的中部位置则通过底纵梁3、斜撑4和卡箍5配合而与端框2连接固定,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0032]底纵梁3沿罐体I长度方向延伸,底纵梁3设置于罐体I底部对罐体I进行支撑,底纵梁3长度L3小于罐体I长度U。图2所示结构中,底纵梁3设置于罐体I底部的正中位置,底纵梁3位于罐体I的纵向中轴面SI上,且底纵梁3的横向中轴面与罐体I的横向中轴面S2重合。在其他结构中,底纵梁3还可以为多根,并排设置于罐体I底部,各底纵梁3相对于罐体I的纵向中轴面SI对称布置。
[0033]斜撑4数量为四个,其从两端框2的两底角部向底纵梁3延伸。斜撑4一端连接端框2的一底角部,另一端连接底纵梁3距离该端框2较近的端部。
[0034]在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中,端框2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端框2外形大致呈矩形,具有位于两侧的两立柱21、位于下端的端下梁22、位于上端的端上梁(图中未示出)。立柱21与端下梁22交会的角部位置(即端框2的底角部区域)设有底角件23。
[0035]参阅图3,在一改进的端框2结构中,端框2的两立柱21之间还设有下鞍座27,下鞍座27的两端固定或一体成型在两立柱21的中部区域偏下位置,下鞍座27形成有能够承托罐体I底壁的下凹的弧形承载面271;两立柱21下端面向下鞍座27的一侧与下鞍座27之间均连接有支撑件221,该支撑件221还与底角件23相连。该端框2中,下鞍座27及支撑件221取代了现有结构中的端下梁22,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