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过形成卷材的第一圈的机械装置形成幅材卷的机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3459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从而,通过抵抗反作用构件47的作用而使弯曲臂43B升高,弯曲臂43B由于其形状而从后面包围正在滚动的卷芯A,由此作用于位于卷芯A和滚动表面19之间的压力点上游的幅材边缘Tl而提升该幅材边缘Tl。摆动臂43B的这种摆动运动引起幅材绕新卷芯A卷绕第一圈的操作结束或完成。
[0050]事实上,摆动臂43B的末端形状和尺寸被制作成能将幅材N的边缘Tl推动到幅材接触第一卷绕辊I并与卷芯A相切的区域中。卷芯继续沿表面19滚动,然后接触第二卷绕辊3,从而完成了卷芯插入辊隙9的操作,使卷芯进入由第一、第二、第三卷绕辊1、3、5形成的卷绕篮中,在卷绕篮中,新卷材以本质上公知的方式继续绕新卷芯A形成并增加。
[0051]从上述内容将能理解,相对于现有的复卷机而言,在幅材的分开操作和开始将初始自由端卷绕在每个新卷芯A上的操作这两方面,如何使用构件25和41将能根本性地简化机器结构。由于卷芯和机械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分开幅材,并绕新卷芯形成第一圈幅材;所述机械装置没有致动器,从而不需要提供动力给各发动机,也不需要使这些机械装置与其他机器部件(尤其是卷芯插入器)同步。也能用致动器(如,与卷芯的运动同步的运动和控制构件)来替代返回构件33和47两者或仅替代两者之一。但是,上述实施例由于省去了这些致动机构,因此更有益。
[0052]图1A-1F中的图示内容显示了通过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所有可能的优点。事实上,通过采用可移动式机械构件41,就不需要在每个机器循环期间采取任何其他措施将幅材附着到新卷芯上,或更具体而言,不需要在每个机器循环期间采取任何其他措施将靠近初始自由边缘T的幅材初始部分附着到新卷芯上。卷芯可保持无胶水,也不要求带静电。也不要求使用便于绕新卷芯卷绕第一圈幅材或完成此操作的压缩气体喷嘴,从而,能减少消耗、降低噪音,提高稳定性,降低机器成本。
[0053]必须理解到,在没有机械构件41的情况下,分离装置25也可与其他不同系统组合使用,以开始将幅材N卷绕在新卷芯上。例如,分离装置25(优选为被动型分离装置,S卩,通过被插入到插入路径中的新卷芯的推力作用而摆动的机械元件)能与对卷芯施胶或对自由边缘施胶的系统组合使用。另外,可使用静电系统、抽吸或吹气系统来开始卷绕第一圈,但是,机械装置41由于前面阐述的原因而更有益。
[0054]相反地,机械构件41也可与不同类型(相对于图1A-1F所示的系统而言)的材料分离或分开系统组合使用。
[0055]图2A至2F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的不同实施例。相同的数字标记表示与图1A至IF所示的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等同的部件。
[0056]在图2A-2F所示的实例中,省掉了形成导向构件13的带组件,因而也省掉了返回辊
15。在这种情况下,通道23形成在滚动表面19和卷绕辊I的外圆柱表面之间,该滚动表面19也由一系列在通道23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相邻节段21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卷绕辊I形成幅材N的可移动式导向构件。
[0057]分离装置25和可移动式机械构件41的制造和操作与参照图1A-1F所述的相同,其中,可移动式机械构件41用于绕新卷芯A形成第一圈幅材或完成此操作。根据上面参照图1A-1F所述的内容来观察次序2A-2F,将能容易理解操作次序,因此不需要进一步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0058]图5A至5E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的另一实施例的操作次序。相同的数字标记表示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卷绕装置的结构类似于图2A至2F中的结构。也配置有三个卷绕辊1、3和5和幅材N,幅材N被卷绕并绕卷绕辊I被进给,卷绕辊I也形成幅材的导向构件。卷绕辊I的外圆柱面与滚动表面19 一起形成用于插入卷芯A的通道23。用于绕新卷芯A卷绕第一圈幅材N的机械构件41的结构基本类似于参照图1A所述和图3详细图示的结构。机械构件具有可让压动器27通过的间隙。但是,必须理解为,机械构件41和分离装置25之间的相对距离能比图中所示的要更大,实现此结果的方式是,可将分离装置25的旋转轴线向左(针对图而言)移动,使通道朝卷芯的插入区域延伸。这样,分离装置25和机械构件41就不会碰撞,机械构件41的结构可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分离装置25的结构。
[0059]图5A-5E中的实施例与图2A-2F中的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分离装置的结构不同,在图5A-5E中,该分离装置也用数字标记25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分离装置25的设计结构与美国专利第5,979,818号中所述的相同。该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压动器,它们也用数字标记27表示,绕大致平行于轴线IA和3A的轴线转动,压动器27通过节段21之间的自由空间穿过通道23,以朝卷绕辊I挤压幅材N。在压动器27与卷绕辊I联合起作用时,压动器27的圆周速度引起幅材分切。因此,所示的实例示出了这样一种情况:该速度小于幅材N的进给速度,从而在分离装置25的压动器27和最终步骤中的卷材L之间发生幅材的分切(图5B)。压动器27也能以大于幅材的进给速度的圆周速度运动,这种情况下,引起幅材在压动器和被插入通道23中的新卷芯A之间被分切开。
[0060]除了分离幅材的方法不同以外,可采用与参照图1A-1F所述的方法基本相同的方法,通过可移动式机械构件41开始绕新卷芯卷绕第一圈幅材。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另外的装置(如,喷射装置、抽吸装置、静电装置或其他公知的装置)来控制和便于幅材插入卷芯和滚动表面之间。图f5D,5E中特别示出了卷绕第一圈的完成步骤。在该步骤中,特别地,卷芯A在表面19的范围内滚动,齿或突起43A被移动到该表面19下方,从而提升臂43B,从而使幅材N的边缘部分Tl插入进入辊隙9的新卷芯和卷绕辊I的圆柱表面之间,S卩,幅材N附着到所述卷绕棍I上。
[0061]图6A-6F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一实施例,在用于绕新卷芯卷绕第一圈幅材的机械构件的操作方面,该实施例类似于图1A-1F中的实施例。相同的数字标记表示与上面参照前述图所述的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图6A-6F中的实施例与图1A-1F中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分离装置25的设计结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分离装置25由一系列压缩气体喷嘴构成,这些喷嘴设置在界定在导向构件13和辊子1、15之间的空间中,形成导向构件13的带围绕辊子1、15被进给。压缩气体喷嘴25对准正被进给并附着(S卩,接触)导向构件13的下分支的下表面的幅材N。更具体而言,形成分离装置25的所述喷嘴面向平行带(其形成构件13)之间的自由空间,从而平行带与一股加压气体相结合作用在幅材N上,如图6B所示。
[0062]图6A-6F清楚地示出了复卷机的操作次序。在图6B中,卷芯A位于通道23内,在固定表面19上滚动。致动分离装置25产生压缩气体射流从而优选沿打孔线撕开幅材,此时打孔线与分离装置25的喷嘴基本等高。气体喷流也向下推动初始边缘T,以便于绕继续被滚动进给的卷芯A卷绕。
[0063]在图6C中,卷芯已经超过分离装置25的位置,已经形成大致绕卷芯卷绕180°的幅材环,该幅材环接触所述卷芯。沿导向构件13被进给的幅材逐渐经过卷芯A下方(如图1A-1F中的实施例已经所示),直到卷芯接触机械构件41为止;卷芯推动突起43A,臂43B通过抵抗反作用构件45的作用而顺时针(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幅材N的初始边缘Tl插入界定在卷芯A的表面和卷绕辊I的表面之间的区域中。
[0064]在图6F中,新卷芯已经位于卷绕棍1、3、5形成的卷绕篮中,当机械构件41通过返回构件47而返回到其停止位置上时,卷材L的第一部分已经形成在卷芯上。
[0065]图7A-10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改进之处。首先参照图7A-7E和图8,在该实施例中,复卷机包括具有三个卷绕辊1、3和5的卷绕单元,卷绕辊5由摆动臂7支撑或由可让卷绕辊5远离卷绕辊1、3移动的其他机构支撑。参照数字标记9表示形成在卷绕辊I和3之间的辊隙,参照数字标记19表示滚动表面,例如该滚动表面由多个并置的节段21形成,这些并置的节段21界定梳状结构。
[0066]滚动表面19和卷绕辊I的圆柱表面一起形成用于插入卷芯A的通道23。卷绕辊1、3和5分别根据箭头fl、f3和f5所指示的方向旋转,由于这种旋转运动传递给卷芯和通过卷绕棍1、3和5正被形成的卷材,从而,绕卷绕棍I被进给的幅材N卷绕在卷材L上。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