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708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属于中空塑料容器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采用注拉吹生产中空塑料容器,如矿泉水瓶、药瓶和化妆品瓶等,主要涉及注塑机、加热器和拉伸吹瓶机。所述拉伸吹瓶机其基本结构是机架、模板、拉吹机构和开合模机构等所组成。已有技术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一般是应用气缸带动,不仅构造复杂,制造、安装麻烦,而且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特别是涉及多工位拉吹机,要在一个转台上安装多组拉吹机件,庞大的体积给运输带来极不方便,费用开支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特别适用于钳式开合模,并且是多工位或者单工位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
本发明塑料拉伸吹瓶机开合模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安装在机座上的上模架和下模架,在上、下模架之间安装左模板和右模板,左、右模板连接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模机构是左模板连接上、下左连杆,右模板连接上、下右连杆,上、下左连杆或者上、下右连杆的其中一只是单耳朵,另一只是双耳朵,单耳朵和双耳朵中分别制有轴孔,有一根主动轴穿过各连杆轴孔,单耳朵轴孔与主动轴之间安装键,在双耳朵轴孔中安装轴套或者双耳朵的上壁或者下壁安装齿轮传动组件,主动轴的下部与启动装置相配合。
本发明启动装置作用于主动轴后,使主动轴转动(右转或者左转),并通过轴套或者齿轮传动组件,使左、右连杆带动左、右模板进行钳式开合模,因开合模机构位于左、右模板之间,主动轴直接带动单耳朵连杆相连的模板,通过轴套或者齿轮传动组件带动双耳朵连杆相连的模板,因此结构紧凑,体积小,特别对于多工位的塑料拉吹机运输方便,费用省。
本发明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所述的启动装置是气缸或者倒顺电机或者启动杆,启动杆由动力源带动,动力源如旋转的凸轮等。其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是安装在上、下模架中的主动轴、被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穿过上、下左连杆和上、下右连杆的轴孔,上、下左连杆连接左模板,上、下右连杆连接右模板,在上、下模架中有活动锁模块,锁模块与左、右模板相接触。其主动轴中安装主上齿轮和主下齿轮,在被动轴中安装被动齿轮,在从动轴中安装过渡齿轮和从下齿轮,主上齿轮带动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带动过渡齿轮,从下齿轮与主下齿轮相配合。在下连杆上安装定位齿块,定位齿块制有卡榫,在主下齿轮中制有卡槽,卡槽与定位齿块中的卡榫相配合。在左、右模板中安装增压气缸。其锁模块的内侧制有凹槽和凸台,在左、右模板中制有挡块和凹口。在锁模块中安装升降导向杆,在锁模块的底部安装上、下推拉气缸。或者锁模块连接前、后推拉气缸,使锁模块上、下移动锁模或者前、后移动锁模。


图1是本发明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A-A向示意图;图5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B-B向示意图;图6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主动轴穿过各连杆轴孔示意图;图7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双耳朵连杆的轴孔中安装轴套示意图;图8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主动轴直接带动单耳朵连杆示意图;图9是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双耳朵连杆壁上安装齿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主要适用于钳式开合模拉吹机,可用于单工位,但特别适用于多工位机,使其体积小,有利于运输。本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如图1所示,是安装在机座上的上模架2和下模架1,在上、下模架之间安装左模板3和右模板4,左、右模板连接开合模机构,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模机构是左模板3连接上、下左连杆22、6′,右模板4连接上、下右连杆21、6,上、下左连杆或者上、下右连杆的其中一只是单耳朵51,另一只是双耳朵52,单耳朵和双耳朵中分别制有轴孔53、54,有一根主动轴7穿过各连杆轴孔,单耳朵51轴孔53与主动轴7之间安装键,在双耳朵52轴孔中安装轴套55或者双耳朵52的上壁或者下壁安装齿轮传动组件,主动轴直接带动单耳朵连杆相连的模板,通过轴套或者齿轮传动组件带动双耳朵连杆相连的模板,主动轴7的下部与启动装置相配合。所述的启动装置是气缸或者倒顺电机或者启动杆30′,启动杆30′由动力源带动。即动力将启动杆推向某一方向是开模,推向另一方向是合模。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具体结构是安装在上、下模架2、1中的主动轴7、被动轴9和从动轴8,主动轴7的下部与启动装置相配合(启动装置带动主动轴),主动轴与被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齿轮传动组件,主动轴7穿过上、下左连杆22、6′和上、下右连杆21、6的轴孔,上、下左连杆22、6′连接左模板3,上、下右连杆21、6连接右模板4,在上、下模架中有活动锁模块5,锁模块5与左、右模板3、4相接触。主动轴的启动装置30就是使主动轴顺、逆转动,所以具体构造是很多的,其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是主动轴7中安装主上齿轮11和主下齿轮12,在被动轴9中安装被动齿轮14,在从动轴8中安装过渡齿轮15和从下齿轮13,首先由主上齿轮11带动被动齿轮14,被动齿轮14带动过渡齿轮15,过渡齿轮15与从下齿轮13同轴,从下齿轮13与主下齿轮12相配合,当主动轴7和从动轴8转动,带动左、右连杆,使左、右模板开、合。如图5所示,模板3′、4′是开模状态。如图2的E向旋转是开模。在下连杆6′上安装定位齿块10,如图5所示,定位齿块制有卡榫24,在主下齿轮12中制有卡槽,卡槽与定位齿块10中的卡榫24相配合。有了定位齿块使主动轴不会转动过位。在左、右模板3、4中可安装增压气缸31,提高锁模能力,防止胀模。在锁模块5的内侧制有凹槽17和凸台27、28,在左、右模板3、4中制有挡块18和凹口25、26。如图1、图2所示,当凹槽17位于挡块18时,凸台27、28分别位于凹口25、26处,左、右模板3、4可转动开模;当凸台28挡在模板的挡块18相对中,模板不能开启处于合模。锁模块5中安装升降导向杆19、20,在锁模块5的底部安装上、下推拉气缸D或者其它动力29,使锁模块5上、下移动锁模。锁模块5也可连接前、后推拉气缸C或者其它动力,使锁模块5前、后移动锁模。
权利要求
1.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是安装在机座上的上模架和下模架,在上、下模架之间安装左模板和右模板,左、右模板连接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模机构是左模板(3)连接上、下左连杆(22、6′),右模板(4)连接上、下右连杆(21、6),上、下左连杆或者上、下右连杆的其中一只是单耳朵(51),另一只是双耳朵(52),单耳朵和双耳朵中分别制有轴孔(53、54),有一根主动轴(7)穿过各连杆轴孔,单耳朵(51)轴孔(53)与主动轴(7)之间安装键,在双耳朵(52)轴孔中安装轴套(55)或者双耳朵(52)的上壁或者下壁安装齿轮传动组件,主动轴(7)的下部与启动装置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动装置是气缸或者倒顺电机或者启动杆(30′),启动杆(30′)由动力源带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是安装在上、下模架(2、1)中的主动轴(7)、被动轴(9)和从动轴(8),主动轴(7)穿过上、下左连杆(22、6′)和上、下右连杆(21、6)的轴孔,上、下左连杆(22、6′)连接左模板(3),上、下右连杆(21、6)连接右模板(4),在上、下模架(1)中有活动锁模块(5),锁模块(5)与左、右模板(3、4)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是主动轴(7)中安装主上齿轮(11)和主下齿轮(12),在被动轴(9)中安装被动齿轮(14),在从动轴(8)中安装过渡齿轮(15)和从下齿轮(13),主上齿轮(11)带动被动齿轮(14),被动齿轮(14)带动过渡齿轮(15),从下齿轮(13)与主下齿轮(12)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下连杆(6′)上安装定位齿块(10),定位齿块制有卡榫(24),在主下齿轮(12)中制有卡槽,卡槽与定位齿块(10)中的卡榫(24)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模板(3、4)中安装增压气缸(3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锁模块(5)的内侧制有凹槽(17)和凸台(27、28),在左、右模板(3、4)中制有挡块(18)和凹口(25、26)。
8.如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锁模块(5)中安装升降导向杆(19、20),在锁模块(5)的底部安装上、下推拉气缸(D)。
9.如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锁模块(5)连接前、后推拉气缸(C)。
全文摘要
塑料拉伸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是安装在机座上的上模架和下模架,在上、下模架之间安装左模板和右模板,左、右模板连接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模机构是左模板连接上、下左连杆,右模板连接上、下右连杆,上、下左连杆或者上、下右连杆的其中一只是单耳朵,另一只是双耳朵,单耳朵和双耳朵中分别制有轴孔,有一根主动轴穿过各连杆轴孔,单耳朵轴孔与主动轴之间安装键,在双耳朵轴孔中安装轴套或者双耳朵的上壁或者下壁安装齿轮传动组件,主动轴的下部与启动装置相配合。本开合模机构位于左、右模板中间的主动轴带动,主动轴直接带动单耳朵连杆相连的模板,通过轴套或者齿轮传动组件带动双耳朵连杆相连的模板,所以结构紧凑,体积小。
文档编号B29C49/08GK1861369SQ20051005033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2日
发明者蔡佳祎 申请人:蔡佳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