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800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玻璃钢管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制作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在金属管模具上缠绕浸润过树脂的连续玻璃纤维,采用固化炉外部加热使其固化,再用机械装置脱模。第二种是在金属管模具上缠绕浸润过树脂的连续玻璃纤维,并往金属管模具内通入蒸汽(或用电)加热固化,固化完成后再往金属管模具内通入冷水辅助脱模。第二种装置具有可在线固化、在线脱模、减少玻璃钢管的内应力、减少操作工序和操作时间等优点。但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蒸汽和水,有能耗大、温控精度不高、恒温效果差、操作压力高、控制系统复杂、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能耗大、温控精度不高、恒温效果差、操作压力高、控制系统复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水节能、温控精度高、操作压力低、减少运行费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包含金属管模具1、第一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2、热传导液冷却恒温系统3、进液管4、回液管5、泵6、一号管7、二号管8、三号管9;第一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2由加热恒温装置2-5、加热出液阀2-3、加热回液阀2-4组成;加热出液阀2-3的上端与加热恒温装置2-5的出液口2-1相连接,加热回液阀2-4的上端与加热恒温装置2-5的回液口2-2相连接;热传导液冷却恒温系统3由冷却恒温装置3-5、冷却出液阀3-3、冷却回液阀3-4组成;冷却出液阀3-3的上端与冷却恒温装置3-5的出液口3-1相连接,冷却回液阀3-4的上端与冷却恒温装置3-5的回液口3-2相连接;加热出液阀2-3的下端和冷却出液阀3-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一号管7,加热回液阀2-4的下端和冷却回液阀3-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二号管8,金属管模具1的进液口1-1和一号管7之间连接有进液管4,金属管模具1的出液口1-2和回液管5的一端相连接,回液管5的另一端与泵6的入口6-1相连接,泵6的出口6-2与二号管8之间连接有三号管9。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水节能、温控精度高、操作压力低、运行安全、缩短了固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运行费用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由金属管模具1、第一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2、热传导液冷却恒温系统3、进液管4、回液管5、泵6、一号管7、二号管8、三号管9组成;第一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2由加热恒温装置2-5、加热出液阀2-3、加热回液阀2-4组成;加热出液阀2-3的上端与加热恒温装置2-5的出液口2-1相连接,加热回液阀2-4的上端与加热恒温装置2-5的回液口2-2相连接;热传导液冷却恒温系统3由冷却恒温装置3-5、冷却出液阀3-3、冷却回液阀3-4组成;冷却出液阀3-3的上端与冷却恒温装置3-5的出液口3-1相连接,冷却回液阀3-4的上端与冷却恒温装置3-5的回液口3-2相连接;加热出液阀2-3的下端和冷却出液阀3-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一号管7,加热回液阀2-4的下端和冷却回液阀3-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二号管8,金属管模具1的进液口1-1和一号管7之间连接有进液管4,金属管模具1的出液口1-2和回液管5的一端相连接,回液管5的另一端与泵6的入口6-1相连接,泵6的出口6-2与二号管8之间连接有三号管9。
工作原理首先给加热恒温装置2-5接通电源,使其达到预定的加热温度并保持恒定,给冷却恒温装置3-5接通电源,使其达到预定的制冷温度并保持恒定,当金属管模具1上的玻璃纤维缠绕完毕后,固化工艺开始,打开加热恒温装置2-5上的加热出液阀2-3和加热回液阀2-4,此时冷却恒温装置3-5上的冷却出液阀3-3和冷却回液阀3-4均处于关闭状态,开启泵6,在泵6的作用下,热的热传导液开始从加热恒温装置2-5上的加热出液阀2-3中流出,流经金属管模具1的内腔后从加热回液阀2-4流回到加热恒温装置2-5内,形成一个循环。此时,金属管模具1上的缠绕玻璃钢管被加热固化。固化完毕,关闭泵6、加热出液阀2-3和加热回液阀2-4,然后打开冷却出液阀3-3和冷却回液阀3-4,再开启泵6,在泵6的作用下,冷的热传导液开始从冷却恒温装置3-5上的冷却出液阀3-3中流出,流经金属管模具1的内腔后从冷却回液阀3-4流回,形成一个循环。此时,金属管模具1在冷的热传导液的作用下,由热变冷其管径快速收缩,金属管模具1与已经固化的玻璃钢管之间形成间隙,使玻璃钢管很容易从金属管模具1上脱出。本实用新型热传导液的加热温度为60~300℃,热传导液的冷却温度为5~30℃。可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在以上温度范围内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
二(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它增加了第二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0、四号管12和五号管13,第二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0由第二加热恒温装置10-5、第二加热出液阀10-3、第二加热回液阀10-4组成;第二加热出液阀10-3的上端与第二加热恒温装置10-5的出液口10-1相连接,第二加热回液阀10-4的上端与第二加热恒温装置10-5的回液口10-2相连接,四号管12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出液阀10-3的下端相连接,四号管12的另一端与一号管7相连接,五号管13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回液阀10-4的下端相连接,五号管13的另一端与二号管8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增加的第二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0,是在玻璃钢管的加热固化过程中,需用梯度加热固化工艺,如第一固化温度为80℃、第二固化温度为120℃时,无须等候,即时加热,既可提高功效,又能节省能源。如只使用一个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在梯度加热时,系统的升温需要时间,系统的降温浪费能源,而且不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三(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不同点在于,它又增加了第三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1、六号管14和七号管15,第三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1由第三加热恒温装置11-5、第三加热出液阀11-3、第三加热回液阀11-4组成;第三加热出液阀11-3的上端与第三加热恒温装置11-5的出液口11-1相连接,第三加热回液阀11-4的上端与第三加热恒温装置11-5的回液口11-2相连接,六号管14的一端与第三加热出液阀11-3的下端相连接,六号管14的另一端与四号管12相连接,七号管15的一端与第三加热回液阀11-4的下端相连接,七号管15的另一端与五号管13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相同。增加的第三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1,是在需用第三固化温度时使用。如需用更多的梯度加热固化温度时,还可以增加更多的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
权利要求1.一种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它包含金属管模具(1)、第一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2)、热传导液冷却恒温系统(3)、进液管(4)、回液管(5)、泵(6)、一号管(7)、二号管(8)、三号管(9);第一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2)由加热恒温装置(2-5)、加热出液阀(2-3)、加热回液阀(2-4)组成;加热出液阀(2-3)的上端与加热恒温装置(2-5)的出液口(2-1)相连接,加热回液阀(2-4)的上端与加热恒温装置(2-5)的回液口(2-2)相连接;热传导液冷却恒温系统(3)由冷却恒温装置(3-5)、冷却出液阀(3-3)、冷却回液阀(3-4)组成;冷却出液阀(3-3)的上端与冷却恒温装置(3-5)的出液口(3-1)相连接,冷却回液阀(3-4)的上端与冷却恒温装置(3-5)的回液口(3-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加热出液阀(2-3)的下端和冷却出液阀(3-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一号管(7),加热回液阀(2-4)的下端和冷却回液阀(3-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二号管(8),金属管模具(1)的进液口(1-1)和一号管(7)之间连接有进液管(4),金属管模具(1)的出液口(1-2)和回液管(5)的一端相连接,回液管(5)的另一端与泵(6)的入口(6-1)相连接,泵(6)的出口(6-2)与二号管(8)之间连接有三号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增加了第二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0)、四号管(12)和五号管(13),第二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0)由第二加热恒温装置(10-5)、第二加热出液阀(10-3)、第二加热回液阀(10-4)组成;第二加热出液阀(10-3)的上端与第二加热恒温装置(10-5)的出液口(10-1)相连接,第二加热回液阀(10-4)的上端与第二加热恒温装置(10-5)的回液口(10-2)相连接,四号管(12)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出液阀(10-3)的下端相连接,四号管(12)的另一端与一号管(7)相连接,五号管(13)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回液阀(10-4)的下端相连接,五号管(13)的另一端与二号管(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又增加了第三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1)、六号管(14)和七号管(15),第三热传导液加热恒温系统(11)由第三加热恒温装置(11-5)、第三加热出液阀(11-3)、第三加热回液阀(11-4)组成;第三加热出液阀(11-3)的上端与第三加热恒温装置(11-5)的出液口(11-1)相连接,第三加热回液阀(11-4)的上端与第三加热恒温装置(11-5)的回液口(11-2)相连接,六号管(14)的一端与第三加热出液阀(11-3)的下端相连接,六号管(14)的另一端与四号管(12)相连接,七号管(15)的一端与第三加热回液阀(11-4)的下端相连接,七号管(15)的另一端与五号管(13)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缠绕玻璃钢管的装置,它涉及一种缠绕玻璃钢管装置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能耗大、温控精度不高、恒温效果差、操作压力高、控制系统复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出液阀2-3的下端和冷却出液阀3-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一号管7,加热回液阀2-4的下端和冷却回液阀3-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二号管8,金属管模具1的进液口1-1和一号管7之间连接有进液管4,金属管模具1的出液口1-2和回液管5的一端相连接,回液管5的另一端与泵6的入口6-1相连接,泵6的出口6-2与二号管8之间连接有三号管9。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水节能、温控精度高、操作压力低、运行安全、减少了运行费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B29C53/84GK2799220SQ20052002101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0日
发明者蔡金刚, 刘在阳 申请人:蔡金刚, 刘在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