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2403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钢罐体的外壳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 壳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玻璃钢罐体的生产工艺中大多采用手工制作方法,先将部件拼接组装成型,然 后在部件接缝处采用打磨毛石,加敷玻璃纤维布进行连接。此工艺制备方法,在加工过程中, 产生大量粉尘,其接缝处强度较差,主体的整体性较差,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较低,产品质量 不稳定。同时占用的生产空间较大,占用劳动力多,生产劳动强度较大,且原材料浪费严重, 产生大量工业废料,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和节 约原材料、减少污染的机械化生产玻璃钢罐体外壳的工艺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碱玻璃纤纱、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为原料,经过如下加工工 艺制造而成①将制备好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吊装在旋转支架上;②在原料槽内加入 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重量配比为100: 1 4: 1 4;③通过导纱孔 板,将置于放纱架上的中碱玻璃纤纱导入原料槽内,进行充分浸渗O. 1 6秒;④将充分混合 浸渗的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碱玻璃纤纱,通过压纱辊导出,经导丝头,用微控电脑缠绕
设备采用斜线交叉,纵向缠绕方式,将中碱玻璃纤纱缠绕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表面1: 8 13周(7 11mm厚);⑤放置120分钟,至不饱和聚酯树脂完全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 作。
其中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的配比,在最佳生产温度2(TC时为 100: 3: 3,最佳的充分浸渗的时间为1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械设备控制用料,节省成本,减少工业废料的产生,避免了坏 境污染;机械化的生产和原材料的最佳配比,以及缠绕的方法提高了产品的抗压、抗折、抗 裂、抗渗漏等物理特性,去掉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使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歩的详细说明
在20。C进行生产加工时,首先将预先制备好的约20立方米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
吊装在旋转支架上,同时在原料槽中加入重量比为100: 3: 3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
促进剂和固化剂,通过导纱孔板,将置于放纱架上的中碱玻璃纤纱导入原料槽内,将原料槽
的宽度设置为50厘米,中碱玻璃纤纱传动的速度0.5米/秒,使得中碱玻璃纤纱在不饱和聚 酯树脂中进行充分浸渗1秒,然后将充分混合浸渗的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碱玻璃纤纱, 通过压纱辊导出,去掉多余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经导丝头,用微控电脑缠绕设备采用斜线交 叉,纵向缠绕,交替进行的方式,将中碱玻璃纤纱缠绕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表面上 10mm厚;放置120分钟,至不饱和聚酯树脂完全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中碱玻璃纤纱、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为原料,经过如下加工工艺制造而成①将制备好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吊装在旋转支架上;②在原料槽内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重量配比为100∶1~4∶1~4;③通过导纱孔板,将置于放纱架上的中碱玻璃纤纱导入原料槽内,进行充分浸渗0.1~6秒;④将充分浸渗的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碱玻璃纤纱,通过压纱辊导出,经导丝头,用微控电脑缠绕设备采用斜线交叉,纵向缠绕、交替进行的方式,将中碱玻璃纤纱缠绕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表面上8~13周(7~11mm厚);⑤放置120分钟,至不饱和聚酯树脂完全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不 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的重量配比,在20。C时为100: 3: 3。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最 佳的充分浸渗的时间为1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利用本方法可,节省用料成本,减少工业废料的产生,避免了环境污染;并提高了产品的抗压、抗折、抗裂、抗渗漏等物理特性,使产品质量大幅提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将制备好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吊装在旋转支架上,在原料槽内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重量配比为100∶1~4∶1~4,然后通过导纱孔板,将置于放纱架上的中碱玻璃纤纱导入原料槽内,进行充分浸渗0.1~6秒,之后将充分混合浸渗的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碱玻璃纤纱,通过压纱辊导出,经导丝头,用微控电脑缠绕设备采用斜线交叉,纵向缠绕方式,将中碱玻璃纤纱缠绕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表面上8~13周(7~11mm厚),最后放置120分钟,至不饱和聚酯树脂完全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作。
文档编号B29C53/00GK101157272SQ20061014718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9日
发明者辉 张 申请人:辉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