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硫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398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动带硫化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制品加工设备领域中的硫化罐,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 橡胶传动带硫化的传动带硫化罐。
背景技术
橡胶传动带的硫化罐与胶辊或橡胶轮胎等的硫化罐不仅在结构上不相同, 而且在其中实施的硫化工艺也不相同。胶辊或橡胶轮胎硫化罐可以是一个腔体,
而橡胶传动带硫化罐需有内外两个腔。传动带硫化罐内腔必需通入热蒸汽,外 腔要与内腔有一定的压力差,且保持一定的温度。传统的传动带硫化罐的内腔 和外腔充以蒸汽介质对被硫化的带筒加压加温,外腔的高温蒸汽既要稳定外腔 与内腔的压差,又要控制外腔的温度,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操作和控制的难度, 而且高温蒸汽在罐盖开启时散失,能源浪费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传动带硫化罐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外腔温度、压力 易于控制,又较节省能耗的传动带硫化罐。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动带硫化 罐,包括胶套14和盖板11、托板13之间的内腔,胶套14和传动带硫化罐罐体 l之间的外腔,内腔蒸汽进口7和内腔蒸汽出口8,外腔压力空气进口9和外腔 压力空气出口6,其特征在于外腔设有加热管10。
加热管IO对外腔的压力空气加热,保证了外腔的硫化温度要求。加热管10 调控外腔温度,外腔温度、压力易于控制。
外腔设有的加热管10是高温蒸汽加热管,高温蒸汽加热管有高温蒸汽入口4,高温蒸汽出口5。密封于加热管10中的外腔加热蒸汽连接供汽管道,避免了
蒸汽散失,节省能耗。
加热管10呈螺旋状,环绕胶套14。
内腔蒸汽进口 7还与抽气管路连接。被硫化带筒15、模具16、盖板11装 入硫化罐关闭罐盖2后,先行使内腔蒸汽进口 7接通抽气管路抽气,使内腔降 压,利于带筒15与模具16结合,然后再将内腔蒸汽进口 7连通供热管道。这 一工序使带筒15与模具16结合充分,操作便捷,提高了产品硫化质量,縮减 硫化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热管对外腔的压力空气加热,保证了外腔的温度要 求。加热管单独调控外腔温度,外腔温度、压力易于控制。采用高温蒸汽加热 管,加热蒸汽密封于加热管中,避免蒸汽散失,节省能耗。内腔蒸汽进口还与 抽气管路连接,利于带筒与模具充分结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硫化质量, 縮减硫化时间,节约蒸汽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实施例是一种橡胶V带硫化罐。胶套14和盖板11、托板13之间是内 腔,胶套14和传动带硫化罐罐体1、罐盖2之间是外腔,外腔下部有外腔压力 空气出口 6和外腔压力空气进口 9,内腔连通内腔蒸汽进口 7和内腔蒸汽出口 8, 内腔蒸汽进口 7和内腔蒸汽出口 8连通蒸汽管道,内腔蒸汽进口 7通过三通阀 还与抽真空管路连接。外腔加热管10呈螺旋状,环绕胶套14,内是高温蒸汽介 质,加热管10的高温蒸汽入口4、高温蒸汽出口5与蒸汽管道连通。加热管IO 还可以采用电加热、远红外加热等多种形式,选用蒸汽加热时,内、外腔可以共用一套蒸汽供热系统,比其它加热形式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施例的硫化过程是开始工作时,将被硫化带筒15、模具16、盖板ll 放入硫化罐内,罐盖开合驱动机构3和罐盖锁紧机构17关闭、锁紧罐盖2,加 热管10先通蒸汽,初步提高外腔温度,随后通入高压空气,同时内腔抽真空, 使带筒15充分充齿,内腔再通蒸汽,对带筒15进行硫化,到达硫化时间后, 内外腔排汽、气,罐盖锁紧机构17和罐盖开合驱动机构3开启罐盖2,取出带 筒15、模具16、盖板ll,完成一个硫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加热管10—直 处于加热状态,保证罐内一直有一定温度,縮短硫化罐提温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带硫化罐,包括胶套(14)和盖板(11)、托板(13)之间的内腔,胶套(14)和传动带硫化罐罐体(1)之间的外腔,内腔蒸汽进口(7)和内腔蒸汽出口(8),外腔压力空气进口(9)和外腔压力空气出口(6),其特征在于外腔设有加热管(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硫化罐,其特征在于外腔设有的加热管(IO) 是高温蒸汽加热管,高温蒸汽加热管有高温蒸汽入口 (4),高温蒸汽出口 (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带硫化罐,其特征在于加热管(10)呈 螺旋状,环绕胶套(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硫化罐,其特征在于内腔蒸汽进口 (7) 还与抽气管路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传动带硫化罐,包括胶套和盖板、托板之间的内腔,胶套和传动带硫化罐罐体之间的外腔,内腔蒸汽进口和内腔蒸汽出口,外腔压力空气进口和外腔压力空气出口,外腔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对外腔的压力空气加热,保证了外腔的温度要求;加热管单独调控外腔温度,外腔温度、压力易于控制;采用高温蒸汽加热管,加热蒸汽密封于加热管中,避免蒸汽散失,节省能耗;内腔蒸汽进口还与抽气管路连接,利于带筒与模具充分结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硫化质量,缩减硫化时间,节约蒸汽用量。
文档编号B29C35/04GK201235591SQ20082002528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1日
发明者于忠华, 刘焕义, 磊 吕, 宋汉诚, 徐立记, 李红星, 韩金良 申请人:青岛信森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