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4849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输液包装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代玻璃输液瓶与第二代塑料输液瓶 均只能采用半开放式的输液方式,而第三代为塑料软袋输液包装,解决了前两代输液瓶只 能采用半开放式输液方式易产生污染的缺陷,但其质地较厚,不易于加工、生产成本较高, 高温灭菌易变形,同时,因其袋体无法直立及透明度差导致临床配液等一系列操作的不便, 这些缺陷严重限制了它在输液包装方面的应用。 为了克服第三代输液瓶存在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一种具有软袋功 能的塑料输液瓶,并在专利号为200920139834. 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上述输液瓶的 结构,该产品在生产以及临床配药病人使用前是瓶,在输液过程中具有逐渐縮瘪的输液软 袋功能,即可称为先瓶后袋式输液瓶。此种输液瓶是在第二代塑料输液瓶的基础上建立的, 普通的塑料输液瓶不能自动收縮,影响自收縮性能的重要因素是产品的柔韧性,而瓶坯的 制备过程即决定产品的柔韧性,因此,如何通过对瓶坯制备工艺进行改良来获得具有较高 柔韧性的瓶坯,这在医药技术领域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生产出来 的瓶坯经过吹塑工艺制成的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的瓶体柔韧性较强、透明度好,满足了自縮 式结构的要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输液瓶存在的各种缺陷,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在注塑过程中采用注射后保压急速冷却 法制瓶坯,包括如下步骤聚丙烯——预热——熔融——混炼——注射——保压——急速 冷却——瓶坯,具体为 (1)将原料聚丙烯进行预热、熔融、混炼,在预热 混炼阶段温度从210 25(TC递 增,其中熔融阶段的熔融指数为3 4g/10min ; (2)经混炼后的液体状的聚丙烯在4 6MPa的压力下进入注射模腔,进行注射成 型,然后使用温度在12 17t:,压力在0. 2 0. 3Mpa条件下的循环冷却水对注射模腔进行 保压急速冷却,最后通过脱模生产出瓶坯。其中循环冷却水指是利用冷水机泵进行水循环, 保压急速冷却是指保持一定的压力(如0.4Mpa)在注射成型后使注射模腔逐渐冷却,从而 使瓶坯冷却定型。 聚丙烯为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线型高分子链具有很大数目的碳碳单键,这些 单键的内旋转可以形成无数的构象,分子链越长则构象越多,键的柔顺性越好,同时分子链 越长,聚丙烯的结晶度也越低,因此柔性也越好,通常以熔融指数MFR表征聚丙烯分子链的
3长短,经实践验证MFR在3 4g/10min时,所得产品柔韧性最好。 对于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在熔体注射时,对熔体的冷却速度决定了其会不会出 现晶形结构,以及形成晶体的形状、晶体尺寸的大小,而这些均是影响产品柔韧度和透明度 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熔体注射、保压后采用急冷的方式使聚丙烯相中无定形区域增加,晶 相减少,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柔韧性。 聚丙烯存在结晶相和无定形相。由于两相的光折射率不一样,所以在两相界面处 产生光的散射。当聚丙烯采取缓慢冷却成型时,所得球晶尺寸较大,可达到几十微米,远大 于可见光波长(390 760nm)。光线通过时会引起散射,制品透明性较差。经试验证明聚 丙烯采取急速冷却成型时,会形成较小的球晶,透明性变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对聚丙烯原料的熔融指数及注射阶段的压力、冷却温度及冷却速度进行合 理的设计制得瓶坯,由该瓶坯经过传统的吹塑工艺,可以制备先瓶后袋式输液瓶,该输液瓶 的柔韧性提高、透明度提高,可实现自收縮性能的全封闭式输液,不易污染,安全性高。
2、通过优化制备工艺,生产出来的瓶坯质量较轻,性价比更高,大大减少了生产成 本。 3、本发明的瓶坯的优化生产工艺也填补了国内瓶坯生产中的一项空白,大大推动 了国内输液瓶的发展,使用本发明的具有优良性能的瓶坯生产的输液产品的推广应用对保 障人民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剂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在注塑过程中采用注射后保压急速冷却 法制瓶坯,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聚丙烯通过进料机进入料筒,在预热 混炼阶段料筒温度从210 250°C 递增,其中熔融阶段的熔融指数为3g/10min ; (2)在注射阶段,液体状的聚丙烯在4MPa的压力下进入注射模腔,后在15°C, 0. 2MPa的循环冷却水下对注射模腔进行保压急速冷却,最后通过脱模生产出瓶坯。
根据上述步骤生产出来的瓶坯,再经过传统的吹塑工艺生产出的先瓶后袋式输液 瓶可实现自收縮性能的全封闭式输液,不易感染,安全性高。
实施例2 —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在注塑过程中采用注射后保压急速冷却 法制瓶坯,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聚丙烯通过进料机进入料筒,在预热 混炼阶段料筒温度从210 250°C 递增,其中熔融阶段的熔融指数为4g/10min ; (2)在注射阶段,液体状的聚丙烯在6MPa的压力下进入注射模腔,后在12°C,
0. 3MPa的循环冷却水下对注射模腔进行保压急速冷却,最后通过脱模生产出瓶坯。 根据上述步骤生产出来的瓶坯,再经过传统的吹塑工艺生产出的先瓶后袋式输液
瓶可实现自收縮性能的全封闭式输液,不易感染,安全性高。
实施例3
4
—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在注塑过程中采用注射后保压急速冷却 法制瓶坯,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聚丙烯通过进料机进入料筒,在预热 混炼阶段料筒温度从210 250°C 递增,其中熔融阶段的熔融指数为3. 5g/10min ; (2)在注射阶段,液体状的聚丙烯在5MPa的压力下进入注射模腔,后在17°C, 0. 25MPa的循环冷却水下对注射模腔进行保压急速冷却,最后通过脱模生产出瓶坯。
根据上述步骤生产出来的瓶坯,再经过传统的吹塑工艺生产出的先瓶后袋式输液 瓶可实现自收縮性能的全封闭式输液,不易感染,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
一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塑过程中采用注射后保压急速冷却法制瓶坯,包括如下步骤聚丙烯——预热——熔融——混炼——注射——保压——急速冷却——瓶坯,具体为(1)将原料聚丙烯进行预热、熔融、混炼,在预热~混炼阶段温度从210~250℃递增,其中熔融阶段的熔融指数为3~4g/10min;(2)经混炼后的液体状的聚丙烯在4~6MPa的压力下进入注射模腔,进行注射成型,然后使用温度在12~17℃,压力在0.2~0.3Mpa条件下的循环冷却水对注射模腔进行保压急速冷却,最后通过脱模生产出瓶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先瓶后袋式输液瓶瓶坯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注射后保压急速冷却法制瓶坯,包括如下步骤聚丙烯——预热——熔融——混炼——注射——保压——急速冷却——瓶坯,具体为通过对聚丙烯原料的熔融指数及注射阶段的压力、冷却温度及冷却速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制得瓶坯,由该瓶坯经过传统的吹塑工艺可以制备先瓶后袋式输液瓶,该输液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透明度,该瓶装输液在输液使用时,通过瓶身的收缩平衡瓶内外压力,无需进入空气,而使输液顺利滴注,最后形成软袋形状。从而达到全封闭输液系统的效果,避免了因空气中的细菌粒子而引发的输液反应,提高了输液产品的用药安全性。
文档编号B29C45/76GK101767381SQ20101010113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李海其, 武嘉林 申请人:新疆华世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