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及其封边方法

文档序号:444043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均温板及其封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均温板有关,特别有关于一种均温板的封边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均温板的结构主要包括中空板体、设于该板体内的毛细组织、以及与该板体内部相连通的封管,该中空板体由分离的两个盖板所构成,这两个盖板的外周缘为封合边, 用以将这两个盖板相互盖合,并在这两个盖板的内壁面上结合毛细组织后,再将该封合边予以封闭,另取封管插置于这两个盖板的注入口上,即可在该封管处进行工作流体的注入及抽气等作业。传统工艺中,采用焊接作业来封闭均温板的封合边的接合处,先将两个盖板周缘的封合边上、下对接后,再施以焊料封合;此外,均温板内部填注有工作流体,该工作流体会在板体内部回流循环使用,并借由相变化来传递热量,由于均温板的内部经常处于热胀冷缩的变化下,故均温板周缘的封合边的密封性显得特别重要,为此,该封合边焊接作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会相对提高,以求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然而,此举却是导致均温板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板及其封边方法,以提高均温板周缘的封合边的密封性及产品的合格率,并降低制造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均温板的封边方法,其步骤包括a)提供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且该第二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二折边;b)提供支撑结构及毛细结构,将该支撑结构及该毛细结构设置在该第一、 第二盖板之间;c)在该步骤b)后,将该第二盖板盖合在该第一盖板上,使该第二折边叠设在该第一折边上;d)在该步骤c)后,弯折该第一折边而覆盖在该第二折边上;以及e)在该步骤d)后,提供压具,以该压具压掣该第一折边,使该第一折边及该第二折边紧密结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毛细结构及工作流体,该第一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第二盖板盖合在该第一盖板上,该第二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二折边,该第二折边叠设在该第一折边上,且该第一折边弯折覆盖在该第二折边上,毛细结构布设在该第一、第二盖板的内部,工作流体填注在该第一盖板及该第二盖板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均温板及其封边方法,其第一盖板的第一折边的长度大于第二盖板的第二折边的长度,第二盖板盖合在第一盖板上,弯折第一折边可使第一折边覆盖在第二折边的顶面,再以压具压掣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而使两者紧密结合,由于在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的接合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得容置在均温板内的气体或液体不易自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的接合处逸出,故不需要特别要求封合边的焊接质量,即可提高产品工艺的合格率,并可相对降低制造成本,增加本发明的实用性及经济性。


图1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4-4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A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接合示意图一;图6B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接合示意图二 ;图6C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接合示意图三;图7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7中沿8-8线的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10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均温板10第一盖板
11第一折边20第二盖板
21第二折边22封管
30支撑结构31凹凸部
32穿孔40毛细结构
50焊接材料60工作流体
110,111凸部210,211凹部
Sl S5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配合

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请参照图1及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及立体分解图;首先提供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第一、第二盖板的周缘分别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步骤Si),具体地,提供第一盖板10及第二盖板20,该第一盖板10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11,该第二盖板20的周缘也弯折延伸有第二折边21,其中,该第一折边11的长度大于该第二折边21的长度,且该第二盖板20具有封管2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盖板10及第二盖板20为方形板,实际实施时也可设为其它形状,如圆形等。再者,提供支撑结构及毛细结构,将两者设置在第一、第二盖板之间(步骤S2),具体地,另外提供支撑结构30及毛细结构40,将该支撑结构30及该毛细结构40设置在该第一盖板10、第二盖板20之间,该毛细结构40布设在该第一盖板10、第二盖板20的内部,该支撑结构30抵顶该毛细结构40,该毛细结构40贴接该第一盖板10、第二盖板20内壁。本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30为板体,该板体上成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凸部31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穿孔32,这些穿孔32分别形成在这些凹凸部31之间,且这些凹凸部31有一部分朝向该板体的一个板面处突出,而另一部分则朝向该板体的另一个板面处突出。请同时参照图3至图5,分别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中沿4-4 线的剖视图及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将第二盖板盖合在第一盖板上,使第二折边叠设在第一折边上(步骤S; ),具体地,将该第二盖板20盖合在该第一盖板10上,使该第一盖板10 及该第二盖板20相互盖合而形成中空板体,该第二盖板20上的封管22与该中空板体的内部相连通,同时,该第二盖板20的第二折边21叠设在该第一盖板10的第一折边11上,部分的第一折边11弯折贴接在该第二折边21的外侧。请再参照图6A至图6C,分别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接合示意图一、图二及图三;然后,弯折第一折边而覆盖在第二折边上(步骤S4),具体地,弯折该第一折边11而覆盖在该第二折边21上;再者,提供压具,以压具压掣第一折边,使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紧密结合 (步骤S5),具体地,提供压具(图中未示出),以该压具压掣弯折后的第一折边11,使该第一折边11及该第二折边21紧密结合;另外,为加强该第一折边11及该第二折边21接合处的密封性,也可在步骤S5后,在该第一折边及该第二折边的接合处施行焊接作业,具体地, 在该第一折边11及该第二折边21的接合处可设置焊接材料50,施行焊接作业将该焊接材料50熔化后,使该焊接材料50紧密地结合该第一折边11及该第二折边21。另请参照图7及图8,分别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立体示意图及图7中沿8-8线的剖视图;依序完成上述步骤后,另外提供工作流体60,将该工作流体60自该封管22注入该中空板体内部,填注在该第一盖10该第二盖板20之间,后续进行除气、封管等作业,据此完成本发明的均温板1的组设。请继续参照图9及图10,分别为本发明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这两个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图9中,该第二折边21的一个侧边设有凹部210,在步骤S5中,当该压具对该第一折边11进行压掣后,该第一折边11在对应该第二折边21的凹部210处形成有凸部110,以彼此相互卡掣固定,使该第一折边11及该第二折边21具有更佳的接合性;另一方面,在图10中,该第二折边21 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凹部210、211,在步骤S5中,当该压具进行压掣后,同样地,该第一折边11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在对应第二折边21的凹部210、211处形成有凸部110、111, 以彼此相互卡掣固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均温板1,其结构及组成与上述方法中的结构及组成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它运用本发明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均温板的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该第二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二折边;b)提供支撑结构及毛细结构,将该支撑结构及该毛细结构设置在该第一、第二盖板之间;c)在该步骤b)后,将该第二盖板盖合在该第一盖板上,使该第二折边叠设在该第一折边上;d)在该步骤c)后,弯折该第一折边而覆盖在该第二折边上;以及e)在该步骤d)后,提供压具,以该压具压掣该第一折边,使该第一折边及该第二折边紧密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该第一折边的长度大于该第二折边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的封边方法还包括步骤f),该步骤f)在所述步骤e)后,在该第一折边及该第二折边的接合处施行焊接作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的一个侧边设有凹部,在所述步骤e)中,该压具在压掣后,该第一折边在对应该第二折边的凹部处形成有凸部,以彼此相互卡掣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凹部,在所述步骤e)中,该压具在压掣后,该第一折边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在对应第二折边的凹部处形成有凸部,以彼此相互卡掣固定。
6.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该第一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第二盖板,盖合在该第一盖板上,该第二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二折边,该第二折边叠设在该第一折边上,且该第一折边弯折覆盖在该第二折边上; 毛细结构,布设在该第一、第二盖板的内部;以及工作流体,填注在该第一盖板及该第二盖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还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抵顶该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贴接该第一、第二盖板内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板体,该板体成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凸部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穿孔,这些穿孔分别形成在这些凹凸部之间, 且这些凹凸部有一部分朝向该板体的一个板面处突出,而另一部分则朝向该板体的另一个板面处突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还包括有焊接材料,该焊接材料设置在该第一折边及该第二折边的接合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的一个侧边设有凹部,该第一折边在对应该第二折边的凹部处形成有凸部,以彼此相互卡掣固定。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凹部,该第一折边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在对应该第二折边的凹部处形成有凸部,以彼此相互卡掣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温板的封边方法,首先提供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第二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有第二折边,另提供支撑结构及毛细结构,将支撑结构及毛细结构设置在第一、第二盖板之间,接着,将第二盖板盖合在第一盖板上,使第二折边叠设在第一折边上;然后,弯折第一折边而覆盖在该第二折边上;最后,提供压具,以压具压掣第一折边,使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紧密结合,据此使均温板的封合边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提高均温板的产品工艺合格率并可降低成本;此外,本发明另提供依上述方法所得的均温板。
文档编号B29C65/56GK102189680SQ20101012307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王勤文 申请人:王勤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