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进的模具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098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过改进的模具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模具板相互锁紧的锁紧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涉及到三块或者更多块依次敞开和封闭的模具板的注塑成型工序中,一系列模 具板共同形成一个或多个空腔,在向该些模具板的该空腔中注入熔融材料之后以及在已经 被注入有熔融材料的该系列模具板的移动过程中,均需要对该系列模具板加以固定。接着, 释放其余的模具板,以移除塑造完成的塑料件。这类注塑成型工序的一个例子便是串联注塑成型工序。在串联注塑成型工序中, 一第一系列模具板以及一第二系列模具板被同时地分别固定以及松开,以实现该些模具板 的交替敞开和封闭。通过将一第一系列空腔的冷却时间利用来移除塑造完成的塑料件以及 利用来向一第二系列空腔中注入熔融材料,便可以在塑造周期中获得更高的效率,反之亦 然。将该系列空腔中已经被注入有熔融材料的模具板相互固定,可以防止它们在移动定位 的过程中过早敞开,或是在塑造过程中从模具的导向销处翻落,以至于损坏该些模具板和/ 或伤及操作人员。出于类似的原因,在涉及三块或更多块模具板的非串联工序中,也需要对 系列模具板加以固定。虽然用于将模具板相互固定的锁已在现有技术中公知,但是已经发现现有技术中 的这些锁可能会在塑造过程中意外解锁。例如,现有的由故障液压致动器驱动的锁可能会 在塑造过程中无意地偶然打开或关闭。由操作人员执行的对模具板的手动处理也可能会引 起这些锁的意外打开或关闭,或者,操作人员也可能意外地激活该些锁的控制。在模具板相 互支承的状态下,这些锁的意外解锁,可能会导致该些模具板在敞开过程中分离,甚至在一 些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这些模具板在塑造过程中从模具的导向销处翻落。这可能会损坏 该些模具板和/或伤及操作人员。另外,当这些模具板已经分离时,该锁紧机构的意外锁紧 可能会导致在该些模具板相互移近的过程中损坏该锁紧机构。因此,有必要对模具锁加以改进,以使其不会在操作过程中意外锁紧或解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能够防止模具板的意外敞开或封闭。该模具 锁包括一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R体;至少一个锁紧转鼓,该锁紧 转鼓包括至少一个附于该闩体上的锁紧突起;至少一个螺栓,该螺栓包括至少一个锁紧凹 坑;并且其中,该锁紧转鼓以及该螺栓被设置为当该闩体处于该第一位置处时,该锁紧转 鼓的该锁紧突起与该螺栓的该锁紧凹坑相互咬合,从而使该锁紧转鼓与该螺栓相互固定, 并且,当该闩体处于该第二位置处时,该锁紧转鼓的该锁紧突起与该螺栓的该锁紧凹坑脱 离,从而将该锁紧转鼓从该螺栓处释放。较佳地,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包括一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一具有一空腔的 外壳,以及一设于该空腔内的弹性元件。
更佳地,该弹性元件包括一压缩弹簧。更佳地,该安全装置被该螺栓支承于一压缩状态下;当该螺栓被解锁并从该锁紧 转鼓处移开时,该安全装置从该压缩状态释放至一伸展状态,在该伸展状态下,该安全装置 对该锁紧转鼓产生阻止作用,从而防止该锁紧转鼓以及该闩体的移动。较佳地,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还包括一附于该闩体上的致动器,该致动器用于驱 动该闩体以及该转鼓在该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更佳地,该致动器为一液压致动器、一气动致动器、一磁性致动器、一机械致动器, 或者一电动致动器。较佳地,该闩体上附有第一和第二锁紧转鼓,并且该第一和第二锁紧转鼓分别容 置第一和第二螺栓,其中该锁紧转鼓的该锁紧突起以及该螺栓的该锁紧凹坑被设置为该 闩体在该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上下竖直移动,将同时使该第一锁紧转鼓与该第一螺栓相 互固定,并且将该第二锁紧转鼓从该第二螺栓中释放。更佳地,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还包括一导向杆,该闩体与该导向杆可滑动地相连。更佳地,该导向杆被设置为可以上下移动该闩体。较佳地,当该安全装置从一压缩状态释放至一伸展状态时,在该伸展状态下,该安 全装置会对该锁紧转鼓产生阻止作用,从而防止该锁紧转鼓以及该闩体沿着该导向杆移 动。更佳地,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与第一侧边模具板、第二中心模具板以及第三侧边 模具板相结合。更佳地,该主闩体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与该第二中心模具板相连,并且至少一个 所述的螺栓与该第一侧边模具板以及该第三侧边模具板中的一个或两者相连。较佳地,该些模具板以预设的顺序相互敞开及封闭。


图1为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5为图1所示的该模具锁用于一串联类型的模具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示出了在该串联类型的模具的顺序操作中该锁的操作。图6为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的一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10为图6所示的该模具锁用于一涉及三块模具板的模具时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以及示出了在一非串联工序中并且在该涉及三块模具板的模具的顺序操作中该锁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附图标记100从总体上表示本发明的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的一个较 佳实施例。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100包括一闩体22,该闩体22与一致动器20相连并支承 着该致动器20,从而使得该致动器20以及该円体22均沿着箭头A竖直地上下移动。该致 动器20包括一致动杆21,该致动杆21与一具有头部螺钉36的固定头38相连,如图2所 示,该些头部螺钉36与中心模具板204相连。该致动器20可以为任意类型的致动器,例如 液压的、气动的、磁性的或机械的致动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闩体22包括一对锁紧转鼓24和26,该对锁紧转鼓24和 26中分别容置有螺栓28和30。该螺栓28和30均端接在螺栓螺钉40中,如图2所示,该 些螺栓螺钉40分别与侧边模具板202和206相连。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锁紧转鼓24 和26被设计为分别具有锁紧突起24a和26a,当该致动器20使该闩体22竖直地上下移动 时,该锁紧突起24a和26a将交替地容置并锁紧于该螺栓28和30上的锁紧凹坑28a和30a 中。如图2所示,该闩体22向着向下的竖直位置的移动将使得该螺栓28与该锁紧转鼓24 相互固定,并同时使得该锁紧转鼓26释放该螺栓30。相反地,如图4所示,该闩体22向着 向上的竖直位置的移动将使得该螺栓30与该锁紧转鼓26相互固定,并同时使得该锁紧转 鼓24释放该螺栓28。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一对安全装置32和34以螺纹连接或其它公知的连接 方式与该中心模具板204相连。该安全装置32从该中心模具板204向着一位于该螺栓28 和该锁紧突起24a之间的位置水平延伸,该安全装置34从该中心模具板204向着一位于该 螺栓30和该锁紧突起26a之间的位置水平延伸,并且该安全装置32和34还分别与该螺栓 28和30的一部分相连通。该安全装置32和34均包括一外壳35,该外壳35支承着一弹性 元件,例如一压缩弹簧35a。该螺栓28和30将该安全装置32和34支承在一压缩状态下。 在图2中,该锁紧突起24a和26a分别被该锁紧凹坑28a和30a锁紧,并且该安全装置32 和34则分别被该螺栓28和30的支承面支承在一压缩状态下。图2至图5所示为在一串联类型的模具的顺序操作过程中,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 100的操作。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100的操作的第一步如图2所示,全部的三块模具板202、 204,206均处于一封闭位置处。该致动器20的操作已经将该闩体22以及该锁紧转鼓24、 26移至了向下的竖直位置处。该螺栓28已经与该锁紧转鼓24锁紧,而该螺栓30则已经从 该锁紧转鼓26释放。相应地,该侧边模具板202已经与该中心模具板204相互固定。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100的操作的第二步如图3所示,该侧边模具板206已经从 该中心模具板204移开。附于该侧边模具板206上的该螺栓30已经从该锁紧转鼓26以及 该安全装置34移开。该螺栓30的移动使得该安全装置34从其压缩状态释放为其伸展状 态。在该安全装置34的伸展状态下,该安全装置34对该锁紧转鼓26产生阻止作用,从而 防止该锁紧转鼓26以及该闩体22移至向上的竖直位置。这可以在该侧边模具板206敞开 时,防止该侧边模具板202与该中心模具板204之间的意外解锁。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100的操作的第三步如图4所示,全部的三块模具板202、 204,206均处于一封闭位置处。在该螺栓30返回到与该锁紧转鼓26相互锁紧的状态的过 程中,该螺栓30将该安全装置34从其先前的伸展状态推压至其压缩状态。在该安全装置 34的压缩状态下,该安全装置34不再阻止该锁紧转鼓26以及该闩体22向着向上的竖直位 置的移动。该致动器20的操作使该闩体22,以及相应地该锁紧转鼓24、26,移至向上的竖 直位置。该螺栓30与该锁紧转鼓26相互锁紧,并且该螺栓28从该锁紧转鼓24释放。相 应地,该侧边模具板206与该中心模具板204固定。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100的操作的第四步如图5所示,该侧边模具板202与该中 心模具板204以及该侧边模具板206分离。附于该侧边模具板202上的该螺栓28从该锁 紧转鼓24以及该安全装置32处移开。该螺栓28的移动将该安全装置32从其先前的压缩状态释放为一伸展状态。在该安全装置32的伸展状态下,该安全装置32对该锁紧转鼓24 产生阻止作用,从而防止该锁紧转鼓24以及该闩体22移向向下的竖直位置。这可以在该 侧边模具板202敞开时,防止该侧边模具板206与该中心模具板204之间的意外解锁。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100的操作的第五步如图4所示,全部的三块模具板202、 204,206均处于一封闭位置处。在该螺栓28返回到与该锁紧转鼓24相互锁紧的状态的过 程中,该螺栓28将该安全装置32从其先前的伸展状态推压至其压缩状态。在该安全装置 32的压缩状态下,该安全装置32不再阻止该锁紧转鼓24以及该闩体22向着向下的竖直 位置移动。接着,该致动器20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100的操作的第一

少ο如图6所示,附图标记400从总体上表示本发明的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的一第二 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尤其适用于三块模具板不以串联模式进行操作的场合。如图6和图7 所示,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400的闩体402在其凸轮表面420处与一固定的导向杆404可 滑动地相连,该导向杆404具有一水平部分404a以及一倾斜部分404b。该闩体402还进一 步地通过肩部螺钉422和槽孔423与中心模具板604可滑动地相连。该闩体402向着该导 向杆404的该倾斜部分404b的移动将相应地将该闩体402移向一向上的位置,相反地,该 闩体402远离该导向杆404的该倾斜部分404b的移动则会将该闩体402移向一向下的位 置。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类似地,在该闩体402的同一侧设有锁紧转鼓406和408,该锁紧转 鼓406和408用于容置螺栓410和412。该螺栓410和412均端接在螺栓螺钉414中,如 图7所示,该些螺栓螺钉414均与侧边模具板602相连。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该锁紧转鼓 406和408被设计为分别具有锁紧突起406a和408a,当该闩体402如图7所示地向下移至 其向下的位置时,该锁紧突起406a和408a将容置并锁紧于该螺栓410和412上的锁紧凹 坑410a和412a中。当该闩体402如图8所示地向上移至其向上的位置处时,该锁紧突起 406a和408a将会从该锁紧凹坑410a和412a中释放。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400还包括一对与该中心模具 板604相连的安全装置416和418。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地,该安全装置416从该中心模具 板604向一位于该螺栓410与该锁紧突起406a之间的位置水平延伸,并且与该螺栓410连 通,并且,该安全装置418从该中心模具板604向一位于该螺栓412与该锁紧突起408a之 间的位置水平延伸,并且与该螺栓412的一部分相连通。图7至图9所示为在涉及三块非串联模具板的模具的顺序操作过程中,经过改进 的该模具锁400的操作。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400的操作的第一步如图7所示,该闩体402处于其向下的 位置处,此时,该锁紧突起406a和408a均分别锁紧于该锁紧凹坑410a和412a中,并且,该 螺栓410和412则分别将该安全装置416和418支承在它们的压缩状态下。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400的操作的第二步如图8所示,该闩体402移至其向上的 位置处,并且,该锁紧突起406a和408a从该锁紧凹坑410a和412a中解锁。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400的操作的第三步如图9所示,该侧边模具板602从该中 心模具板604处移开。附于该侧边模具板602上的该螺栓410和412从该锁紧转鼓406和 408以及该安全装置416和418处移开。该螺栓410和412的移动将使得该安全装置416 和418从它们的压缩状态释放至它们的伸展状态。在该安全装置416和418的伸展状态下,
7该安全装置416和418会对该锁紧转鼓406和408产生阻止作用,从而防止该锁紧转鼓406 和408以及该闩体402返回它们的向下的位置处。这将防止在该侧边模具板602朝向该中 心模具板604移回时,由于该锁紧突起406a和408a与该螺栓410和412相遇,而导致该锁 紧转鼓406和408意外地移至一锁紧位置。该安全装置416和418对该闩体402的阻止, 也将防止该闩体402沿着该导向杆404的该倾斜部分404b移动。由此,该中心模具板604 被锁紧定位,以防止其移出既定的顺序。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400的操作的第四步如图10所示,该侧边模具板602朝向该 中心模具板604移回,并且该螺栓410和412将该安全装置416和418压回至它们的压缩 状态。由此,该闩体402便可以返回向下的位置处,以将该侧边模具板602与该中心模具板 604锁紧。在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400的操作的下一步中,如图7所示,已经被相互锁紧的该 模具板602和604被移回,并与该侧边模具板606相接触。此后,可以重复以上的步骤。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示意性说 明,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改变和变化都是显而易见 的,此外,除了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已有明确说明的限定以外,本发明不受任何其它限 制。
权利要求
一种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用于防止模具板的意外敞开或封闭,该模具锁包括a.一可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闩体;b.至少一个附于该闩体上的锁紧转鼓;c.该锁紧转鼓包括至少一个锁紧突起;d.至少一个螺栓;e.该螺栓包括至少一个锁紧凹坑;以及其中该锁紧转鼓以及该螺栓被设置为当该闩体处于该第一位置处时,该锁紧转鼓的该锁紧突起与该螺栓的该锁紧凹坑相互咬合,从而使该锁紧转鼓与该螺栓相互固定;并且,当该闩体处于该第二位置处时,该锁紧转鼓的该锁紧突起与该螺栓的该锁紧凹坑相互脱离,从而将该锁紧转鼓从该螺栓处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该模具锁还包括一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 包括一具有一空腔的外壳,以及一设于该空腔内的弹性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弹性元件包括一压缩弹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该安全装置被该螺栓支承于一压缩状 态下;当该螺栓被解锁并从该锁紧转鼓处移开时,该安全装置从该压缩状态释放至一伸展 状态,在该伸展状态下,该安全装置对该锁紧转鼓产生阻止作用,从而防止该锁紧转鼓以及 该闩体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还 包括一附于该闩体上的致动器,该致动器用于驱动该闩体以及该转鼓在该第一与第二位置 之间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致动器为一液压致动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致动器为一气动致动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致动器为一磁性致动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致动器为一机械致动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致动器为一电动致动器。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闩体上附有第一和 第二锁紧转鼓,该第一和第二锁紧转鼓分别容置第一和第二螺栓,其中,该些锁紧转鼓的该 些锁紧突起以及该些螺栓的该些锁紧凹坑被设置为该闩体在该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上 下竖直移动,会同时使该第一锁紧转鼓与该第一螺栓相互固定,并将该第二锁紧转鼓从该 第二螺栓处释放。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还包括一导向 杆,该闩体与该导向杆滑动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导向杆被设置为使该闩体上下 移动。
14.如权利要求2-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 还包括一导向杆,该闩体与该导向杆滑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2-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经过改进的该模具锁 还包括一与该闩体滑动连接的导向杆,该导向杆用于上下移动该闩体;其中该安全装置从一压缩状态释放至一伸展状态,在该伸展状态下,该安全装置对该2锁紧转鼓产生阻止作用,从而防止该锁紧转鼓以及该闩体沿着该导向杆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中该闩体上附有第一和第二锁紧 转鼓,该第一和第二锁紧转鼓分别容置第一和第二螺栓,其中该些锁紧转鼓的该些锁紧突 起以及该些螺栓的该些锁紧凹坑被设置为该闩体在该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上下竖直移 动,会同时使该第一锁紧转鼓与该第一螺栓相互固定,并将该第二锁紧转鼓从该第二螺栓 处释放。
17.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与三块或三块以上的模具 板的结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该模具锁与模具板的结合,其中该主闩体可上下滑动地与该 第二中心模具板相连,并且至少一个该螺栓与该第一侧边模具板及该第三侧边模具板均相 连。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该模具锁与模具板的结合,其中该些模具板以一预设的顺序 互相敞开和封闭。
20.如权利要求12-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经过改进的模具锁与三块或三块以上的模具 板的结合。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该模具锁与模具板的结合,其中该主闩体可上下滑动地与该 第二中心模具板相连,并且至少一个该螺栓与该第一侧边模具板及该第三侧边模具板中的 任意一个相连。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该模具锁与模具板的结合,其中该些模具板以一预设的顺序 互相敞开和封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过改进的模具锁,其尤其适用于塑料注塑模具。其中,该锁包括一个或多个转鼓,该一个或多个转鼓与一个或多个锁紧螺栓相匹配。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锁还包括一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用于防止该锁的意外锁紧及解锁,或者用于防止模具板的无序移动。当本发明与一塑料注塑成型机结合使用时,该锁能够防止在串联或非串联模式的操作中发生模具板的意外敞开或封闭。
文档编号B29C45/66GK101885228SQ2010101836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
发明者皮埃尔·路易斯·托代斯科 申请人:铭板国际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