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69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箱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箱自动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箱自动补水装置是薄膜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薄膜在食品包装领域有着 极为广泛的应用,国家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性能要求较高,而薄膜在生产过程中,冷却水 对薄膜生产中各个设备的冷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调节系统温度,保证正常生产的 一个重要因素。冷鼓的冷却循环水会影响附片效果,直接影响膜头挤出薄膜厚片贴附冷鼓 的形状,也影响了薄膜的质量,所以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作在薄膜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 要的,实际中会经常发生自来水突然停水,导致设备不能进行正常工作,而产生停机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一 种可自动切换,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水箱补水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箱自动补水装置,包括 第一水管,在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水箱、软化水处理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电极压力 表,所述的水箱内设置有感应水位的液位传感器,在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第一 水管处垂直连接有第二水管,在第二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水泵,第二水管的一端 连接有消防水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供水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具有另一 个自动补水的装置,保证了水箱的水位充足,冷却水的供给正常,也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 行。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水管,2.水箱,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电极压力表,6.第 二水管,7.第三电磁阀,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 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所示的水箱自动补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管1,在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水箱2、软 化水处理器、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和电极压力表5,水箱2内设置有感应水位的液位 传感器,在第一电磁阀3与第二电磁阀4之间的第一水管1处垂直连接有第二水管6,在第 二水管6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7、水泵8,第二水管6的一端连接有消防水池。[00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一般情况下靠主补水系统补水,正常情况下从外部 抽进来的水通过第一水管1、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再通向软化水处理器将水中的钙 镁离子用钠离子置换出来变成冷却软水,最后流入水箱2保存,以便对薄膜生产、加工设备 进行水冷却,水箱2上具有几个液位传感器,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过低时就会发出反 馈信号,在设备需要水时及时补水;第三电磁阀7是常闭的阀,但是如果自来水公司发生停 水状况时,就不能将水抽入到水箱2,水箱2的水位就会不足,电极压力表5没有压力值,液 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过低时就会发出反馈信号,此时开启第三电磁阀7,启动水泵8从消防 水池中抽水,通过第一水管1、第一电磁阀3和软化水处理器进入到水箱,保持水箱的水充 足。当自来水恢复供水时,电极压力表反馈型号,系统自动切换到原供水状态。
权利要求1. 一种水箱自动补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管(1),在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水箱O)、软化水 处理器、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和电极压力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2) 内设置有感应水位的液位传感器0-1),在第一电磁阀(3)与第二电磁阀(4)之间的第一 水管(1)处垂直连接有第二水管(6),在第二水管(6)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7)、水泵 (8),第二水管(6)的一端连接有消防水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箱自动补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管,在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水箱、软化水处理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电极压力表,所述的水箱内设置有感应水位的液位传感器,在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第一水管处垂直连接有第二水管,在第二水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水泵,第二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消防水池。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供水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具有另一个自动补水的装置,保证了冷却水的供给,也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文档编号B29C47/08GK201900715SQ20102059529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6日
发明者周乃光, 王伟新, 秦汝林, 胡爱民, 薛永美, 邵波, 霍斌 申请人: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