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4417099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外壳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与塑料结合力更强、金属与塑料一体成型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电子书、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外壳通常有金属、塑料材质或是金属与塑料结合在一起,目前金属与塑料结合方法主要由粘贴和热熔方法,通过用胶水或者将塑料熔融后粘接在金属构件上。通过用胶水粘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结合力不高,受操作工和工作温度以及胶水的质量从而影响金属与塑料的结合,同时,加重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产品不良率较高,同时胶水的毒性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
而通过热熔工艺使金属和塑料结合在一起,结合强度虽然较直接通过胶水粘贴的高,但是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大,容易因温度不足导致无法熔接,同时对于不同的材质,其温度、压力、时间等都难以把握,一般只有有经验的操作工才能掌握好。因此,如何将金属及塑料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产品朝更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申请人提出了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可使金属与塑料一体化,有效降低电子产品的厚度,简化产品构件设计,结合力增强,减少了后续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金属板;
对金属板进行化学酸洗,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
将形成交错孔洞的金属板浸泡在抗氧化剂中;
将经过在抗氧化剂中浸泡的金属板放入注塑机模具中,加热模具,使金属板温度达到200 400。。。向所述金属板中注射熔融的塑料,冷却凝固。其中,所述对金属板进行化学酸洗,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具体步骤为
将金属板浸入在处理温度为20-90°C之间,浓度为2-5%的脱脂油污清洗剂中3分钟去除油脂;
将经过去油脂处理后的金属板浸泡在温度为常温状态下,浓度为2-30%的除锈清洗剂中3-5分钟;
将经过去锈、去油脂后的金属板浸泡在温度为30-40°C之间,浓度为20-50%的盐酸溶液中10分钟。其中,将经过在抗氧化剂中浸泡的金属板放入注塑机模具中,加热模具,使金属板温度达到20(T400°C。优选使金属板温度为350°C。其中,所述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直径为20-30nm。其中,所述将行程交错孔洞的金属板浸泡在抗氧化剂中,其抗氧化剂为对苯二胺抗氧化剂。其中,所述金属板为铝、不锈钢、镁合金、铜或铜合金。其中,所述的塑料为热塑性塑料,具体为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聚碳酸酯/丙烯磧-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玻璃纤维。本发明提供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使金属与塑料一体成型,不仅兼顾金属外观质感,而且可简化产品机构件设计,使产品更轻、更薄、更小,结合力增强,减少了后续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发明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流程示意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步骤02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使金属与塑料一体成型,不仅兼具金属外观质感,同时可简化产品机构件设计,使产品更轻、更薄、更小,结合力增强,减少了后续作用,降低了成本。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01,提供一金属板;
步骤02,对金属板进行化学酸洗,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
步骤03,将形成交错孔洞的金属板浸泡在抗氧化剂中;
步骤04,将经过在抗氧化剂中浸泡的金属板放入注塑机模具中,加热模具,使金属板温度达到 20(T400°C ;
步骤05,向所述金属板中注射熔融的塑料,冷却凝固。其中,步骤01中提供的金属板为铝、不锈钢、镁合金、铜或铜合金。其中,在步骤03中,所述将行程交错孔洞的金属板浸泡在抗氧化剂中,其抗氧化剂为市场上售卖的对苯二胺抗氧化剂。其中,在步骤04中,金属板温度优选为350°C。其中,在步骤05中,所述的塑料为热塑性塑料,具体为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聚碳酸酯/丙烯磧-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玻璃纤维。
参见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步骤02的详细流程示意图。步骤02中具体方法为
步骤021,将金属板浸入在处理温度为20-90°C之间,浓度为2-5%的脱脂油污清洗剂中3分钟去除油脂;
步骤022,将经过去油脂处理后的金属板浸泡在温度为常温状态下,浓度为2-30%的除锈清洗剂中3-5分钟;
步骤023,将经过去锈、去油脂后的金属板浸泡在温度为30-40°C之间,浓度为20-50% 的盐酸溶液中10分钟。经过步骤02的具体方法后,所述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直径为20_30nmo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利用化学酸洗使金属板表面形成交错的纳米孔洞,在注塑模具中注射熔融的塑料,冷却凝固,使得塑料和金属一体成型,不仅兼顾金属外观质感,而且可简化产品机构件设计,使产品更轻、更薄、更小,结合力增强,减少了后续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金属板; 对金属板进行化学酸洗,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 将形成交错孔洞的金属板浸泡在抗氧化剂中; 将经过在抗氧化剂中浸泡的金属板放入注塑机模具中,加热模具,使金属板温度达到200^400 0C ; 向所述金属板中注射熔融的塑料,冷却凝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金属板进行化学酸洗,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具体步骤为 将金属板浸入在处理温度为20-90°C之间,浓度为2-5%的脱脂油污清洗剂中3分钟去除油脂; 将经过去油脂处理后的金属板浸泡在温度为常温状态下,浓度为2-30%的除锈清洗剂中3-5分钟; 将经过去锈、去油脂后的金属板浸泡在温度为30-40°C之间,浓度为20-50%的盐酸溶液中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在抗氧化剂中浸泡的金属板放入注塑机模具中,加热模具,使金属板温度达到20(T40(TC,优选使金属板温度为350°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直径为20-3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行程交错孔洞的金属板浸泡在抗氧化剂中,其抗氧化剂为对苯二胺抗氧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铝、不锈 钢、镁合金、铜或铜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为热塑性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材料为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聚碳酸酯/丙烯磧-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玻璃纤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外观五金件模内成型方法,包括提供一金属板,对金属板进行化学酸洗,在金属板表面形成纳米级交错的孔洞,将形成交错孔洞的金属板浸泡在抗氧化剂中,将经过在抗氧化剂中浸泡的金属板放入注塑机模具中,加热模具,使金属板温度达到200~400℃,向所述金属板中注射熔融的塑料,冷却凝固。本发明可使金属与塑料一体化,有效降低电子产品的厚度,简化产品构件设计,结合力增强,减少了后续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9C45/14GK102814919SQ2012103369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吴宝玉, 方维祥 申请人: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