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00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
背景技术
在生产塑料镜片时需要先将塑料熔化后在模具型腔内注塑成型,然后将成型后料坯去除流道和浇口,最后制成镜片。注塑用模具通常包括定模和动模,而注塑成型的料坯通常成型在动模上,因此需要使用带有杆头的顶出杆将料坯顶出动模。目前使用的顶出杆的杆头大多设置呈“Z”字形、球形或直径小于顶出杆直径的圆柱形。但是,当杆头设置呈“Z”字形时在顶出料坯时因为受力不均而容易损坏杆头与动模;而当杆头设置呈球形或圆柱形 时由于注塑时液体的塑料流进动模上装配顶出杆的孔后充满了杆头与装配孔间的缝隙,从而使成型后的料坯套接在杆头上,因此不便于将料坯与杆头分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使用的顶出杆存在顶出料坯时因为受力不均而容易损坏杆头与动模、或者不便于将料坯与杆头分开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便于将杆头与料坯分离开的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主要由具有杆头的顶出杆主体组成,所述顶出杆主体整体呈圆柱形,所述杆头的横截面呈腰形,其腰形的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侧边所形成的两个圆弧侧面与顶出杆主体的外圆侧面位于同一面内。进一步的,所述杆头具有相互对称的左侧面与右侧面,该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与顶出杆主体的上底面形成夹角α,且该夹角α为锐角。更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60°彡α <90°。为了满足需要,所述夹角α的取值为8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杆头与顶出杆主体由相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制作。为了确保效果,所述杆头与顶出杆主体固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I)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杆头的横截面呈腰形,其腰形的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侧边所形成的两个圆弧侧面与顶出杆主体的外圆侧面位于同一面内,即该杆头将顶出杆主体的上底面分隔为两个部分,从而使料坯在该杆头两侧形成两个夹紧块,则夹紧块只与杆头的两个侧面相接触,因此方便将该杆头与夹紧块分离开。(3)本实用新型的杆头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与顶出杆主体的上表面所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即杆头呈上大下小的契形,方便在分离动模与定模时该杆头对夹紧块形成挤压力,从而方便将料坯从定模中拉出。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主视图。图3为图I的俯视图。图4为料坯注塑在杆头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I一顶出杆主体,2—杆头,3—圆弧侧面,4一左侧面,5—右侧面,6—夹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I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顶出杆主体I组成,所述顶出杆主体I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其整体呈圆柱形。在所述顶出杆主体I的上底面还设有杆头2,所述杆头2由与顶出杆主体I相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并与顶出杆主体I固为一体结构。所述杆头2的横截面呈腰形,即该杆头2的横截面轮廓线与腰型孔的轮廓线相同,该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平行侧边以及相互对称的两个圆弧侧边,如图1、3所示。所述两个圆弧侧边所形成的两个圆弧侧面3与顶出杆主体I的外圆侧面位于同面内,即所述杆头2将顶出杆主体I的上底面分隔为两个部分。注塑镜片时,液态的塑料将填满杆头2在顶出杆主体I上底面上分隔开的两个空间,并在镜片成型后在杆头2两侧分别形成夹紧块6,夹紧块6则与杆头2的两个侧面相接触,如图4所示。顶出镜片时顶出杆主体I被顶出用于注塑镜片的动模,从而将料坯与动模分离开。由于夹紧块6为塑料,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塑性,分离杆头2与夹紧块6时只需稍微用力就能使夹紧块6向两侧弹开,从而将杆头2与夹紧块6分离开,即将料坯取下,以便对料坯进行加工。为了便于分离注塑用的动模与定模时将料坯在定模上的浇注口中所形成的浇注杆拉出,从而使料坯固定在动模上,所述杆头2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契形,如图2所示,该杆头2并具有相互对称的左侧面4与右侧面5,且该左侧面4与右侧面5分别与顶出杆主体I的上底面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锐角,其取值范围为60° < α <90°,本实施例的夹角α取值为80°。分离动模与定模时需要将料坯拉出定模,如图4所示,杆头2在动模的作用下向下拉动,由于夹紧块6夹紧在杆头2左右两侧,同时夹紧块6的外侧受到动模上安装顶出杆主体I的安装孔的孔壁的挤压,从而对夹紧块6形成摩擦力,即在该摩擦力的作用下将料还拉出定模。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主要由具有杆头(2)的顶出杆主体(I)组成,所述顶出杆主体(I)整体呈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2)的横截面呈腰形,其腰形的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侧边所形成的两个圆弧侧面(3)与顶出杆主体(I)的外圆侧面位于同一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2)具有相互对称的左侧面(4)与右侧面(5),该左侧面(4)与右侧面(5)分别与顶出杆主体(I)的上底面形成夹角a,且该夹角a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60°彡a <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的取值为80°。
5.根据权利要求I 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2)与顶出杆主体(I)由相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2)与顶出杆主体(I)固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动模的顶出杆,主要由具有杆头(2)的顶出杆主体(1)组成,所述顶出杆主体(1)整体呈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2)的横截面呈腰形,其腰形的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侧边所形成的两个圆弧侧面(3)与顶出杆主体(1)的外圆侧面位于同一面内。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还便于将杆头与料坯分离开,因此适合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2572882SQ20122009866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丁克前, 武宇, 石本文 申请人:成都奥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