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561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护板模具,尤其是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 护板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产品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模具通过设计冷却水路进行各个位置 的冷却,由于结构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导致了冷却水路和水孔的设计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 果,很多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铍铜材料或者特殊冷却棒进行冷却,效果往往还不是很好, 目前很多单侧进出冷却水路设计上还是以取镶块的方式或者采用镶块下增加密封圈的方 式进行设计,一方面结构比较繁琐,工作量相对加大,另外一方面冷却水孔不能设计的很 大,导致使用过程水的流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体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发明内容[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提高 了模具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的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 具。[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具有特殊冷却TANK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包括铜质第一隔水 板、第一铜棒、铜质隔水板二、第二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第一铜棒、铜质 隔水板二、第二铜棒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铜质隔水板二之间的夹角为90度。[0006]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第一铜棒、铜质隔水板二、第二铜棒之间采用焊接连接。[0007]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第一铜棒、铜质隔水板二、第二铜棒之间采用螺丝固定连接。[0008]所述铜棒第一铜棒和第二铜棒为圆柱型或者半圆柱型。[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铜质隔水板和铜棒进行焊接或者通过螺丝进行 固定,更改水孔中的水的流向,在不影响水的孔径大小的情况下进行的改良设计,一方面简 化了实现单侧进出水路的设计方法,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了冷却效果,从而加强了模 具的冷却,保证了产品质量。


[001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0011]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0012]图中1、第一隔水板2、第一铜棒3、第二隔水板4、第二铜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包括铜质 第一隔水板1、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 3、第二铜棒4,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1、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 3、第二铜棒4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1、铜质隔水板二 3之间 的夹角为90度。铜质第一隔水板1、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 3、第二铜棒4采用焊接连 接。同时铜质隔水板和铜棒之间的焊接固定方式也需要根据水路的连接方式进行更改;铜 质第一隔水板1、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 3、第二铜棒4之间也可以采用螺丝固定连接。 此结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种固定方式,主要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和水路的设计方案 进行不同的方式变更,最终达到在不取镶块或者加工小孔径水路等等的办法下达到单侧水 路进出循环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铜棒第一铜棒2和第二铜棒4为圆柱型或者半 圆柱型。通过更改隔水板的方向角度出发,使用铜棒进行焊接或者螺丝固定,最终将焊接固 定好的隔水板放入水孔使用丝堵将水孔堵死封闭,达到冷却水路循环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包括铜质第一隔水板(I)、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3)、第二铜棒(4),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I)、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3)、第二铜棒(4)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I)、铜质隔水板二( 3 )之间的夹角为90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I)、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3)、第二铜棒(4)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I)、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3)、第二铜棒(4)之间采用螺丝固定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第一铜棒(2)和第二铜棒(4)为圆柱型或者半圆柱型。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包括铜质第一隔水板(1)、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3)、第二铜棒(4),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1)、第一铜棒(2)、铜质隔水板二(3)、第二铜棒(4)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铜质第一隔水板(1)、铜质隔水板二(3)之间的夹角为90度,该隔水板采用铜质棒料车削加工和铜质板材经过剪裁后焊接或者螺钉固定方式进行连接,一方面结构简单可以很容易实现,另外一方面避免出现加工镶块等其他复杂结构和加工细水孔阻碍流量情况发生,增加了冷却效果、缩短了成型周期,此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注塑模具设计当中。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862527SQ20122050825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0日
发明者陈业明 申请人:大连大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