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743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产品为教学用天平托盘,属于科教领域,用于课堂上给学生做实验或示范用的一个组件。现有模具的进料槽沿着分型面直接连通型腔,导致脱模时,产品和料柄还是连接在一起,需要再次将料柄从产品上割下,多了一道切割工序。成型一个天平托盘所需人工成本较高,此外,切割时料柄与产品结合处切割部完整,造成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人工成本、降低报废率的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公模、母模,所述的母模的分型面上设有进料槽,进料槽连通进料孔,进料孔贯穿母模的模框,母模型腔内壁上设有一连通进料槽内端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呈倾斜设置。所述的母模上设有两个型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槽并非直接延伸到型腔内,而是经过一个通孔再将料注到型腔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成型产品后,产品与料柄(即进料槽处成型的部分)之间没有连接在一起,产品置于通孔处的残料连接,但是由于通孔很小,脱模的时候,产品与通孔处的残料结合部分被通孔边缘给割掉,因此顶处产品时,得到的是一个无需再次加工的成品了,减少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产品报废率。作为改进,所述的通孔呈倾斜设置,通孔边缘更锋利,更好的切割产品与通孔处的残料结合部分。作为改进,所述的母模上设有两个型腔,因此开模可以得到两个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为现有天平托盘示意图。图2为公模示意图。图3为母模示意图。图中所示:1、公模,2、母模,2.1、进料槽,2.2、进料孔,2.3、通孔,2.4、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5]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公模1、母模2,所述的母模2的分型面上设有进料槽2.1,进料槽2.1连通进料孔2.2,进料孔2.2贯穿母模2的模框,便于从母模2的背面注入料,母模2型腔内壁上设有一连通进料槽2.1内端的通孔2.3。通孔2.3内端连通型腔.4。所述的通孔2.3呈倾斜设置,通孔2.3边缘更锋利,更好的切割产品与通孔2.3处的残料结合部分。所述的母模2上设有两个型腔2.4。因此开模可以得到两个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槽2.1并非直接延伸到型腔2.4内,而是经过一个通孔2.3再将料注到型腔2.4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成型产品后,产品与料柄(即进料槽处成型的部分)之间没有连接在一起,产品置于通孔处的残料连接,但是由于通孔很小,脱模的时候,产品与通孔处的残料结合部分被通孔边缘给割掉,因此顶处产品时,得到的是一个无需再次加工的成品了,减少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产品报废率。
权利要求1.一种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公模(I)、母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模(2)的分型面上设有进料槽(2.1),进料槽(2.1)连通进料孔(2.2),进料孔(2.2)贯穿母模(2)的模框,母模(2)型腔内壁上设有一连通进料槽(2.1)内端的通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3)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模(2)上设有两个型腔(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平托盘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公模、母模,所述的母模的分型面上设有进料槽,进料槽连通进料孔,进料孔贯穿母模的模框,母模型腔内壁上设有一连通进料槽内端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槽并非直接延伸到型腔内,而是经过一个通孔再将料注到型腔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成型产品后,产品与料柄(即进料槽处成型的部分)之间没有连接在一起,产品置于通孔处的残料连接,但是由于通孔很小,脱模的时候,产品与通孔处的残料结合部分被通孔边缘给割掉,因此顶处产品时,得到的是一个无需再次加工的成品了,减少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产品报废率。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2934763SQ20122057707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叶青华 申请人:宁波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