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扩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508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管扩径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包括芯棒,还包括尺寸与该芯棒相匹配的外套筒与内套筒,同时还设置有与内套筒的尺寸相匹配的固定头;内套筒由内套筒壁和内套筒座组成,内套筒壁与内套筒座固为一体;外套筒的内径略大于内套筒壁的外径,其半径差由胶管与芯棒的总厚度决定,外套筒壁成阶梯状,在外套筒壁的下端外侧面还设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固定头设置在内套筒座的下方,该固定头由固定头主体与固定螺栓组成。本发明提供一种胶管扩径工装,避免了胶料的溢出,保证了扩径位置的平整度,使得胶管扩径位置的壁厚更加均匀,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成品率与生产效率,更好的节省了生产资料。
【专利说明】一种胶管扩径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橡胶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胶管扩径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胶管在生产过程中扩径都是直接通过加大芯棒端部的直径来完成的,其扩径方式将胶管管坯套在端部已扩径的芯棒上,然后进行硫化成型。通过该方式成型的胶管其端部将产生胶管壁厚不均匀和胶料溢出现象,而胶料溢出的胶管在硫化后从芯棒上取出难度较大,在取管过程中容易损坏,就算完好取出,还需要切头加工才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大大降低了胶管生产效率与成品率,增加了胶管生产难度,不利于生产资料的节省。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胶管扩径工装,避免了胶料的溢出,保证了扩径位置的平整度,使得胶管扩径位置的壁厚更加均匀,降低了硫化后取管的难度,提高了成品率与生产效率,更好的节省了生产资料。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包括芯棒,还包括尺寸与该芯棒相匹配的外套筒与内套筒,同时还设置有与内套筒的尺寸相匹配的固定头。
[0006]进一步的,上述内套筒由内套筒壁和内套筒座组成,内套筒壁与内套筒座固为一体。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筒壁的顶端成锥形状,该内套筒壁的底端嵌入在内套筒座上,内套筒座成礼帽状,其中部为一个凹陷的圆柱形,内套筒座的下端边沿直径大于内套筒壁的直径,在该内套筒座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个贯穿内套筒座的螺栓孔。
[0008]再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内径略大于内套筒壁的外径,其半径差由胶管与芯棒的总厚度决定,外套筒壁成阶梯状,在外套筒壁的下端外侧面还设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头设置在内套筒座的下方,该固定头由固定头主体与固定螺栓组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头主体的上端为圆柱形,其高度与直径和内套筒座中部的凹陷圆柱形相等。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头主体的中央位置还开设有贯穿整个固定头主体的通孔,该通孔成阶梯状,上端的通孔内径小于下端的通孔内径。
[00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固定头主体中央的通孔中,该固定螺栓成阶梯状,其直径与通孔内径相匹配,固定螺栓的上下两端皆伸出固定头主体,同时在固定螺栓的上端还设置有螺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发明先将内套筒套接在芯棒端部,接着将胶管管坯套在芯棒外表面,然后将外套筒套接在胶管外侧并使其端部与内套筒相抵,从而在芯棒端部位置能够很好的避免胶料溢出,保证了胶管在硫化后扩径位置的平整度,使得胶管扩径位置的壁厚更加均匀,同时胶管硫化后无需进行切头加工,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成品率与生产效率,更好的节省了生产资料;
[0015]作为优选,本发明还设置有固定头,通过固定头能够很好的将芯棒与胶管整体进行固定,简化了硫化过程,同时能够更好的利用空间;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与生产的成本较低,能够适应大批量的生产与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外套筒的剖面图;
[0017]图2为本发明的内套筒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头的剖面图。
[0019]图上附图标记为:1—外套筒;2—内套筒;3—固定头;11—外套筒壁;12—摩擦纹;21—内套筒壁;22—内套筒座;23—连接固定孔;31—固定头主体;3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发明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种胶管扩径工装,避免了胶料的溢出,保证了扩径位置的平整度,使得胶管扩径位置的壁厚更加均匀,降低了硫化后取管的难度,提高了成品率与生产效率,更好的节省了生产资料。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2、3所示,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包括芯棒,还包括尺寸与该芯棒相匹配的外套筒I与内套筒2,同时还设置有与内套筒2的尺寸相匹配的固定头3。上述内套筒2由内套筒壁21和内套筒座22组成,内套筒壁21与内套筒座22固为一体。
[0024]所述内套筒壁21的顶端成锥形状,该内套筒壁21的底端嵌入在内套筒座22上,内套筒座22成礼帽状,其中部为一个凹陷的圆柱形,内套筒座22的下端边沿直径大于内套筒壁21的直径,在该内套筒座22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个贯穿内套筒座22的螺栓孔。
[0025]所述外套筒I的内径略大于内套筒壁21的外径,其半径差由胶管与芯棒的总厚度决定,外套筒壁21成阶梯状,在外套筒壁21的下端外侧面还设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21。
[0026]所述固定头3设置在内套筒座22的下方,该固定头3由固定头主体31与固定螺栓32组成。固定头主体31的上端为圆柱形,其高度与直径和内套筒座22中部的凹陷圆柱形相等。固定头主体31的中央位置还开设有贯穿整个固定头主体31的通孔,该通孔成阶梯状,上端的通孔内径小于下端的通孔内径。固定螺栓32设置在固定头主体31中央的通孔中,该固定螺栓32成阶梯状,其直径与通孔内径相匹配,固定螺栓32的上下两端皆伸出固定头主体31,同时在固定螺栓32的上端还设置有螺纹。
[0027]使用时,先将内套筒套接在芯棒端部,接着将胶管管坯套在芯棒外表面,然后将外套筒套接在胶管外侧并使其下侧端部与内套筒座相抵,从而在芯棒端部位置能够很好的避免胶料溢出,保证了胶管在硫化后扩径位置的平整度,使得胶管扩径位置的壁厚更加均匀,胶管硫化后无需进行切头加工,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成品率与生产效率,更好的节省了生产资料;在硫化前将固定头固定在内套筒座上,通过固定头能够很好的将芯棒与胶管整体进行固定,简化了硫化过程,同时能够更好的利用空间;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与生产的成本较低,能够适应大批量的生产与使用。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芯棒的另一端还套接有另一个内径与套在芯棒上的胶管直径相同的外套筒。
[0030]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包括芯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尺寸与该芯棒相匹配的外套筒(I)与内套筒(2),同时还设置有与内套筒(2)的尺寸相匹配的固定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2)由内套筒壁(21)和内套筒座(22)组成,内套筒壁(21)与内套筒座(22)固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壁(21)顶端成锥形状,该内套筒壁(21)的底端嵌入在内套筒座(22)上,内套筒座(22)成礼帽状,其中部为一个凹陷的圆柱形,内套筒座(22)的下端边沿直径大于内套筒壁(21)的直径,在该内套筒座(22)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个贯穿内套筒座(22)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I)的内径略大于内套筒壁(21)的外径,其半径差由胶管与芯棒的总厚度决定,外套筒壁(21)成阶梯状,在外套筒壁(21)的下端外侧面还设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3)设置在内套筒座(22)的下方,该固定头(3)由固定头主体(31)与固定螺栓(3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主体(31)的上端为圆柱形,其高度与直径和内套筒座(22)中部的凹陷圆柱形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主体(31)的中央位置还开设有贯穿整个固定头主体(31)的通孔,该通孔成阶梯状,上端的通孔内径小于下端的通孔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胶管扩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32)设置在固定头主体(31)中央的通孔中,该固定螺栓(32)成阶梯状,其直径与通孔内径相匹配,固定螺栓(32)的上下两端皆伸出固定头主体(31),同时在固定螺栓(32)的上端还设置有螺纹。
【文档编号】B29C55/24GK104441600SQ20141073777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5日
【发明者】文谟统, 文勇, 孙武建, 李孝志, 邹勇, 文建树 申请人:四川福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