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2724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包括上面板和底板,上面板上设置浇口衬套,上面板下设置定模板,在底板中开有穿孔,底板上设置动模板,所述的动模板上设置浮动型芯,浮动型芯的一侧制有侧芯子,侧芯子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浮动型芯后侧与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穿过穿孔与注塑机的顶杆相连,浮动型芯中开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滑块,滑块中开有斜导孔,滑块的一侧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与滑块之间安装侧顶杆,侧顶杆穿过侧芯子与塑料件相接触,在底板上安装斜导柱,斜导柱与滑块的斜导孔相配合。本方案的塑料件侧向顶出脱模,减小模具厚度和注塑机吨位,降低制造成本,节省费用。
【专利说明】
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的设计和使用需要和注塑机相匹配,注塑模具越厚,所需的注塑机吨位越大。如果所需注塑成型塑料件的成型面积很小,而高度很高,若将塑料件和型芯竖向设置(即与模具同一轴线方向),则模具需要做的很厚,并且开模距离需要两个型芯的高度,因此需要选择大吨位的注塑机,从而提高了注塑机的成本和模具的制造成本,并造成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将塑料件和型芯侧向设置,且塑料件侧向顶出脱模,减小模具厚度和注塑机吨位,降低制造、生产成本的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面板和底板,上面板上设置浇口衬套,上面板下设置定模板,在底板中开有穿孔,底板上设置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上设置浮动型芯,浮动型芯的一侧制有侧芯子,侧芯子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浮动型芯后侧与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穿过穿孔与注塑机的顶杆相连,浮动型芯中开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滑块,滑块中开有斜导孔,滑块的一侧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与滑块之间安装侧顶杆,侧顶杆穿过侧芯子与塑料件相接触,在底板上安装斜导柱,斜导柱与滑块的斜导孔相配合。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底板带动斜导柱和动模板向后移动,动模板带动浮动型芯、侧芯子和连接杆向后移动,浮动型芯和侧芯子带动滑块、固定板、塑料件向后移动,此时模具开模,并使塑料件脱出定模板,当底板带动连接杆向后移动至与注塑机的顶杆相接触时,注塑机的顶杆顶住连接杆停止移动,连接杆带动浮动型芯和侧芯子停止移动,浮动型芯和侧芯子带动滑块、固定板和塑料件停止移动,而底板则带动斜导柱和动模板继续向后移动,从而使塑料件脱出动模板,而斜导柱在向后移动过程中与滑块的斜导孔相配合,使滑块沿着斜导柱向一侧滑动,滑块带动侧顶杆移动将塑料件侧向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通过将塑料件的浮动型芯侧向设置,利用斜导柱和浮动型芯中滑块的斜导孔配合带动侧顶杆从侧向将塑料件顶出,减小了模具厚度和注塑机吨位,降低制造、生产成本。
[0006]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所述的定模板中开有导柱孔,导柱孔中设置导套,在动模板中安装直导柱,直导柱与导套相配合。有了直导柱与导柱孔配合,对动模板与定模板开合模动作导向精准,导套耐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导套更换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的塑料件顶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如图1一图3所示,包括上面板I和底板2,上面板上设置浇口衬套3,上面板下设置定模板4,在底板中开有穿孔5,底板上设置动模板6,所述的动模板6上设置浮动型芯7,浮动型芯的一侧制有侧芯子8,侧芯子与定模板4和动模板6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9,浮动型芯后侧与连接杆10相连接,连接杆穿过穿孔5与注塑机的顶杆相连,浮动型芯中开有滑槽11,滑槽中设置滑块12,滑块中开有斜导孔13,滑块的一侧连接固定板14,固定板与滑块之间安装侧顶杆15,侧顶杆穿过侧芯子8与塑料件9相接触,在底板2上安装斜导柱16,斜导柱与滑块12的斜导孔13相配合。当塑料件9注塑成型后,底板2带动斜导柱16和动模板6向后移动,动模板带动浮动型芯7、侧芯子8和连接杆10向后移动,浮动型芯和侧芯子带动滑块12、固定板14、塑料件9向后移动,此时模具开模,并使塑料件脱出定模板4,当底板2带动连接杆10向后移动至与注塑机的顶杆相接触时,注塑机的顶杆顶住连接杆10停止移动,连接杆带动浮动型芯7和侧芯子8停止移动,浮动型芯和侧芯子带动滑块12、固定板14和塑料件9停止移动,而底板2则带动斜导柱16和动模板6继续向后移动,从而使塑料件脱出动模板,而斜导柱16在向后移动过程中与滑块12的斜导孔13相配合,使滑块沿着斜导柱向一侧滑动,滑块带动侧顶杆15移动将塑料件9侧向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通过将塑料件的浮动型芯7侧向设置,利用斜导柱16和浮动型芯中滑块12的斜导孔13配合带动侧顶杆15从侧向将塑料件9顶出,减小了模具厚度和注塑机吨位,降低制造、生产成本。所述的定模板4中开有导柱孔17,导柱孔中设置导套18,在动模板6中安装直导柱19,直导柱与导套相配合。有了直导柱19与导柱孔17配合,对动模板6与定模板4开合模动作导向精准,导套18耐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导套更换方便。
【权利要求】
1.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包括上面板(1)和底板(2),上面板上设置浇口衬套(3),上面板下设置定模板(4),在底板中开有穿孔(5),底板上设置动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6)上设置浮动型芯(7),浮动型芯的一侧制有侧芯子(8),侧芯子与定模板(4)和动模板(6)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9),浮动型芯后侧与连接杆(10)相连接,连接杆穿过穿孔(5)与注塑机的顶杆相连,浮动型芯中开有滑槽(11),滑槽中设置滑块(12),滑块中开有斜导孔(13),滑块的一侧连接固定板(14),固定板与滑块之间安装侧顶杆(15),侧顶杆穿过侧芯子(8)与塑料件(9)相接触,在底板(2)上安装斜导柱(16),斜导柱与滑块(12)的斜导孔(13)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浮动型芯的侧向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4)中开有导柱孔(17),导柱孔中设置导套(18),在动模板(6)中安装直导柱(19),直导柱与导套相配合。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4123620SQ20142056660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郑恬晨 申请人:浙江庄晨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