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盖一次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286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水箱的制造工艺技术,具体为一种水箱盖一次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工程用水箱的整体保温效果,工程水箱盖内的外胆和内胆之间一般会填充有发泡材料。目前在制作上述工程水箱盖时,都是先用发泡机在水箱盖的外胆内充入发泡料,等待发泡料冷却晾干后用手工的方式对发泡料进行锯切,使得内胆可以盖在发泡料上并与外胆紧密贴合,内胆和外胆扣合后再进行焊接固定。焊接一般采用氩弧焊进行,为了避免发泡料起火,在焊接前需要对焊接处的发泡料进行清理,确保焊接处不存在发泡料,另外,焊接的速度也不能过快,否则容易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基于上述原因,焊接的整体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焊接后难以形成全封闭状态,使用时水蒸气容易渗透到水箱盖内,易腐蚀,保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箱盖一次成型工艺,其加工效率高,利用此工艺制成的水箱盖封闭性和保温效果好,不进水,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箱盖一次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箱盖内胆放入水箱盖外胆内,水箱盖内胆和水箱盖外胆的边缘相接,水箱盖内胆和水箱盖外胆之间形成空腔;

(2)将水箱盖内胆和水箱盖外胆的边缘相接处紧密焊接;

(3)在水箱盖内胆或水箱盖外胆上钻孔,形成与空腔连通的进料口和透气口;

(4)利用发泡机在进料口处灌入与空腔容积等量的发泡料,使发泡料充分均匀灌入空腔内;

(5)将进料口和透气口磨平,利用玻璃胶将进料口和透气口填实密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盖外胆为带有围边的圆盘盖,所述水箱盖内胆为圆板,水箱盖内胆放入水箱盖外胆的围边内,水箱盖内胆的外周边缘与围边的内侧壁紧密抵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料口和透气口分别位于空腔的相对两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利用点焊机对水箱盖内胆和水箱盖外胆的边缘相接处进行焊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5)中利用玻璃胶将进料口和透气口填实密闭后,在玻璃胶表面喷上与水箱盖内胆和水箱盖外胆颜色一样的喷漆,形成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内外胆焊接步骤在发泡料填充步骤前,焊接时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不会发生起火意外;发泡料可以完好地填充到空腔内,保温效果好;利用此工艺制成的水箱盖密闭性好,使用时不会进水,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成型工艺所制成的水箱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水箱盖外胆,2-水箱盖内胆,3-进料口,4-透气口,5-发泡料,6-玻璃胶,11-围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利用本发明一种水箱盖一次成型工艺所制成的工程水箱盖可以应用于太阳能水箱、工业生产用水箱、消防水箱等产品上。下面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成型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1),将水箱盖内胆2放入水箱盖外胆1内,水箱盖内胆2和水箱盖外胆1的边缘相接,水箱盖内胆2和水箱盖外胆1之间形成空腔。水箱盖内胆2和水箱盖外胆1的形状根据水箱的具体形状进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水箱盖外胆1为带有围边11的圆盘盖,水箱盖内胆2为圆板,水箱盖内胆2放入水箱盖外胆1的围边11内,水箱盖内胆2的外周边缘与围边11的内侧壁紧密抵接。

步骤(2),将水箱盖内胆2和水箱盖外胆1的边缘相接处紧密焊接。焊接后需要确保水箱盖内胆2和水箱盖外胆1的边缘相接处不存在缝隙。具体实施时,焊接一般采用点焊机进行,确保内外胆相接处可以融合在一起,避免缝隙的产生,保证整体密封性。

步骤(3),在水箱盖内胆2或水箱盖外胆1上钻孔,形成与空腔连通的进料口3和透气口4。具体实施时,进料口3和透气口4可以同时设于水箱盖内胆2上或同时设于水箱盖外胆1上或分别设于水箱盖内胆2和水箱盖外胆1上。为了确保后续工序中发泡料5可以完全填满空腔,进料口3和透气口4优选分别位于空腔的相对两端。

步骤(4),利用发泡机在进料口3处灌入与空腔容积等量的发泡料5,使发泡料5充分均匀灌入空腔内。工作时,发泡料5从进料口3进入,原来空腔内所存在的空气在发泡料5的挤压下从透气口4排出。

步骤(5),将进料口3和透气口4磨平,利用玻璃胶6将进料口3和透气口4填实密闭。在此步骤中,利用玻璃胶6将进料口3和透气口4填实密闭后,在玻璃胶6表面喷上与水箱盖内胆2和水箱盖外胆1颜色一样的喷漆,形成一体结构。在对进料口3和透气口4进行打磨时,一般利用手动磨光机进行,磨平的作用是去除表面毛刺,让玻璃胶6粘附更加可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不是穷尽性的例举,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