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牵引机,包括机座、驱动机构、第一主动履带轮、第二主动履带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气缸、第一从动履带轮、第二从动履带轮、第一履带、第二履带,该履带牵引机,在将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分别安装在第一主动履带轮和第一从动履带轮上和第二主动履带轮和第二从动履带轮上后,通过气缸通气拉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旋转,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带动第一从动履带轮和第二从动履带轮往外侧运动,从而达到将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拉紧,并由于气缸通气后始终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拉紧,因此有效避免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松弛,从而保证爱牵引机能正常运行。
【专利说明】
一种履带牵引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机,尤其涉及一种履带牵引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押出机中起到一个变频调速,输出线速度信号的一种牵引设备。由于一般牵引设备皮带张紧都采用丝杆调节行程距离达到张紧作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丝杆会容易松动,因此会造成履带松动,从而导致输出线无法输送,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履带牵引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履带牵引机,来解决目前传统采用丝杆调节松紧度在设备运行中容易造成丝杆松动,从而造成牵引失效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履带牵引机,包括机座、驱动机构、第一主动履带轮、第二主动履带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气缸、第一从动履带轮、第二从动履带轮、第一履带、第二履带,所述的驱动机构设于机座上,所述的第一主动履带轮贯穿机座,所述的第二主动履带轮贯穿机座,且所述的第二主动履带轮位于第一主动履带轮底端,所述的主动齿轮设于第二主动履带轮外端,且所述的主动齿轮与驱动机构轮齿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设于第一主动履带轮外端,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轮齿啮合,所述的第一连杆设于机座背面,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机座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杆设于机座背面,且所述的第二连杆设于第一连杆下端,所述的气缸设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所述的第一从动履带轮贯穿机座和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从动履带轮贯穿机座和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一履带套于第一主动履带轮和第一从动履带轮上,所述的第二履带套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履带轮上。
[0005]进一步,所述的机座外侧还是设有定位块。
[0006]进一步,所述的机座前端还设有第一调节气缸。
[0007]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调节气缸底端还设有第一滚轮。
[0008]进一步,所述的机座前端还是何以第二调节气缸,且所述的第二调节气缸位于第一调节气缸底端。
[0009]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调节气缸顶部还设有第二滚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履带牵引机,在将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分别安装在第一主动履带轮和第一从动履带轮上和第二主动履带轮和第二从动履带轮上后,通过气缸通气拉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旋转,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带动第一从动履带轮和第二从动履带轮往外侧运动,从而达到将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拉紧,并由于气缸通气后始终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拉紧,因此有效避免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松弛,从而保证爱牵引机能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履带牵引机的主视图
[0012]图2是第一驱动机构的后视图
[0013]图3是第二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0014]机座1、驱动机构2、第一主动履带轮3、第二主动履带轮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气缸9、第一从动履带轮10、第二从动履带轮11、第一履带12、第二履带13、定位块101、第一调节气缸102、第一滚轮103、第二调节气缸104、第二滚轮105
[001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履带牵引机,包括机座1、驱动机构2、第一主动履带轮3、第二主动履带轮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气缸9、第一从动履带轮
10、第二从动履带轮11、第一履带12、第二履带13、定位块101、第一调节气缸102、第一滚轮103、第二调节气缸104、第二滚轮105,所述的驱动机构2设于机座I上,所述的第一主动履带轮3贯穿机座I,所述的第二主动履带轮4贯穿机座I,且所述的第二主动履带轮4位于第一履带轮3底端,所述的主动齿轮5设于第二主动履带轮4外端,且所述的主动齿轮5与驱动机构2轮齿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7设于第一主动履带轮3外端,所述的从动齿轮7与主动齿轮5轮齿啮合,所述的第一连杆8设于机座I背面,所述的第一连杆8与机座I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杆9设于机座I背面,且所述的第二连杆9设于第一连杆8下端,所述的气缸10设于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之间,所述的第一从动履带轮11贯穿机座I和第一连杆8,所述的第二从动履带轮12贯穿机座I和第二连杆9,所述的第一履带13套于第一主动履带轮3和第一从动履带轮11上,所述的第二履带14套于第二主动轮4和第二从动履带轮12上,所述的机座I夕卜侧还是设有定位块101,所述的机座I前端还设有第一调节气缸102,所述的第一调节气缸102底端还设有第一滚轮103,所述的机座I前端还是何以第二调节气缸104,且所述的第二调节气缸104位于第一调节气缸102底端。所述的第二调节气缸104顶部还设有第二滚轮105,该履带牵引机,在将第一履带13和第二履带14分别安装在第一主动履带轮3和第一从动履带轮11上和第二主动履带轮4和第二从动履带轮12上后,通过气缸10通气拉动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旋转,使得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分别带动第一从动履带轮11和第二从动履带轮12往外侧运动,从而达到将第一履带13和第二履带14拉紧,并由于气缸10通气后始终将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拉紧,因此有效避免第一履带13和第二履带14松弛,从而保证爱牵引机能正常运行,当需要引线时,输出线设置在第一履带13和第二履带14之间,通过第一调节气缸102推动第一滚轮103往下运动,第二调节气缸104推动第二滚轮105往上运动,从而达到第一履带13和第二履带14将输出线压紧,再通驱动机构2带主动齿轮5转动,通过主动齿轮5带动从动齿轮6旋转,从而达到第一主动履带轮3和第二履带轮4相向旋转,因此带动第一履带13和第二履带14相向运动,达到对输出线的输送,其中定位块101是对输出线起到到位和导向作用。
[001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履带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驱动机构、第一主动履带轮、第二主动履带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气缸、第一从动履带轮、第二从动履带轮、第一履带、第二履带,所述的驱动机构设于机座上,所述的第一主动履带轮贯穿机座,所述的第二主动履带轮贯穿机座,且所述的第二主动履带轮位于第一主动履带轮底端,所述的主动齿轮设于第二主动履带轮外端,且所述的主动齿轮与驱动机构轮齿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设于第一主动履带轮外端,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轮齿啮合,所述的第一连杆设于机座背面,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机座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杆设于机座背面,且所述的第二连杆设于第一连杆下端,所述的气缸设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所述的第一从动履带轮贯穿机座和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从动履带轮贯穿机座和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一履带套于第一主动履带轮和第一从动履带轮上,所述的第二履带套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履带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外侧还是设有定位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前端还设有第一调节气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履带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节气缸底端还设有第一滚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前端还是何以第二调节气缸,且所述的第二调节气缸位于第一调节气缸底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履带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调节气缸顶部还设有第二滚轮。
【文档编号】B29C47/34GK205705211SQ20162055334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发明人】郑庆均, 胡厚平
【申请人】东莞市庆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