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在线检测聚合物凝聚态变化的形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14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在线检测聚合物凝聚态变化的形态控制装置,属于水体净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进行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因素、设备运行状况及外部环境等因素,极易造成高分子聚合物在聚合成型过程中极易发生内部结晶形态和相形态变化超出材料设计要求,从而造成加工生产的产品结构和性能不能有效满足使用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主要是通过在进行成型模具位置出增设激光检测装置,对聚合物成型主要参数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对成型过程提供可靠控制依据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前的激光检测装置结构相对固定,因此检测数据相对较为单一,不能有效的满足对聚合物成型检测的需要,同时对聚合物成型过程中存在的夹杂气泡、裂纹及杂物等缺乏有效的监控,从而导致当前对聚合物成型检测工作的精度极差,不能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凝聚态变化检测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激光在线检测聚合物凝聚态变化的形态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激光在线检测聚合物凝聚态变化的形态控制装置,包括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定位架、导向滑轨、驱动滑块、定位激光检测系统、超声波测厚装置、超声波探伤装置、三维激光成型扫描系统,定位架环绕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外并与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同轴分布,导向滑轨至少一条,并环绕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轴线与定位架内表面连接,导向滑轨为闭合的环状结构,驱动滑块通过行走机构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定位激光检测系统包括激光入射端子和激光接收端子,且激光入射端子和激光接收端子均至少一个,并以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轴线对称分布在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的动模外表面上,且激光入射端子和激光接收端子光轴位于同一与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轴线垂直的直线方向上,激光入射端子和激光接收端子所对应的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的动模位置处设透光观测腔,且透光观测腔轴线与激光入射端子轴线同轴分布,超声波测厚装置、超声波探伤装置和三维激光成型扫描系统至少一个,并通过棘轮机构与驱动滑块表面铰接,超声波测厚装置、超声波探伤装置和三维激光成型扫描系统轴线与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轴线呈现0°—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架外表面另设风琴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架上另设调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成本低廉,一方面可对聚合物凝聚态成型变化过程重点参数进行精确监控,另一方面方面可对聚合物凝聚态成型后结构进行三维扫描成像识别,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聚合物凝聚态成型空间监控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曲面玻璃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激光在线检测聚合物凝聚态变化的形态控制装置,包括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定位架2、导向滑轨3、驱动滑块4、定位激光检测系统5、超声波测厚装置6、超声波探伤装置7、三维激光成型扫描系统8,定位架2环绕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外并与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同轴分布,导向滑轨3至少一条,并环绕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轴线与定位架2内表面连接,导向滑轨3为闭合的环状结构,驱动滑块4通过行走机构9与导向滑轨3滑动连接,定位激光检测系统5包括激光入射端子51和激光接收端子52,且激光入射端子51和激光接收端子52均至少一个,并以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轴线对称分布在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的动模101外表面上,且激光入射端子51和激光接收端子52光轴位于同一与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轴线垂直的直线方向上,激光入射端子51和激光接收端子52所对应的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的动模101位置处设透光观测腔102,且透光观测腔102轴线与激光入射端子51轴线同轴分布,超声波测厚装置6、超声波探伤装置7、三维激光成型扫描系统8至少一个,并通过棘轮机构与驱动滑块4表面铰接,超声波测厚装置6、超声波探伤装置7和三维激光成型扫描系统8轴线与动态保压成型模具设备1轴线呈现0°—9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架2外表面另设风琴防护罩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架2上另设调温装置1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成本低廉,一方面可对聚合物凝聚态成型变化过程重点参数进行精确监控,另一方面方面可对聚合物凝聚态成型后结构进行三维扫描成像识别,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聚合物凝聚态成型空间监控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