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0238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速传感器电线橡胶套的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WSS(轮速传感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工序——橡胶套成型。有的电线上的两个橡胶套间的间距会比较大,如果在模具上开弯曲槽来摆放电线的话,操作起来既耗时又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模具做好后,如果发现尺寸有偏差,就无法调节两个橡胶套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将轮速传感器电线上间距较大的两个橡胶套在一套常规外形尺寸模具上同时成型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其特点是,包括上模和下模,上下模通过合模导向机构相接,上下模之间并排设有若干根作为型芯的轮速传感器电线,轮速传感器电线的两端设有电线夹紧装置,上下模的成型面上沿每根轮速传感器电线均设有两个模腔,两个模腔之间的上下模上设有调节两个橡胶套在轮速传感器电线上的成型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上模上设有与模腔相通的浇注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在轮速传感器电线下方的下模滚轮和设在轮速传感器电线上方的上模滚轮,上模滚轮设在下模滚轮之间,上下模滚轮的轴线沿水平面与轮速传感器电线垂直设置,下模成型面上设有摆放轮速传感器电线的放线槽,下模滚轮装在放线槽内,上模滚轮的轮轴两端设有与放线槽相配合的推拉杆,推拉杆装在上模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下模滚轮的顶部与下模成型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合模导向机构包括设在上模上的导柱和与导柱配合的导套,导套设在下模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电线夹紧装置包括机架,轮速传感器电线一端的机架上设有卡住轮速传感器电线头部的电线摆放槽,轮速传感器电线另一端的机架上设有夹紧轮速传感器电线尾部的夹紧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所述下模上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朝上穿过模腔的脱模顶杆和顶针板,脱模顶杆的下端固定在顶针板上,脱模顶杆上套设有压在顶针板上的回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浇注机构包括设在下模上的主流道,主流道的一端与设在上模外侧的浇口相接,主流道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道与模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下模的成型面上设有与模腔相通的排气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所述上下模内设有温度调节机构。

在成型前,将摆放好的轮速传感器电线拉到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上,并卡在电线夹紧装置上,呈拉直状态,合模时上模滑轮会压着电线向下移动,拉近需要成型橡胶套的电线位置,使橡胶套的成型位置到达设定的距离,模具做好后,发现成型位置有偏差,可通过控制推拉杆的下推距离调节两个橡胶套间的距离,灵活性强,再通过浇注机构浇注成型,浇注时通过排气槽,避免成型后的产品产生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适用于成型电线上两个间距较大的橡胶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13,上下模通过合模导向机构相接,上下模之间并排设有若干根作为型芯的轮速传感器电线10,轮速传感器电线10的两端设有电线夹紧装置,上下模的成型面上沿每根轮速传感器电线10均设有两个模腔11,两个模腔11之间的上下模上设有调节两个橡胶套在轮速传感器电线10上的成型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上模13上设有与模腔11相通的浇注机构。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在轮速传感器电线10下方的下模滚轮12和设在轮速传感器电线10上方的上模滚轮5,上模滚轮5设在下模滚轮12之间,上下模滚轮的轴线沿水平面与轮速传感器电线10垂直设置,下模13成型面上设有摆放轮速传感器电线10的放线槽6,下模滚轮12装在放线槽6内,上模滚轮5的轮轴两端设有与放线槽6相配合的推拉杆4,推拉杆4装在上模3上,所述下模滚轮12的顶部与下模13成型面平齐。

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所述的合模导向机构包括设在上模3上的导柱和与导柱7配合的导套8,导套8设在下模13上,主要作用是在合模时,上下模能够精确对准。

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所述的电线夹紧装置包括机架1,轮速传感器电线10一端的机架1上设有卡住轮速传感器电线头部的电线摆放槽2,轮速传感器电线10另一端的机架1上设有夹紧轮速传感器电线10尾部的夹紧件9,具有一定的夹紧力,在一定拉力下,电线可以被拉动。

实施例5,实施例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在所述下模13上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朝上穿过模腔11的脱模顶杆和顶针板,脱模顶杆的下端固定在顶针板上,脱模顶杆上套设有压在顶针板上的回位弹簧,其主要作用是将成型好的产品从模具中顶出,方便取出;

脱模时开模,上下模分开,脱模顶杆和顶针板在成型机的作用下向上顶出产品,待成型机回位后,脱模顶杆和顶针板会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原始位置。

实施例6,实施例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所述浇注机构包括设在下模13上的主流道,主流道的一端与设在上模13外侧的浇口相接,主流道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道与模腔11相通,其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成型材由成型机的喷嘴输送到模具的模腔里。

实施例7,实施例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在下模13的成型面上设有与模腔11相通的排气槽,为了确保注塑件成型饱满,避免产生气孔的缺陷,注塑的时候模腔内的空气要易于排出;型芯和模腔决定橡胶套的形状和尺寸。

实施例8,实施例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电线上双橡胶套的一次注塑成型模具,在所述上下模3、13内设有温度调节机构,为了保证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将模具保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在上下模的内部设有水路, 使用一定温度的冷却水对模具进行温度调节。

成型前,通过水平气缸,将模具上的一组轮速传感器电线拉到指定位置,放入电线夹紧装置上,合模时,上模滚轮5将电线推到放线槽6内,使得模腔11到达轮速传感器电线10的成型位置,通过浇注机构,在模腔11内成型橡胶套,型芯和模腔11决定橡胶套的形状和尺寸,浇注机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其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成型材由成型机的喷嘴输送到模具的模腔里;成型时,通过温度调节机构,保证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将模具保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下模的内部设有水路,使用一定温度的冷却水对模具进行温度调节,另外,为了确保注塑件成型饱满,避免产生气孔的缺陷,注塑的时候模腔内的空气要易于排出,在模腔分型面处开设排气槽,成型后,通过脱模机构,将成型好的产品从模腔中顶出,方便取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