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022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它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闪光灯是能在很短时间内发出很强的光线,是照相感光的摄影配件。多用于光线较暗的场合瞬间照明,也用于光线较亮的场合给被拍摄对象局部补光。外形小巧,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性能稳定。导光元件是闪光灯内必不可少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闪光灯的导光元件生产需要通过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模具的好坏影响到闪光灯的产品质量。现有的一些闪光灯导光元件模具,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模具的生产效率较低,生产出来的闪光灯导光元件质量不高,透光度、表面光洁度等达不到使用要求,不良品较多,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生产出的闪光灯导光元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导光元件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架、后模架和固定杆,所述前模架与所述后模架通过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前模架包括前模板和定模板,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第一粗定位孔和浇注口,所述前模板通过第一粗定位孔连接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浇注口相配合的主流道;

所述后模架包括后模板、固定板、顶针板和动模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后模板的两侧,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第二粗定位孔,所述后模板通过第二粗定位孔连接两侧的固定板和动模板,所述后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还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顶针,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顶针数量相对应的顶针孔,所述顶针板通过所述顶针孔连接所述动模板;

所述定模板上还设置有定模仁,所述定模仁上设置有圆柱形定模空腔,所述定模空腔底部设置有一球面凹陷,所述球面凹陷表面还设置若干环形凸齿,所述动模板上还设置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模空腔相对应的圆柱形动模空腔,所述动模空腔上端还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动模空腔的且高度小于所述动模空腔的圆柱形空腔,所述动模空腔与圆柱形空腔连接处还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定模空腔与动模空腔合拢形成型腔,所述定模仁和所述动模仁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主流道相连通的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分流道与第二分流道合拢形成分流道,所述型腔与所述主流道之间通过所述分流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出的闪光灯导光元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定模仁上设置有第一精定位孔,所述定模仁通过所述第一精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上,所述主流道设置在所述定模仁的中心位置,所述定模仁上还设置有精定位柱,所述动模仁上设置有第二精定位孔,所述动模仁通过所述第二精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动模仁上设置有与所述精定位柱相配合的精定位柱槽,本实用新型利用前后模的高精密定位系统,提高了产品前后光学表面的同心度。

优选的,所述精定位柱、精定位柱槽的数量均为四个,且所述四个精定位柱、四个精定位柱槽分别分布在所述定模仁、所述动模仁的四个角上,方便本实用新型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定位,提高了产品前后光学表面的同心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精定位孔、第二精定位孔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一精定位孔设置在背向所述精定位柱的定模仁四个角上,所述第二精定位孔设置在背向所述精定位柱槽的动模仁四个角上,方便本实用新型定模仁与定模板以及动模仁与动模板的连接定位。

优选的,所述定模仁上设置有八个定模空腔,且所述八个定模空腔等距对称分布在所述定模仁上,所述定模仁上还对应所述八个定模空腔设置有八个第一分流道,所述动模仁上对应定模空腔设置有八个动模空腔,且所述动模仁上对应第一分流道设置有八个第二分流道,所述八个第一分流道、八个第二分流道均与所述主流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穴模具,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八个第一分流道均设置在所述动模仁的表面,且每个所述第一分流道分别垂直于对应的所述定模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浇口的结构设计,改善了产品的留痕问题。

优选的,所述顶针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八个动模空腔底部以及所述八个第二分流道上,方便本实用新型产品成型后的顶出。

优选的,所述定模仁和所述动模仁是通过淬火工艺处理的钢材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过淬火工艺处理,使模具达到高硬度,模具变形极小,从而可以制造出高精密低变形的光学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前后模的高精密定位系统,提高了产品前后光学表面的同心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穴模具,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浇口的结构设计,改善了产品的留痕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过淬火工艺处理,使模具达到高硬度,模具变形极小,从而可以制造出高精密低变形的光学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图2型腔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的前模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的动模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前模架;2、后模架;3、前模板;31、第一粗定位孔;32、浇注口;4、定模板;5、后模板;51、第二粗定位孔;6、固定板;7、顶针板;71、顶针;8、动模板;81、顶针孔;9、定模仁;91、定模空腔;911、球面凹陷;912、环形凸齿;92、第一分流道;93、第一精定位孔;94、精定位柱;10、动模仁;101、动模空腔;102、圆柱型空腔;103、环形凸起;104、第二分流道;105、第二精定位孔;106、精定位柱槽;11、主流道;12、型腔;13、分流道;1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光元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架1、后模架2和固定杆14,前模架1与后模架2通过固定杆14连接,前模架1包括前模板3和定模板4,前模板3上设置有第一粗定位孔31和浇注口32,前模板3通过第一粗定位孔31连接定模板4,定模板4上设置有与浇注口32相配合的主流道11;

后模架2包括后模板5、固定板6、顶针板7和动模板8,固定板6设置在后模板5的两侧,后模板5上设置有第二粗定位孔51,后模板5通过第二粗定位孔51连接两侧的固定板6和动模板8,后模板5与动模板8之间还设置有顶针板7,顶针板7上设置有若干个顶针71,动模板8上设置有与顶针71数量相对应的顶针孔81,顶针板7通过顶针孔71连接动模板8;

定模板4上还设置有定模仁9,定模仁9上设置有圆柱形定模空腔91,定模空腔91底部设置有一球面凹陷911,球面凹陷911表面还设置若干环形凸齿912,动模板8上还设置有动模仁10,动模仁10上设置有与定模空腔91相对应的圆柱形动模空腔101,动模空腔101上端还设置有直径大于动模空腔101的且高度小于动模空腔101的圆柱型空腔102,动模空腔101与圆柱型空腔102连接处还设置有环形凸起103,定模空腔91与动模空腔101合拢形成型腔12,定模仁9和动模仁10上还分别设置有与主流道11相连通的第一分流道92和第二分流道104,第一分流道92与第二分流道104合拢形成分流道13,型腔12与主流道11之间通过分流道13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出的闪光灯导光元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定模仁9上设置有第一精定位孔93,定模仁9通过第一精定位孔93设置在定模板4上,主流道11设置在定模仁9的中心位置,定模仁9上还设置有精定位柱94,动模仁10上设置有第二精定位孔105,动模仁10通过第二精定位孔105设置在动模板8上,动模仁10上设置有与精定位柱94相配合的精定位柱槽106,本实用新型利用前后模的高精密定位系统,提高了产品前后光学表面的同心度。

精定位柱94、精定位柱槽106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精定位柱94、四个精定位柱槽106分别分布在定模仁9、动模仁10的四个角上,方便本实用新型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定位,提高了产品前后光学表面的同心度。

第一精定位孔93、第二精定位孔105的数量均为四个,第一精定位孔93设置在背向精定位柱94的定模仁9四个角上,第二精定位孔105设置在背向精定位柱槽106的动模仁10四个角上,方便本实用新型定模仁与定模板以及动模仁与动模板的连接定位。

定模仁9上设置有八个定模空腔91,且八个定模空腔91等距对称分布在定模仁9上,定模仁9上还对应八个定模空腔91设置有八个第一分流道92,动模仁10上对应定模空腔91设置有八个动模空腔101,且动模仁10上对应第一分流道92设置有八个第二分流道104,八个第一分流道92、八个第二分流道104均与主流道11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穴模具,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

八个第一分流道92均设置在动模仁10的表面,且每个第一分流道92分别垂直于对应的定模空腔91,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浇口的结构设计,改善了产品的留痕问题。

顶针孔81分别设置在八个动模空腔101底部以及八个第二分流道104上,方便本实用新型产品成型后的顶出。

定模仁9和动模仁10是通过淬火工艺处理的钢材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过淬火工艺处理,使模具达到高硬度,模具变形极小,从而可以制造出高精密低变形的光学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生产出的闪光灯导光元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