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85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管接头生产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



背景技术:

聚乙烯结构壁缠绕管具有耐腐性、磨擦阻力低、抗磨损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环刚度,埋地深,而且整体成型工艺好,缝拉伸强度及防腐性高,寿命更长;具有多种可靠,方便的连接方式。这种管材目前已经成为当前塑料排水排污管材的投资热点。这类复合管的连接中,接头管件及其与管材的连接结构至关重要。

目前,聚乙烯结构壁缠绕管有A型管和B型管。对于A型管通常使用的收缩带或收缩套或焊丝热熔焊接承插等连接方式存在非常大安全隐患,通常也很难保证闭水试验通过;而 B型管目前有有两种生产工艺,一种采用间歇式滚筒生产,该方式使用整体成型接头,成型后经车制成要求的接头尺寸,然后再通过人工将S型铜丝使用铆钉枪固定在承口内壁,操作工序较多,且由于铆钉容易生锈导致铜丝脱落,B型管另外一种连续生产方式有第一种接头生产方式,也有A型管连接方式。按照目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存在有一些缺陷。

国内缠绕波纹管和中空壁缠绕管的生产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但都具备单一性且只能生产管材母体,承插式连接的承插口需要二次加工成型,现行设备无潜力可发挥。分析目前国内各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情况,其技术瓶颈在于管材复合成型时的成型机构单一化,不能在线一次性解决承插口的生产成型问题,也无法连续生产带承插口管材,使得设备的维护及模具的成本较高。

另外,传统的接头生产方式,无论是在线缠绕还是接头焊接方式都需要离线在接头上布置加热网或加热丝,可靠性差,且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工地上可快速连接的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承口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包括芯模、芯模导向套、外模,和套设在外模内侧的外模挡料环,所述芯模导向套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芯模连为一体,所述芯模、所述芯模导向套、所述外模、所述外模挡料环与缠绕管之间形成一个形状为承口的模具型腔。

所述外模分为对称的上下两部分,所述外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与所述模具型腔相通。

所述芯模上可包覆有加热网,所述加热网与加热引出线相连接。

所述芯模上还设置有道置线槽,可放置两条加热引出线。

所述加热网通过所述加热网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芯模上,所述加热网固定件至少有一件,可以是环状的,也可以是绑带式。

所述承口加热网宽度为40-80mm,所述加热网所在的面有1~5°锥度。

所述芯模导向套的外径与所述缠绕管的内径匹配,所述芯模导向套插入所述缠绕管的管口内。所述外模挡料环的一端内径与缠绕管的外径匹配;所述外模挡料环对缠绕管插入位置进行限定。

所述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在注塑前,需将定长切割的加热网两端布置加热引出线;将加热网包覆在如图芯模斜面上,两条加热引出线通过置线槽,使用加热网固定件将加热网拉紧或抱紧固定在芯模表面上;将芯模导向套套入缠绕管内,外模两半合紧;将经挤出机熔融后的熔体物料经注塑口注入模具型腔内,物料在经特殊设计的模具型腔内均匀逐步摊平,然后环绕充满在模具型腔内,冷却后脱模形成承口,最终生产出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对缠绕管进行承口部分的加工成型,提供一种在工地上可快速连接的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承口模具;且结构简易高效,使用更便捷。模具注塑前,提前将电热熔网通过一定的办法固定在模具内部,注塑时就将电热熔网提前内嵌在注塑好的承口内壁,不会脱落,可长时间存放,相比传统的人工离线布网方式更加安全,更加快速便捷,而相比传统的独立式焊接接头,无需重新焊接,避免了人工焊接导致漏焊虚焊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中芯模上加热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模,2、芯模导向套,3、外模,4、外模挡料环,5、缠绕管,6、承口, 7、加热网,8、置线槽,9、加热引出线,10、加热网固定件,11、注塑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图1所示,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包括芯模1、芯模导向套2、外模3,和套设在外模3内侧的外模挡料环4,芯模导向套2通过连接螺栓与芯模1连为一体,芯模 1、芯模导向套2、外模3、外模挡料环4与缠绕管5之间形成一个形状为承口6的模具型腔。

如图2所示,外模3分为对称的上下两部分,外模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注塑口11,注塑口11与模具型腔相通。

如图3和图4所示,芯模1上包覆有加热网7,加热网7与加热引出线9相连接。芯模1上还设置有2道置线槽8,可放置两条加热引出线9。加热网7通过加热网固定件10固定在芯模1上,加热网固定件10至少有一件,可以是环状的,也可以是绑带式。

加热网7宽度为40-80mm,加热网7所在的面有1-5°锥度。

芯模导向套2的外径与缠绕管5的内径匹配,芯模导向套2插入缠绕管5的管口内。外模挡料环4的一端内径与缠绕管5的外径匹配;如图1所示,外模挡料环4对缠绕管插入位置进行限定。

注塑前,将定长切割的加热网7两端布置加热引出线9,将加热网包覆在芯模1斜面上,两条加热引出线9通过置线槽8,使用加热网固定件10将加热网7拉紧或抱紧固定在芯模1表面上;将芯模导向套2套入缠绕管5内,外模3两半合紧;将经挤出机熔融后的熔体物料经注塑口11注入模具型腔内,物料在经特殊设计的模具型腔内均匀逐步摊平,然后环绕充满在模具型腔内,冷却后脱模形成承口6,最终生产出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