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噪音降低胎面的模制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375发布日期:2018-06-08 20:2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噪音降低胎面的模制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制元件,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将相邻接触元件上的两个相对侧面相连接的连接构件的轮胎胎面的模具的模制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乘客的舒适性和环境因素的视角出发,车辆的高端化和质量的改善导致希望实现各种噪音的降低,特别是通行噪音的降低。

当轮胎胎面上的接触元件在滚动期间进入或离开接触区块时,胎面由于变平而被迫弯曲。在此阶段,由相对轴向的花纹沟与接触区块的周期性接触引起的几何不连续性导致胎面在周向方向上的弯曲刚度的不均匀性并且激励轮胎的内部构造而产生噪音。

为了减小胎面在周向方向上的弯曲刚度的这种不均匀性,已知减小轴向花纹沟的体积是有效的。然而,也已知减小轴向花纹沟的体积会损害胎面的滑水性能。因此,期望在维持滑水性能的同时改善噪音性能。

申请人在国际专利申请PCT/JP2015/086150的图1中已经提出了一种充气轮胎胎面,其具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将一接触元件的横向面连接至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的横向面并且由具有比接触元件的杨氏模量高的杨氏模量的材料制成,以同时获得令人满意的滑水性能和令人满意的噪音性能。在图6中,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胎面,其具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将一接触元件的横向面连接至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的横向面并且连续地延伸通过同一接触元件的两个横向面以提高这种胎面的生产率。

然而,将这种连接构件嵌入接触元件中以便跨过花纹沟将相邻接触元件的两个侧面相连接需要复杂的制造工艺,因此这种胎面的生产率的提高仍然不足。

EP0858875A1在图1中公开了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具有第一型模和第二型模,其在功能上适于形成至少一个孔口,所述至少一个孔口允许橡胶在模制期间通过所述孔口。然而,在这种配置下,难以移除特别地呈轮胎形式的、形成花纹沟或切口的底部的第一型模或第二型模,因此仍然需要用于移除这种型模的复杂工艺。

KR20130078562A在图3至图5中公开了使用安装于模具中的增强帘线插入块来制造具有跨过花纹沟的增强帘线的充气轮胎的方法和模具。然而,在这种配置下,难以使增强帘线插入块进行对将增强帘线置入增强帘线插入块来说必要的移动,因此仍然需要复杂的工艺,并且难以防止橡胶闪入花纹沟中。

US20080152744A1在图1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模制胎面中的下陷花纹沟或刀槽花纹的模制元件,并且这种装置可以由细柔性线构成。然而,对于这种模制元件,难以在细柔性线从胎面中拉出时放置连接构件以便连接不同接触元件的侧面。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PCT/JP2015/086150

PTL 2:EP0858875A1

PTL 3:KR20130078562A

PTL 4:US20080152744A1

定义:

“轮胎”是指所有类型的弹性轮胎,无论其是否承受内部压力。

“生胎”是指带有或不带有增强件的以带状或片状形式存在的多个半成品橡胶产品的叠加。生胎预定用于在模具中硫化以便获得轮胎。

轮胎的“胎面”是指由侧表面和两个主表面限定的一定量橡胶材料,所述两个主表面之一预定用于当轮胎滚动时与地面接触。

“模具”是指当彼此靠近时限定环形模制空间的单独的模制元件的集合。

模具的“模制元件”是指模具的一部分。模制元件例如是模具部段。

模制元件的“模制表面”是指模具的预定用于模制胎面表面的表面。

“10%伸长率下的模量”是根据ASTM标准D412测得的百分之十(10%)伸长率下的拉伸应力(以MPa计)。

“断裂伸长率”是根据ASTM标准D412以破裂时的伸长率(以%计)体现的伸长特性。

“肖氏A硬度”是根据ASTM标准D2240类型A的计示硬度(硬度计硬度)。

“中央区段”是当相对于引导构件的最大宽度将引导构件沿着宽度方向等分为三部分时的中心区段。

“花纹沟”是两个橡胶面/侧壁之间的空间,所述两个橡胶面/侧壁它们之间在惯常滚动条件下不会相接触,并且由另一橡胶面/底部相连接。花纹沟具有宽度和深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轮胎胎面的模具的模制元件,所述模制元件可以提高制造设有将相邻接触元件的两个侧面相连接的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的模制元件,其用于制造具有由多个花纹沟限定的多个接触元件和将相邻的接触元件的两个侧面相连接的连接构件的轮胎的胎面,所述模制元件具有模制表面和肋条,所述模制表面用于形成接触元件的预定用于在滚动期间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所述肋条用于形成相邻的接触元件之间的花纹沟,至少两个肋条侧面形成接触元件的侧面,所述肋条具有凹口部分,由与模制元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引导构件被接收在所述凹口部分中并且具有顶面和两个相反侧面,所述两个相反侧面被配置为形成接触元件的侧面的一部分,所述顶面被配置为形成轴向花纹沟的底部的一部分,并且所述不同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低于模制元件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引导狭缝,所述引导狭缝从所述两个相反侧面中的一个至所述两个相反侧面中的另一个延伸通过(穿过)所述引导构件并在径向上从所述顶面延伸。

该布置提高了制造设有将相邻的接触元件的两个侧面相连接的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由于引导狭缝从所述相反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至所述相反的两个侧面中的另一个延伸通过(穿过)所述引导构件,所以所述引导狭缝在模制期间可以接收将被定位在预定位置处的连接构件,并且在脱模期间可以使连接构件从模具中释放,而不需要任何复杂工艺。因此,可以提高制造设有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由于构成引导构件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低于模制元件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所以能够使得连接构件进/出引导狭缝。一旦连接构件已经通过,则引导狭缝基本闭合,从而防止橡胶在模制期间闪入(快速进入)引导狭缝中,这将防止橡胶在脱模之后闪入花纹沟中。

由于在凹口部分中接收了由与构成模制元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引导构件,因此能够维持接触元件的侧面的形式(形状)。因此可以维持滑水性能。同时,由于暴露于来自连接构件的应力的引导构件被构造为模制元件中的单独且可更换的构件,所以模制元件的维护可以更容易。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构成引导构件的材料是弹性体组合物。

根据该布置,将进一步有效地阻止橡胶在模制期间渗入引导狭缝中,因此将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橡胶在脱模之后闪入花纹沟中。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引导狭缝具有在径向上较靠近凹口部分的底面的闭合端部。

根据该布置,能够防止连接构件错误地进入引导构件和凹口部分的底面之间的空间中,因此将进一步提高胎面的生产率。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凹口部分的底面和引导构件的引导狭缝的闭合端部之间的径向距离Ds大于或等于1.0mm。

根据该布置,能够防止引导狭缝在模制期间朝向凹口部分的底面破裂,因此提高了胎面的生产率。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在0.8MPa和(至)2.5MPa的范围内。

如果在10%伸长率下的该模量小于0.8MPa,则引导构件可能过度变形(扭曲),这导致难以使连接构件进入引导狭缝,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如果在10%伸长率下的该模量大于2.5MPa,则引导构件可能难以使连接构件进入引导狭缝中的较靠近模制表面的端部,从而也导致生产率降低。通过将所述弹性体组合物的该10%断裂伸长率设定在0.8MPa和(至)2.5MPa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提高制造具有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优选在0.9MPa至2.0MPa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MPa至1.7MPa的范围内。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50%。

如果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小于50%,则存在以下风险,即,在模制和脱模期间引导构件可能由于经由连接构件施加和集中的非常高的应力而损坏/撕裂,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通过将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该断裂伸长率设定为大于或等于50%,可以有效地提高制造设有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优选大于或等于100%,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50%,还更优选在200%和500%之间。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肖氏A硬度在30和(至)60的范围内。

如果该肖氏A硬度小于30,则引导构件可能过度变形(扭曲),这导致难以使连接构件进入引导狭缝,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如果该肖氏A硬度大于60,则引导构件可能难以使连接构件进入引导狭缝中的较靠近模制表面的端部,从而也导致生产率降低。通过将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该肖氏A硬度设定在30和(至)60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提高制造设有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构成引导构件的弹性体组合物的肖氏A硬度优选在35和(至)50的范围内。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与模制表面垂直并与具有凹口部分的肋条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剖视图中,引导狭缝在宽度方向上位于引导构件的中央区段处。

根据该布置,在模制和脱模期间,经由连接构件施加至引导构件的高应力将在整个引导构件中均匀地分布。因此,能够提供引导构件的良好耐久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引导构件的宽度Wi大于或等于连接构件的直径DC的两倍。

如果引导构件的该宽度Wi小于连接构件的直径DC的两倍,则存在以下风险,即,因体积不足以让连接构件压缩引导构件以通过而导致连接构件在模制和脱模期间不能通过引导狭缝。通过将引导构件的该宽度Wi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连接构件的直径DC的两倍,当连接构件通过引导狭缝时,引导构件可以充分地变形,从而为连接构件的通行提供足够的空间,并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制造设有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引导构件的宽度Wi优选小于连接构件的直径DC的4倍。在引导构件具有非矩形形状的情况下,该宽度Wi应该被认为是引导构件的最小宽度。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引导构件的顶面部分地被从凹口部分的相对侧面向内突出的成对肋条突出构件所覆盖,并且引导狭缝通过在成对肋条突出构件之间形成的肋条突起开口部分暴露。

根据该布置,成对肋条突出构件能够防止引导构件在脱模期间从肋条中滑出,同时确保连接构件进/出引导狭缝。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制造设有连接构件的胎面的生产率。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肋条突起开口部分没有引导构件。

根据该布置,由于可以将引导构件的形状维持为简单的形状,所以可以实现引导构件的更好的生产率和维护。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成对肋条突出构件的厚度To大于或等于0.5mm。

如果成对肋条突出构件的该厚度To小于0.5mm,则存在以下风险,即,成对肋条突出构件可能在脱模期间破裂,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反之,由于当肋条突起开口部分没有引导构件时该厚度在花纹沟底部、在与肋条突起开口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产生可能对滑水性能产生影响(冲击)的突块,所以成对肋条突出构件的厚度To优选小于肋条的高度Dg的25%。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肋条突起开口部分的宽度Wo比连接构件的直径DC宽大于或等于0.5mm的数值(比连接构件的直径DC宽0.5mm或更大)。

根据该布置,能够提供最小但足够的空间以允许连接构件通过肋条突起开口部分进/出引导狭缝,从而导致当肋条突起开口部分没有引导构件时在花纹沟底部、在与肋条突起开口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产生的可能对滑水性能产生影响(冲击)的突块的影响(冲击)最小化。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在引导狭缝的闭合端部处形成有底端扩大部。

根据该布置,可以改善(防止)橡胶在模制期间渗入引导狭缝,因为该布置能够限制引导构件在连接构件附近的变形,因此防止橡胶在脱模后闪入花纹沟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从下面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中显现,所述附图显示了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这些图中:

[图1]图1是利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模具模制而成的轮胎的胎面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图2是显示了图1中指示为II的部分的放大示意性立体图;

[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带有引导构件的模制元件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6]图6是在使用图4中的模制元件进行模制的一个步骤中的模制元件和具有连接构件的生胎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7]图7是在使用图4中的模制元件进行模制的一个步骤中的模制元件和具有连接构件的生胎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8]图8是在使用图4中的模制元件进行模制的一个步骤中的模制元件和具有连接构件的生胎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9]图9是在使用图4中的模制元件进行模制的一个步骤中的模制元件和具有连接构件的生胎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0]图10是在使用图4中的模制元件进行模制的一个步骤中的模制元件和具有连接构件的轮胎的胎面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1]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2]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3]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将参考图1至图10描述用于制造轮胎的胎面101的模具的模制元件1、包括模制元件1的模具以及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模具模制和硫化而成的胎面101。

图1是利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模具模制而成的轮胎的胎面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是显示了图1中指示为II的部分的放大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带有引导构件的模制元件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图。图6至图9是在使用图4中的模制元件进行模制的一个步骤中的模制元件和具有连接构件的生胎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0是在使用图4中的模制元件进行模制的一个步骤中的模制元件和具有连接构件的轮胎的胎面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胎面101是具有尺寸205/55R16的轮胎的胎面,并且包括多个沿着指示为XX’的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周向花纹沟103a和沿着指示为YY’的大体轮胎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花纹沟103b。

如图1所示,在胎面101中形成有大体长方体形状的多个接触元件104。接触元件104在周向方向上由周向花纹沟103a限定,并且在轴向方向上由轴向花纹沟103b限定。因此,接触元件104具有面向周向相反方向的两个横向面(正向面)1041、1042。

在周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接触元件104被轴向花纹沟103b分开。接触元件104在其顶部部分处具有预定用于在滚动期间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102。

除了与连接构件105相关的布置之外,胎面101具有与传统胎面相同的结构,并且预定用于施加至传统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因此,将省略对胎面101的内部构造的描述。

在两个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104之间,设置有具有细棒状形状的连接构件105。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构件105延伸跨过两个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104之间的轴向花纹沟103b。

在本实施例中,在胎面101的轴向中心区段中,在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104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构件105。即,在轴向中心区域中,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104通过一个连接构件105相连接。

另一方面,在胎面101的轴向向外的区段中,在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104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构件105。即,在轴向向外的区域中,周向相邻的接触元件104通过两个连接构件105相连接。两个连接构件105定位于相同的径向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105被布置成基本上沿着周向方向延伸从而与轮胎的旋转轴线维持相同距离。即,连接构件105平行于接触面102地延伸。

每个连接构件105沿着周向花纹沟103a延伸,因此连接构件105的延伸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的角度为0度。

在第一实施例的布置中,胎面101在周向方向上的弯曲刚度的不均匀性可以大幅减小,这导致对轮胎的内部构造的激励较少。因此,可以降低在轮胎滚动期间产生的噪音。

接下来,将参考图3、图4和图5来描述用于制造胎面101的模具的模制元件1。

如图3所示,模制元件1具有预定用于模制接触元件104的接触面102的模制表面2。模制元件1还具有预定用于模制花纹沟103a、103b从而从模制表面2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肋条3。

肋条3包括预定用于模制花纹沟103a、103b的底部的肋条顶面31。肋条顶面31的径向位置在(多个)肋条3之中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在(多个)肋条3之中可以是不同的。

预定用于模制轴向花纹沟103b的肋条3还包括周向相反的肋条侧面41、42,所述肋条侧面41、42预定用于模制接触元件104的正向面1041、1042。预定用于模制轴向花纹沟103b的肋条3包括凹口部分6。凹口部分6通过移除肋条3的一部分形成,并且具有由底面61和轴向相对的侧面62、63限定的大体长方体形状。

凹口部分6在其中接收引导构件5,所述引导构件5具有顶面54和周向相反的两个侧面52、53并且与凹口部分6互补。如图4所示,凹口部分6的内部空间填充有引导构件5,以使得顶面54与肋条顶面31相齐平,并且侧面52、53分别与肋条3的肋条侧面41、42相齐平。因此,引导构件5的侧面52、53将形成接触元件104的正向侧面1041、1042的一部分。

构成引导构件5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低于模制元件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引导构件5的材料优选为弹性体组合物。所述弹性体组合物的一个例子是例如饱和或不饱和的橡胶以及热塑性弹性体。

构成引导构件5的弹性体组合物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在0.8MPa和(至)2.5MPa的范围内,优选在0.9MPa和(至)2.0MPa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1.0MPa和(至)1.7MPa的范围内。

构成引导构件5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50%,优选大于或等于100%,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50%,还更优选在200%和500%之间。

构成引导构件5的弹性体组合物的肖氏A硬度在30至60的范围内,优选在35至50的范围内。

引导构件5具有引导狭缝51,所述引导狭缝51在周向上延伸通过(穿过)引导构件5,并且在径向上从顶面54向内延伸。也就是说,引导狭缝51从相反的两个侧面52、53中的一个至所述相反的两个侧面52、53中的另一个延伸通过(穿过)引导构件5并且通向引导构件5的侧面52、53和顶面54。

如图5所示,引导狭缝51的径向向外端部在引导构件5的顶面54上的轴向中心位置处敞开。引导狭缝51终止于靠近凹口部分6的底面61的闭合端部511处。引导狭缝51的闭合端部511和凹口部分6的底面61之间的径向距离Ds大于或等于1.0mm。模制表面2和凹口部分6的底面61之间的径向距离Di将与引导狭缝51的闭合端部511和凹口部分6的底面61之间的径向距离Ds一起限定脱模之后的连接构件105的位置。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狭缝51径向延伸,但是例如在其中与模制表面2垂直的方位不同于模制元件1的径向方位的区段中,引导狭缝可以相对于径向方位以一定角度延伸,从而使连接构件105更好地脱模。引导狭缝51在径向方位上和/或在周向方位上可以沿着稍微弯曲的路径延伸。

引导构件5具有宽度Wi,所述宽度Wi大于或等于连接构件105的直径DC的两倍。该宽度Wi优选地小于连接构件105的直径DC的四倍。在引导构件5具有非矩形形状的情况下,该宽度Wi应被认为是引导构件5的最小宽度。

将参考图6至图10描述使用第一实施例的模制元件制造轮胎的胎面101。

如图6所示,作为第一步骤,将至少一个具有直径DC的连接构件105周向地设置在未硫化的生胎107的表面上。将带有连接构件105的未硫化的生胎107放置在具有至少一个上述模制元件1的模具中。

连接构件105是诸如线缆、丝线或线绳的细长构件。连接构件105可部分地或完全地、手动或自动地使用类似于周向放置半成品材料的工艺放置在未硫化的生胎107的表面上。连接构件105可以借助于例如粘合剂或其他未硫化橡胶来粘贴至未硫化的生胎107的表面上。

然后,如图7所示,随着未硫化的生胎107朝向模具元件1移动,未硫化的生胎107的表面上的连接构件105与引导狭缝51的上端相接触,然后强行地打开引导狭缝51的上端。

然后,如图8所示,通过生胎107的在周向上位于肋条3两侧的部分连续地向下推动连接构件51,并且使连接构件51沿着引导狭缝51深入并向下朝向闭合端部511移动,从而使引导构件5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变形。一旦连接构件51已经通过,则引导狭缝51再次闭合。

如图9所示,一旦连接构件105到达引导狭缝51的闭合端部511,则连接构件105不能进一步移动并在闭合端部511处停止。另一方面,生胎107的在周向上位于肋条3两侧的部分进一步朝向模制元件1的模制表面2连续地向下移动。由于引导狭缝51在连接构件105后方闭合,所以橡胶不会进入引导狭缝51中。

一旦生胎107的在周向上位于肋条3两侧的部分到达模制元件1的模制表面2,则生胎107的所述部分停止移动并且模具闭合。

然后施加热量和压力以硫化和模制生胎107。在此过程期间,生胎107被转化成轮胎的胎面101,连接构件105被固定地附接至所述胎面101,以便将相邻的接触元件104的两个正向面1041、1042相连接。具体地,连接构件105的一部分暴露于轴向花纹沟103b中,并且连接构件105的剩余部分被嵌入接触元件104中。

如图10所示,硫化和模制完成后,将模具打开。在脱模期间,连接构件105的暴露于轴向花纹沟103b中的部分穿过引导狭缝51从引导构件5中脱出。

通过模制元件1,能够在不需要复杂工艺的情况下制造具有由多个花纹沟103限定的多个接触元件104并具有将相邻的接触元件104的两个侧面1041、1042、1043、1044相连接的连接构件105的轮胎的胎面101,并且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所述胎面101的生产率。

由于引导狭缝51通向引导构件5的两个侧面52、53和顶面54并且径向延伸,所以能够在不需要任何复杂工艺的情况下将连接构件105定位在接触元件104中的预定位置处并且使所述连接构件105留在该处。

由于构成引导构件5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低于模制元件1的材料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所以能够使得连接构件105易于进/出引导狭缝51。此外,一旦连接构件105已经通过,则引导狭缝51闭合,橡胶在模制期间不会闪入(快速进入)引导狭缝51中。

由于凹口部分6填充有由与构成模制元件1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引导构件5,因此能够维持接触元件104的侧面1041、1042、1043、1044的形式(形状)。因此,滑水性能可得到维持。

由于引导构件5是单独的且可更换的构件,所以模制元件1的维护可以更容易。

由于构成引导构件5的弹性体组合物与构成模制元件1的材料不同,因此能够防止橡胶在模制期间渗入引导狭缝51中。

由于引导狭缝51因闭合端部511而不通向底面61,所以连接构件105不会进入引导构件5和凹口部分6的底面61之间的空间。

由于凹口部分6的底面61和引导构件5的引导狭缝51的闭合端部511之间的径向距离Ds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1.0mm,因此引导狭缝51在模制期间不易于朝向凹口部分6的底面61破裂。

由于构成引导构件5的弹性体组合物的在10%伸长率下的模量被设定在0.8MPa和(至)2.5MPa的范围内,优选在0.9MPa和(至)2.0MPa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1.0MPa和(至)1.7MPa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防止引导构件5的过度变形(扭曲)。因此,连接构件105可以易于进入引导狭缝。

由于构成引导构件5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50%,优选大于或等于100%,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50%,还更优选在200%和500%之间,因此可以防止因在模制和脱模期间从连接构件105施加的应力而导致的可能损坏/撕裂。

由于构成引导构件5的弹性体组合物的肖氏A硬度被设定在30至60的范围内,优选在35至50的范围内,因此可防止引导构件5的过度变形(扭曲)。

在与模制表面2垂直并与具有凹口部分6的肋条3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剖视图中,在宽度方向上置于引导构件5的中央区段处的引导狭缝51提供了引导构件5的良好的耐久性,因为在模制和脱模期间经由连接构件105施加至引导构件5的高应力将在整个引导构件5中均匀地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由于引导构件5的宽度Wi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连接构件105的直径DC的两倍,所以因体积不足以让连接构件105压缩引导构件以通过而导致的连接构件105在模制和脱模期间可能无法通过引导狭缝51的风险可被避免,从而更可靠地提高生产率。

备选地,凹口部分6填充有可由液态弹性体组合物制成的引导构件5,所述液态弹性体组合物在填充至凹口部分6中之后的一定时间段之后将具有上述必要特性。

将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模制元件1。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除了图11所示的布置之外,该第二实施例的构成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构成,因此将参考图11进行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引导构件5的顶面54部分地被从凹口部分6的相对侧面62、63向内突出的成对肋条突出构件35所覆盖,并且顶面54的中心部分通过在所述成对肋条突出构件35之间形成的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暴露。引导狭缝51被设置在顶面54的通过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暴露的中心暴露部分处。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没有引导构件5。

所述成对肋条突出构件35具有大于或等于0.5mm的厚度To,并且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具有比连接构件105的直径DC宽大于或等于0.5mm的数值(比连接构件105的直径DC宽0.5mm或更大)的宽度Wo

通过所述成对肋条突出构件35,能够防止引导构件5在脱模期间滑出凹口部分6,同时确保连接构件105进/出引导狭缝51。

由于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没有引导构件5,所以引导构件5具有诸如矩形的简单形状,从而使得引导构件5具有更好的生产率和更好的维护。

由于所述成对肋条突出构件35的厚度To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0.5mm,因此所述成对肋条突出构件可能在脱模期间破裂的风险是可避免的。

由于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的宽度Wo比连接构件105的直径DC宽大于或等于0.5mm的数值(比连接构件105的直径DC宽0.5mm或更大),所以可以获得用于使连接构件105进/出的最小但足够的空间。

将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模制元件1。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除了图12所示的布置之外,该第三实施例的构成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构成,因此将参考图12进行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引导构件5’具有附加地填充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的形状。

由于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也填充有引导构件5’,因此在花纹沟103中、在与肋条突起开口部分36相对应的位置处产生突块是可避免的。因此,可以防止因花纹沟体积的减小而导致对滑水性能产生潜在影响(冲击)。

将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模制元件1。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模制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除了图13所示的布置之外,该第四实施例的构成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成,因此将参考图13进行描述。

在第四实施例中,在引导狭缝51的闭合端部511处形成有扩大部分512。

通过扩大部分512,能够限制引导构件5的变形。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和所示的示例,并且在不脱离其框架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1 模制元件

2 模制表面

3 肋条

31 肋条顶面

35 肋条突出构件

36 肋条突起开口部分

41、42、43、44 肋条侧面

5 引导构件

51 引导狭缝

511 引导狭缝的闭合端部

52、53 引导构件的侧面

54 引导构件的顶面

512 扩大部分

6 凹口部分

61 凹口部分的底面

62、63 凹口部分的侧面

101 胎面

102 接触面

103 花纹沟

104 接触元件

1041、1042 接触元件的正向侧面

1043、1044 接触元件的侧向侧面

105 连接构件

107 生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