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由铰接链节构成的链的用于模具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47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包括由铰接链节构成的链的用于模具的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的分离装置,所述模具用于在铸模型腔中生产模制品,该分离装置旨在能够使模制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铸模型腔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离,所述装置包括:

–致动装置,其可以在缩回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沿着第一轴线平移,

–至少一个分离元件,其可以在缩回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平移,

–至少一个传递装置,其连接所述致动装置和所述分离元件,所述传递装置布置成当使所述致动装置在其缩回位置与其分离位置之间沿着所述第一轴线运动时使所述分离元件在其缩回位置与其分离位置之间沿着所述第二轴线运动。



背景技术:

用于生产模制部件的模具,比如注塑模具,在将铸模型腔打开时,例如使用夹取工具将模制部件从模具移除。为了便于这种移除,使用分离装置或脱模装置将模制部件与搁置该模制部件的模具的部分分离。

这种脱模装置一般包括脱模板以及紧固到该脱模板的一个或多个脱模杆,所述脱模板可以在与该部件的脱模方向相应的方向上在模具的该部分的中空空间中运动,所述一个或多个脱模杆从模制部件抵靠的模具的该部分的壁上露出。通过使脱模板在脱模方向上运动,脱模杆推动模制部件以便于将其与模具的该部分的所述壁分离,从而接下来将模制部件移除。多个杆的使用在模制部件具有大的表面积时尤其有用,因为这些杆可以分布在该表面上以便于推入该部件的不同部分中并在脱模过程中避免该部件的变形和/或破坏。使用脱模板可以通过使用脱模板的单个致动装置使所有杆同时运动。

然而,在这种分离装置中,这些杆仅可以在单个脱模方向上运动,这限制了脱模路径。这种限制对于具有复杂形状的部件可能就是问题,例如当这些部件不是平面的并具有在不同于与脱模方向垂直的平面的一个或多个平面内延伸的区域时或者当它们包括在不同于脱模方向的方向上突伸的元件时。

此外,所述脱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尺寸以容纳所有的杆,这需要提供在模具的部分中具有相应尺寸的中空空间。然而,该空间越大,模具中形成的部分就越易碎。这在注塑模具中问题尤其突出,其中模具的部分必须能够经受住铸模型腔中注入的材料的注塑压力。没有这种强度,铸模型腔在注塑过程中就会变形,从而生产出与所需的不一致的部件。

此外,在模具的部分中布置这些杆是复杂的,因为要在模具中设置另外的元件。例如,可以在模具中设置加热元件或者用于热传递流体的循环通道。那么就会将杆的布置选择成不与这些元件干涉,在注塑过程中支撑该部分的某些区域就会出现问题。

当旨在在模制品上形成互补元件(如螺纹轴或类似物)的互补铸模元件必须在可以将模制品从铸模型腔移除之前与模制品的互补元件分离时也会出现问题。该问题在互补制品的形状不允许模制品仅通过致动脱模装置来脱模时尤其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分离装置来克服前面提到的缺陷,该分离装置提供了更大的布置自由度,同时是小巧的,甚至适用于要被模制的大部件或者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互补铸模元件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互补元件的部件。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类型的分离装置,其中传递装置包括可以相对于彼此且可相对于所述致动装置和分离元件转动的至少两个链节以及容纳所述链节的导向元件,通过所述致动装置使所述链节在所述导向元件中沿着运动路径运动并使所述分离元件运动,所述链节在整个运动路径中被在所述导向元件中导向。

所述传递装置通过选择关于所述第一轴线倾斜的所述第二轴线可以改变分离元件的分离方向。因此,例如,所述分离装置可以包括使所述部件沿着第一轴线脱模的一个脱模杆和形成所述分离元件并且使所述部件沿着第二轴线脱模的另一脱模杆,这样可以使具有复杂形状的部件脱模。所述传递装置还可以使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偏置,即将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一段距离定位而不用扩大使所述分离装置沿着第一轴线运动所需的空间。因此,在形成脱模板的所述分离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模具的该部分中的中空空间的尺寸从而增加模具的该部分的强度并能够使模具该部分经受住高的注塑压力。所述传递装置还可以用于绕开设置在模具部分中的额外元件,这可以根据需要定位所述分离元件而与模具部分的结构无关。所述分离装置还可有利地用在所述分离元件是旨在在模制品上形成互补元件的互补铸模元件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其他特征:

-这些链节彼此完全相同;

-所述传递装置布置成使得所述致动装置沿着所述第一轴线运动给定的距离使得所述分离元件沿着所述第二轴线运动相同的距离;

-所述导向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壁,每个壁在运动路径上延伸;

-这些链节包括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相对的表面分别与所述导向元件的相对的壁在整个运动路径上永久接触,使得在整个运动路径上这些链节被在所述导向元件中导向;

-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彼此基本平行或者彼此形成非零角度;

-所述导向元件包括沿着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轴线延伸的上游段、沿着所述第二轴线延伸的下游段和沿着基本呈直线的和/或曲线的路径在所述上游段与下游段之间延伸的中间段;

-每个链节包括两个链板(flank)和一个铰接销,一个链节的铰接销容纳在另一个链节的两个链板之间并且铰接到所述链板,以便于使所述链节关于彼此转动;

-所述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脱模板和致动杆,所述致动杆其中一端紧固到所述脱模板,所述致动杆的相对端铰接到所述传递装置的链节中的一个;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紧固到所述脱模板的多个致动杆、多个分离元件和将所述多个分离元件连接到所述多个致动杆的多个传递装置;

-所述分离元件是脱模元件,其旨在使模制品脱模到铸模型腔的外部;以及

-所述分离元件是互补铸模元件,其限定了铸模型腔的处于缩回位置中的一部分并且旨在在模制品上形成互补元件,在所述分离元件的分离位置中使所述互补铸模元件与模制品的所述互补元件分离。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每个模具部分包括模制表面并且可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关于彼此运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二模具部分与所述第一模具部分分离,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具部分的模制表面之间限定了具有要被模制的部件的形状的铸模型腔,所述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结合到所述第一模具部分中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元件形成了模具型腔的处于缩回位置中的一部分并且在分离位置中沿着所述第二轴线从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模制表面突出或缩回。

附图说明

在阅读了下面的作为示例并参照附图的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就会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分离装置的第一模具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述装置处于缩回位置中;

图2是图1的模具的第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述分离装置处于分离位置中;

图3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处于不同位置中的图3的分离装置的所述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传递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分离装置的第一模具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述装置处于实线示出的缩回位置中和处于虚线示出的分离位置中;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分离装置的第一模具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述装置处于实线示出的缩回位置中和处于虚线示出的分离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描述了用于生产模制品2的模具1,所述模制品2可以具有适合于模制的任何形状。所述模制品2例如是机动车部件或类似物。

该生产模具1包括可以相对于彼此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部分4和第二部分(为了简化图形未示出),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分离,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靠近以便于限定封闭的铸模型腔。该铸模型腔具有与要被生产的模制品2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是沿着图中示出的打开方向d实现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模制表面6,当第一和第二部分处于关闭位置中时,该模制表面6与第二部分的模制表面一起限定铸模型腔。

该生产模具1例如是布置成以预定压力在铸模型腔中注入塑料材料的注塑模具。为此,该生产模具1包括可以执行和控制该注塑以及部件成型的所有设施,比如用于塑料材料的一个或多个注塑嘴、用于调节铸模型腔温度的设施、用于致动和移动所述生产模具1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设施等等。这些设施是已知的,这里将不再更详细地描述。

该生产模具1包括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布置成便于在已经生产出模制品之后该模制品2的至少一部分与铸模型腔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分离。一旦已经生产出模制品2之后,模具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就运动到打开位置中。然后发现模制品2抵靠在第一部分4的模制表面6上,如图1中所示,该分离装置布置成将模制品2从模制表面6分离,如图2中所示,以便于抓住模制品2以将其从模具移除,或者将互补的铸模元件从成型在模制品上的互补元件上分离,如图7中所示。

现在将描述形成用于将模制品脱模的装置的分离装置,该装置布置成将模制品2从模制表面6分离以便于抓住模制品2以将其从模具移除。

该分离装置包括可以在第一部分4中沿着第一轴线a1在图1中示出的缩回位置与在图2中示出的分离位置之间运动的致动装置8。所述第一轴线a1例如基本与打开方向d平行,使得在分离位置中,在模具的第一部分4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中将模制品2从模制表面6分离。

所述致动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脱模板10,该脱模板10布置成可以沿着第一轴线a1在第一部分4的空间12中平移。在缩回位置中,该脱模板10布置在所述空间12的上游部分14中,即该空间12的离模制表面6最远的部分,在分离位置中或者脱模位置中,所述脱模板10布置在所述空间12的下游部分16中,即该空间12的最靠近所述模制表面6的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致动装置8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脱模杆18,该第一脱模杆18布置成使模制品2沿着第一轴线a1运动。该第一脱模杆18沿着所述第一轴线a1从紧固到脱模板10的端部横穿所述空间12的模具的第一部分4延伸到模制表面6上的自由端20。因此所述第一脱模杆18可以与所述脱模板10一起沿着所述第一轴线a1在缩回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平移,在所述缩回位置中,所述自由端20与模制表面6平齐并且构成该模制表面的一部分,如图1中所示,在所述分离位置中所述自由端20沿着所述第一轴线a1自所述模制表面6突出以便于将模制品2从所述模制表面6分离,如图2中所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以及以已知的方式,所述致动装置8可以包括分布在脱模板10上的多个第一脱模杆18以便于能够将模制品2在其多个位置中脱模。

在缩回位置中脱模板10与所述空间12的下游部分16之间延伸的尺寸h基本等于想要将模制品2从模制表面6沿着第一轴线a1分离的距离。

所述致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致动杆22,该致动杆22沿着与第一轴线a1平行的轴线从紧固到脱模板10的端部延伸到相对端,即致动端24,其连接到传递装置26,传递装置连接到分离元件。在分离装置形成脱模装置的情况下,该分离元件是脱模元件28,如图1-6中所示。

所述脱模元件28沿着不同于第一轴线a1的第二轴线a2延伸。该脱模元件28例如由第二脱模杆30形成,第二脱模杆包括连接到传递装置26的致动端32和在该制动装置8的缩回位置中与模制表面6平齐并且构成该模制表面的一部分的自由端34,如图1中所示,该自由端34沿着第二轴线a2自模制表面6突出以便于沿着该第二轴线a2将模制品2从模制表面6分离,如图2中所示。

该第二轴线a2可以基本平行于第一轴线a1,如图1-4中所示,或者可以关于第一轴线倾斜,即与第一轴线形成非零角度,如图6中所示。

因此,第二脱模元件28分别在经由所述传递装置26使致动装置8处于缩回位置和处于分离位置时可以在缩回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运动,所述传递装置26布置成将致动装置8沿着第一轴线a1的运动转换成脱模元件28沿着第二轴线a2的运动,正如现在将要描述的。

所述传递装置26包括在模具的第一部分4中在所述空间12与所述模制表面6之间沿着适于布置第一部分4的路径延伸的导向元件36,正如后面将要描述的。所述导向元件36例如由在第一部分4中延伸的凹槽或导槽形成并且包括两个相对的壁38,每个壁沿着导向元件36遵循的路径延伸,正如尤其可以在图3和4中看出的。所述导向元件36包括上游段40,该上游段40沿着基本平行于第一轴线a1的轴在空间12附近延伸、在该空间12中露出并至少在分离位置中能够容纳致动杆22的至少一部分,如图2中所示。该导向元件36还包括下游段42,该下游段42沿着第二轴线a2在模制表面6附近延伸、在该模制表面6中露出并至少在缩回位置中能够容纳第二脱模杆30的至少一部分,如图1中所示。该导向元件36在上游段40与下游段42之间包括中间段44,该中间段44沿着适于布置第一部分4的直线和/或曲线路径延伸,正如后面将要描述的。

所述传递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铰接链节46,其中一个铰接到致动装置8,另一个铰接到脱模元件28。因此这些链节46可以关于彼此和关于致动装置8和脱模元件28转动。转动轴线基本彼此平行并且基本垂直于包含第一轴线a1和第二轴线a2的平面。

所述传递装置26的链节46的数量取决于导向元件36遵循的路径并且布置成使得这些链节将致动装置8连接到导向装置28。更特别地,这些链节46将致动杆22的致动端24连接到第二脱模杆30的致动端32。因此,所述传递装置26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链节46,从而包括分别铰接到致动杆22的致动端24和第二脱模杆30的致动端32的两个端链节和铰接到这两个端链节的至少一个中间链节或者彼此连续铰接的多个中间链节,以便于形成在导向元件36中在致动杆22的致动端24与第二脱模杆30的致动端32之间延伸的由链节46构成的链。

所有的链节46是完全相同的,即它们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结构,不管是端链节还是中间链节。

如图5中所示,每个链节46包括两个链板48和铰接销50,一个链节46的铰接销50布置成容纳在另一个相邻链节46的两个链板之间,以便于围绕之前所述的转动轴线铰接。链节之间的转动轴线和紧固例如是通过插入横穿链板48和铰接销50的相对孔52之间的金属块(slug)(未示出)形成。

铰接到致动杆22的致动端24的端链节的铰接销50插入设置在该致动端处的两个链板54之间并与这些链板铰接,如上所述。铰接到第二脱模杆30的致动端32的端链节的两个链板48之间容纳设置在第二脱模杆30的致动端处的铰接销,该铰接销铰接到这两个链板48,如上所述。

这些链节46限定了至少两个相对表面56,例如由在转动轴线的两侧上的任一侧上延伸的链板48的彼此相对表面限定,其尺寸设置成与导向元件36的相对壁38滑动接触,正如尤其可以在图3和4中看出的。这些链板例如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平面内具有基本圆形的截面,使得这些链板在直径上相对的部分构成所述相对表面56。这种形状可以确保在链板48的直径基本等于所述相对壁38之间的距离时与导向元件36的相对壁38接触。此外,所述相对表面56与相对壁38之间的接触表面减小,可以确保所述相对表面56与相对壁38之间的滑动而没有阻挡导向元件36中的链节的风险。根据图5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每个链节46包括与导向元件抵靠的四个滑动表面。

上述链节46的形状作为一个示例给出并且可以是不同的只要其能够使链节46彼此铰接并且所述相对表面允许链节46与导向元件36的相对壁38之间的滑动接触。因此,作为一个示例,每个链节可以仅包括一个链板而不是两个。

因此,这些链节46它们在导向元件36中的所有运动被一起导向。换言之,这些链节46的与导向元件36的相对壁38接触的相对表面56可以保证由链节46构成的链在链节46的整个运动路径上在导向元件36中的永久导向。换言之,所述相对表面56在链节36的整个运动路径上基本与导向元件36的相对壁38永久接触。因此通过在导向元件36中阻挡链节36可以避免对脱模装置的任何阻挡或刮擦风险。

所述链节36与相对壁38之间的滑动可以由用于生产所述相对表面56和/或所述相对壁38的材料或者通过使用润滑剂涂覆这些表面和/或壁来得到优化。

由于所述传递系统26,因此通过在第一轴线a1的方向上致动所述脱模板10所述分离装置可以使脱模装置28沿着第二轴线a2运动,以便于使第二脱模杆30在轴线a2的方向上自所述模制表面6突出。所述传递装置26布置成使得第二脱模杆30沿着第二轴线a2行进的距离基本等于脱模板10在沿着第一轴线a1运动时行进的距离。因此,当脱模板10运动距离h时,可以从缩回位置到达分离位置,第二脱模杆30也运动距离h。结果,如果所述致动装置包括第一脱模杆18,那要确保第一脱模杆18和第二脱模杆30行进的间隔距离相同。

根据图1和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轴线a2平行于第一轴线a1,所述传递装置26用于相对于所述脱模板10偏置所述脱模元件28的位置。该实施方式尤其有利于将大的模制品2脱模而不扩大所述脱模板,从而没有扩大所述空间12。因此,所述模具的第一部分4强度更大,因为所述空间12没有将其弱化,其能够经受住显著的注塑压力。根据该实施方式,所述中间段44的形状包括将其连接到所述上游段40的弯曲部分和将其连接到所述下游段42的弯曲部分以及在这两个弯曲部分之间的直的部分,这可以增加所述板10与所述脱模元件28分离的距离而不增加模具第一部分4的体积。

根据图3和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轴线a2也与所述第一轴线a1平行,所述传递装置26用于绕过(bypass)模具的额外元件58,比如热传递流体或类似物的输送通道。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中间段44的形状和尺寸布置成能够实现这种绕过。根据图3和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间段在所述上游段40与下游段42之间基本是直线的且是倾斜的。

根据图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多个脱模元件28和多个传递装置26,所述传递装置26连接到多个致动杆22,所述致动杆22紧固到所述脱模板。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a1倾斜。该实施方式可以在使用单个脱模板10时将一个或多个具有复杂形状的模制品2脱模。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彼此结合。因此,导向元件36的形状取决于模具的结构和要被生产的模制品2的形状并且可以基于这些参数布置。

因此上述分离装置可以将大的模制品和/或具有复杂形状的模制品脱模而不会弱化模具的第一部分。此外,所述传递装置可以用于使所述分离装置与模具的第一部分的结构适配。通过添加或移除链节36可以容易地修改由链节构成的链,这些链节都是完全相同和可更换的。

现在将描述可以将互补铸模元件从模制品的部件分上分离的分离装置,如图7中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分离元件由可以沿着第二轴线a2运动的互补铸模元件60形成。所述分离装置的其余部分基本与脱模装置的上下文中描述的相同,即其包括致动装置8,该致动装置8可以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二轴线a2的第一轴线a1运动并且通过传递装置26连接到互补铸模元件60,所述传递装置26包括可以在导向元件36中运动的多个完全相同的链节46。因此,将不会再次描述这些分离装置之间类似的元件。

所述互补铸模元件60布置成在其缩回位置中与第一部分4的模制表面6一起形成互补铸模型腔,该互补铸模型腔与限定在第一和第二模具部分之间的铸模型腔流体联通。该互补铸模型腔在该模制品2生产过程中呈现成型在该模制品2上的互补元件62的外形。该互补元件62例如是设置在模制品2背面上的螺纹轴。在这种情况下,该互补铸模元件例如包括在缩回位置中布置在由模制表面6形成的圆柱体中心处的销64,使得互补元件62的形状限定在所述销64的外表面与模制表面6的圆柱体的内壁之间。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轴线a2与由所述模制表面6形成的该圆柱体的轴线和所述销64的轴线平行。根据一个示例,所述第二轴线a2与所述圆柱体的轴线和所述销64的轴线相同。

当时分离装置运动到分离位置中时,所述互补铸模元件60与所述互补元件62分离。因此,在螺纹轴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销64定位在导向元件36的下游段42中来将所述销64从互补元件62移除。

所述致动装置8包括可以在空间68中运动的致动元件66,所述导向元件36的上游段40在所述空间68中露出。应该注意的是根据该实施方式,致动元件66运动所沿的所述第一轴线a1可以与模制品的脱模方向不同。因此,所述空间68和所述致动元件66可以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4的一部分中,这对于致动元件66的致动设施的体积和/或布置是有利的。根据图7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空间68因此设置在第一部分4的一侧上,所述第一轴线a1基本垂直于模具的打开方向。

所述分离装置可以用于绕过模具的额外元件和/或以允许互补铸模元件60沿着不同于第一轴线a1的方向运动。因此,根据图7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a1倾斜。

以与脱模装置相同的方式,所述致动装置8可以用于使多个互补铸模元件沿着多个不同的第二轴线a2运动。

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离装置的模具还可以包括传统的脱模装置70或如上所述的脱模装置。

现在将描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的操作。

为了生产模制品2,将第一和第二模具部分放置在关闭位置中并将所述分离装置放置在缩回位置中。从而形成铸模型腔和互补铸模型腔并且可以使用其互补元件62制造物品2。

一旦已经生产出物品2,使第一和第二模具部分朝向打开位置运动并且通过使所述致动装置8沿着第一轴线a1运动而使分离装置运动到分离位置。该运动使互补铸模元件62沿着第二轴线a2朝向其分离位置运动,在分离位置中所述互补铸模元件62与互补元件64分离。然后可以使用脱模装置70来将模制品2从模制表面6分离而没有破坏互补元件64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