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46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



背景技术:

bmc注塑机主要应用于热固性材料bmc的注塑成型加工,现有bmc注塑机的压料结构是设置在压料仓上方,压料结构包括压料油缸及活塞推杆,压料油缸设置在压料仓的正上方,活塞推杆上端与压料油缸连接,活塞推杆下端延伸至压料仓内,液压泵启动后压料油缸里的液压油推动活塞推杆向下运动实现压料动作。这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压料油缸直接连接在压料仓上方,同时还需要预留活塞推杆上下运动的行程,在竖直方向占用的空间很大,设备重心高,压料过程油缸运动不平稳,安装、维护不方便;2、压料油缸直接连接在压料仓上方,压料油缸渗漏的液压油会直接向下流进入压料仓中,容易污染压料仓内的热固性材料bmc。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心低、工作平稳、杜绝液压油泄漏污染料斗原料、操作及维修均较方便的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包括注射底座、加料油马达、注射座、轴承座、注射油缸、压料仓、压料油缸部件及塑化部件,所述压料油缸部件包括压料油缸ⅰ、活塞推杆ⅰ、压料油缸ⅱ、活塞推杆ⅱ、压料活塞、油缸连接板、固定底板,压料仓设置在注射座上方,且压料仓下端的出料口与注射座上端的加料口连接,固定底板与注射座上端连接,压料油缸ⅰ和压料油缸ⅱ分别连接在固定底板上,且压料油缸ⅰ和压料油缸ⅱ分别设置在压料仓的两侧,活塞推杆ⅰ下端与压料油缸ⅰ连接,活塞推杆ⅱ下端与压料油缸ⅱ连接,油缸连接板两端分别与活塞推杆ⅰ、活塞推杆ⅱ的上端连接,压料活塞的下端延伸至压料仓中,压料活塞的上端与油缸连接板中部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压料油缸ⅰ和压料油缸ⅱ对称设置在压料仓的两侧。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油缸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筒,油缸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套筒与活塞推杆ⅰ、活塞推杆ⅱ的上端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轴承座和注射座并排固定在注射底座上表面,加料油马达与轴承座的中部连接,塑化部件与注射座一侧连接,加料油马达驱动塑化部件的螺杆转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塑化部件包括机筒、螺杆、冷却水套、机筒头、射嘴,螺杆设置在机筒内侧,冷却水套套在机筒的外表面,机筒后端与注射座固定连接,机筒前端与机筒头后端连接,射嘴后端与机筒头前端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压料仓下侧为口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压料仓下端的出料口和注射座上端的加料口均为圆形,压料仓下端的圆形出料口上侧与锥形结构下端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压料仓外壁设置有环绕在压料仓外壁的环形冷却水腔。

本发明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两个设置在压料仓两侧的液压油缸一起压料的双缸压料结构,压料结构具有重心低,工作平稳,占用空间小,安装和维修方便,可避免单缸压料结构液压油泄漏导致料斗内原料被污染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料油缸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塑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注射底座,2-加料油马达,3-轴承座,4-注射油缸,5-推料油缸,6-加料仓,7-压料油缸部件,71-油缸连接板,72-压料活塞,73-活塞推杆ⅰ,74-压料油缸ⅰ,75-压料仓,76-固定底板,77-压料油缸ⅱ,78-活塞推杆ⅱ,79-套筒,8-塑化部件,81-机筒,82-螺杆,83-冷却水套,84-机筒头,85-射嘴,9-注射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包括注射底座1、加料油马达2、注射座9、轴承座3、注射油缸4、压料仓75、压料油缸部件7及塑化部件8。轴承座3和注射座9并排固定在注射底座1上表面,加料油马达2与轴承座3的中部连接,塑化部件8与注射座9一侧连接,加料油马达2驱动塑化部件8的螺杆82转动。

所述压料油缸部件7包括压料油缸ⅰ74、活塞推杆ⅰ73、压料油缸ⅱ77、活塞推杆ⅱ78、压料活塞72、油缸连接板71、固定底板76,压料仓75设置在注射座9上方,且压料仓75下端的出料口与注射座9上端的加料口连接,压料仓75下侧为口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压料仓75下端的出料口和注射座9上端的加料口均为圆形,压料仓75下端的圆形出料口上侧与锥形结构下端连接。压料活塞72下端也设置为锥形结构。压料仓75一侧上端设置有加料仓6及推料油缸5,料由加料仓6进入压料仓75,推料油缸5的推杆将料从加料仓6推入压料仓75中。固定底板76与注射座9上端连接,压料油缸ⅰ74和压料油缸ⅱ77分别连接在固定底板76上,且压料油缸ⅰ74和压料油缸ⅱ77分别设置在压料仓75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压料油缸ⅰ74和压料油缸ⅱ77对称设置在压料仓75的两侧。压料仓75外壁设置有环绕在压料仓75外壁的环形冷却水腔。

其中活塞推杆ⅰ73下端与压料油缸ⅰ74连接,活塞推杆ⅱ78下端与压料油缸ⅱ77连接,油缸连接板71两端分别与活塞推杆ⅰ73、活塞推杆ⅱ78的上端连接,压料活塞72的下端延伸至压料仓75中,压料活塞72的上端与油缸连接板71中部连接。油缸连接板71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筒79,油缸连接板71两端分别通过套筒79与活塞推杆ⅰ73、活塞推杆ⅱ78的上端连接。

塑化部件8包括机筒81、螺杆82、冷却水套83、机筒头84、射嘴85,螺杆82设置在机筒内侧,冷却水套83套在机筒的外表面,机筒后端与注射座9固定连接,机筒前端与机筒头84后端连接,射嘴85后端与机筒头84前端连接。机筒81和射嘴85上分别设计有冷却水孔。

加料时,压料油缸ⅰ74的活塞推杆ⅰ73和压料油缸ⅱ77的活塞推杆ⅱ78分别向下压,带动压料活塞72向下压,将压料斗内bmc原料压紧至螺杆82下料口,通过螺杆82旋转,将从料口落入螺杆82螺槽中的物料连续地向前,通过料筒上冷却水作用,避免把螺杆82剪切热量传递给螺槽中的物料,bmc原料在外冷却和螺杆82旋转作用下,并经过螺杆82各功能段的塑化历程,达到塑化和熔融,并产生背压,推动螺杆82后移完成熔料的计量,在注射时,螺杆82起柱塞的作用,在注射油缸4作用下,迅速前移,将储料室中的熔体通过射嘴85注入模具,经过模具加热,bmc原料发生固化,经冷却定型后生成产品。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BMC注塑机双缸立式压料结构,涉及注塑机领域,包括注射底座、加料油马达、注射座、轴承座、注射油缸、压料仓、压料油缸部件及塑化部件,压料油缸部件包括压料油缸Ⅰ、活塞推杆Ⅰ、压料油缸Ⅱ、活塞推杆Ⅱ、压料活塞、油缸连接板、固定底板,压料仓设置在注射座上方,且压料仓的出料口与注射座的加料口连接,固定底板与注射座上端连接,压料油缸Ⅰ和压料油缸Ⅱ分别设置在压料仓的两侧且安装在固定底板上,活塞推杆ⅠⅡ下端与压料油缸ⅠⅡ连接,油缸连接板两端分别与活塞推杆ⅠⅡ的上端连接,压料活塞的下端延伸至压料仓中,压料活塞的上端与油缸连接板中部连接。本发明具有重心低、工作平稳、杜绝液压油泄漏污染原料、操作及维修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峻;丁建华;韦浪舟;许海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开宇塑胶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1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