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0939发布日期:2018-08-28 23:3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当需要将一个主体部件和封装部件组合在一起时,人们常常利用旋铆机将它们铆接在一起,例如,用于汽车上的橡胶支撑,其主体部件是个圆柱形的壳体,并在壳体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凸缘,而封装部件则由一个圆柱体状的橡胶件以及圆盘形的封盖组成。为了增加旋铆机的功能,并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旋铆效率,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自动旋铆机。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智能气动旋铆机”,申请公布日为2011年3月30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1992254a,该旋铆机带有人机界面显示触摸屏,并利用plc控制模块对多项工作参数进行控制。然而,目前旋铆的工序总体仍然采用人工流水方式,当需要旋铆封装上述橡胶支撑时,先由操作人员将橡胶件放入壳体内,然后将封盖放在壳体上,并用压力装置将封盖压入壳体内,再移动到旋铆工位用旋铆机将封盖铆接固定,最后移动到检测包装工位检测并包装。整个组装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人员需求及工序周转较多,不利于过程质量控制。同时,为了避免在旋铆机转动还没停止时操作员的误操作,一般采用增加双手同时按下按钮开关启动、等转动惯性停止后上料及取出等安全措施,从而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用于自动组装零部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自动组装机”,授权公告号cn100372085c,授权公告日2008年2月27日,其可用以结合一具有第一结合部的第一装置、以及一具有第二结合部的第二装置,包括一工作台供置放第一装置及支撑第二装置于该第一装置上方;一介质供应装置供应一介质至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的界面;一下压装置,推压第二装置至第一装置,以使第二装置的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于第一装置的第一结合部。另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自动组装设备”,申请公布号cn102161385a,申请公布日为2011年8月24日,其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组装台、第一震动盘、第二震动盘、第一推压杆、第二推压杆以及夹持杆,所述组装台具有组装轴线,所述第一震动盘和第二震动盘分别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用于放置和输送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出口端均位于组装轴线上,夹持杆位于组装台组装轴线的两侧用于夹持固定第一零件,第一推压杆和第二推压杆沿组装轴线相对设置用于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沿所述组装轴线方向分别推压到组装台以完成组装。上述自动组装装置可将两个部件做简单的单工序结合,却并不适合对前述橡胶支撑一类构件进行的多工序的铆接组装。

当然,也有一些用于多工位、多工序组装的自动组装设备,但各工位之间通常是平面移动,因而其占用空间大,且用于部件平移的机构一般需采用机械手一类复杂的机构和装置,因此其制造与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装置,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进料输送带和出料输送带,定位盘通过转轴安装于旋铆机工作台上的,转轴和进料输送带分别通过步进式电机驱动,定位盘的盘面上沿周向均布三个工位,工位呈半包围式,朝向定位盘圆心一侧设有圆弧形的限位靠山,朝向定位盘圆周一侧设可开合的圆弧形的抱臂,抱臂成对开口相对设置,分别通过带齿轮销轴销接于限位靠山的两自由端,抱臂对应带齿轮销轴的齿轮部的内弧形面上设有与齿轮部适配的啮合齿槽,带齿轮销轴由电机控制正转或反转,工位的底面设有置物槽,限位靠山的中部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有电磁铁片,电磁铁片的形状与弧形凹槽的形状相适配,电磁铁片通过伸缩杆的控制伸出或缩进弧形凹槽内,电磁铁片与电源连接,置物槽等直径连通至定位盘的圆周边缘,三个工位按所在位置沿顺时针依次为:进料工位、旋铆工位和出料工位,旋铆工位对应旋铆机的旋压头的正下方,进料输送带与进料工位衔接,出料输送带与出料工位衔接;

步骤二、进料输送带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至进料工位,进料工位的抱臂此时为张开状态,限位靠山内的电磁铁片通电,且由伸缩杆伸出,吸住工件后,伸缩杆收缩,电磁铁片将工件拖至置物槽上;

步骤三、步进电机驱动定位盘旋转,将载有工件的进料工位转至旋铆工位,在定位盘旋转过程中,带齿轮销轴转动,使两个抱臂夹紧工件;

步骤四、旋转至旋铆工位的工件已经被夹紧,旋铆机的旋压头可直接对工件进行旋铆,此时进料工位上载入新的待加工工件;

步骤五、完成旋铆后,步进电机驱动定位盘旋转,将载于旋铆工位上的工件转至出料工位,旋转过程中,带齿轮销轴转动,使两个抱臂松开工件,出料工位对应出料输送带时,电磁铁片断电,且由伸缩杆伸出,将加工好的工件推至出料输送带上;

步骤六、空出的出料工位再转至进料工位,接工件循环工作。

进料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其低端与进料工位的置物槽齐平,出料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其高端与出料工位的置物槽齐平。

进料输送带水平设置,其输出端与高于进料工位的置物槽1-2mm,出料输送带水平设置,其输入端低于出料工位的置物槽1-2mm。

抱臂夹持工件的夹持面上设有增摩结构。

增摩结构为橡胶垫或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进料输送带与进料工位配合,可以完成自动上料,旋铆工位的抱臂与限位靠山配合可以将工件固定住,便于旋铆,旋铆完成后,出料工位与出料输送带相配合,可以完成自动卸料,大大提搞了旋铆的工作效率,而且结构简单,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盘,2-进料输送带,3-出料输送带,4-进料工位,5-旋铆工位,6-出料工位,7-限位靠山,8-抱臂,9-电磁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中包括以下特征:定位盘1、进料输送带2、出料输送带3、进料工位4、旋铆工位5、出料工位6、限位靠山7、抱臂8和电磁铁片9。

如图1所示,一种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装置,旋铆机盘式自动上卸料及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进料输送带和出料输送带,定位盘通过转轴安装于旋铆机工作台上的,转轴和进料输送带分别通过步进式电机驱动,定位盘的盘面上沿周向均布三个工位,工位呈半包围式,朝向定位盘圆心一侧设有圆弧形的限位靠山,朝向定位盘圆周一侧设可开合的圆弧形的抱臂,抱臂成对开口相对设置,分别通过带齿轮销轴销接于限位靠山的两自由端,抱臂对应带齿轮销轴的齿轮部的内弧形面上设有与齿轮部适配的啮合齿槽,带齿轮销轴由电机控制正转或反转,工位的底面设有置物槽,限位靠山的中部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有电磁铁片,电磁铁片的形状与弧形凹槽的形状相适配,电磁铁片通过伸缩杆的控制伸出或缩进弧形凹槽内,电磁铁片与电源连接,置物槽等直径连通至定位盘的圆周边缘,三个工位按所在位置沿顺时针依次为:进料工位、旋铆工位和出料工位,旋铆工位对应旋铆机的旋压头的正下方,进料输送带与进料工位衔接,出料输送带与出料工位衔接;

步骤二、进料输送带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至进料工位,进料工位的抱臂此时为张开状态,限位靠山内的电磁铁片通电,且由伸缩杆伸出,吸住工件后,伸缩杆收缩,电磁铁片将工件拖至置物槽上;

步骤三、步进电机驱动定位盘旋转,将载有工件的进料工位转至旋铆工位,在定位盘旋转过程中,带齿轮销轴转动,使两个抱臂夹紧工件;

步骤四、旋转至旋铆工位的工件已经被夹紧,旋铆机的旋压头可直接对工件进行旋铆,此时进料工位上载入新的待加工工件;

步骤五、完成旋铆后,步进电机驱动定位盘旋转,将载于旋铆工位上的工件转至出料工位,旋转过程中,带齿轮销轴转动,使两个抱臂松开工件,出料工位对应出料输送带时,电磁铁片断电,且由伸缩杆伸出,将加工好的工件推至出料输送带上;

步骤六、空出的出料工位再转至进料工位,接工件循环工作。

进料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其低端与进料工位的置物槽齐平,出料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其高端与出料工位的置物槽齐平。

进料输送带水平设置,其输出端与高于进料工位的置物槽1-2mm,出料输送带水平设置,其输入端低于出料工位的置物槽1-2mm。

抱臂夹持工件的夹持面上设有增摩结构。

增摩结构为橡胶垫或齿槽。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