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6927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前壁板隔音垫是由重涂层和PU发泡料经过高压发泡机模压发泡而成,由于重涂层和PU料表面都是极性的,因此在65度左右的温度可以很好的粘结在一起,但是产生的废料(PU+EVA重涂层)却无法回收,处理时也是通过焚烧等手段,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的浪费;另外,根据生产工艺需要,EVA材料的一侧面贴附有无纺布层(R103地毯,主要是在50~60度通过无纺布将EVA重涂层和棉毡进行粘合在一起),这种原材料也是没办法进行二次使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EVA边角料无法回收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包括切板、切刀机构、搓揉机构以及排出管道;所述搓揉机构的上部为进料斗,其下部为连接于进料斗下端的直桶,所述直桶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横向延伸的搓揉钉,所述直桶的底壁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柱并且转动柱的低端连接有位于直桶下方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壁同样横向设置有搓揉钉,并且直桶内壁的搓揉钉与所述转动柱外侧壁的搓揉钉纵向错开设置;所述直桶侧壁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排出管道倾斜连接于所述开口处,并且所述排出管道的侧壁中部设置有两个输出孔,所述两个输出孔分别连接有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并且所述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分别连接一风机的输入端口,从而在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内部形成负压并且第一输出管内的负压小于所述第二输出管内的负压;所述搓揉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切板平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切板的一侧边缘铰接于所述进料斗的边缘;所述支架中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切板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从而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时所述切板沿所述进料斗的边沿进行翻转;所述切刀机构置于所述切板的上方,具体包括压块、网格状刀具以及纵向设置于所述切板上方的第二气缸,所述压块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网格状沟槽,网格状沟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网格状刀具的高度,并且压块的上侧面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网格状刀具可纵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网格状沟槽内,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并且穿过所述压块的通孔与所述网格状刀具的中心固定连接。

所述的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边沿高于直桶底壁边沿,即所述直桶的底壁呈中部隆起状。

所述的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搓揉钉的主体呈柱状并且其外壁设置若干凸点。

所述的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输出管道上的设置有两个与所述两个输出孔分别相对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内分别填充有金属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切刀机构将EVA边角料切碎成一定大小的EVA颗粒,继而经过搓揉机构的作用使得无纺布以及发泡材料自EVA颗粒上分离,继而在不同负压的作用下被各自收集使得各种材料能够便于后续使用,避免了焚烧处理带来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切刀机构下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块以及网格状刀具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切刀结构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在切刀机构上抬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该EVA材料无纺布去除装置,包括切板1、切刀机构2、搓揉机构3以及排出管道4;搓揉机构3的上部为进料斗31,其下部为连接于进料斗下端的直桶32,直桶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横向延伸的搓揉钉33,直桶的底壁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柱34并且转动柱的低端连接有位于直桶下方的驱动电机35,转动柱的外侧壁同样横向设置有搓揉钉33,并且直桶内壁的搓揉钉与转动柱外侧壁的搓揉钉纵向错开设置;直桶侧壁底部设置有开口36,排出管道4倾斜连接于开口处,并且排出管道的侧壁中部设置有两个输出孔41,两个输出孔分别连接有第一输出管5、第二输出管6;并且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分别连接一风机(图中未画出)的输入端口,从而在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内部形成负压并且第一输出管内的负压小于第二输出管内的负压;搓揉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支架7,切板1平置于支架7上并且切板1的一侧边缘铰接于进料斗31的边缘;支架7中部设置有第一气缸8,切板1的底部设置有滑槽11,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的端部滑动设置于滑槽11内,从而第一气缸8伸缩时切板沿进料斗的边沿进行翻转;如图2及图3所示,切刀机构2置于切板的上方,具体包括压块21、网格状刀具22以及纵向设置于切板上方的第二气缸23,压块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网格状沟槽,网格状沟槽的深度大于网格状刀具的高度,并且压块的上侧面中心设置有通孔,网格状刀具22可纵向移动地设置于网格状沟槽内,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并且穿过压块的通孔与网格状刀具的中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如图4所示,上抬压块以及网格状刀具,此时将EVA边角料平铺至切板上,继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行,过程网格状刀具位于压块内网格状沟槽的底部即上部;直至压块抵触于EVA边角料上将EVA边角料压紧,随着第二气缸继续下压,网格状刀具开始在网格状沟槽内向下移动,继而开始切割EVA边角料,切割完成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开始上行,网格状刀具首先相对于网格状沟槽上行,压块在初始状态保持静止,此时网格状沟槽的侧壁将贴附于刀口上的物料下压使得该部分物料完全脱离刀口,随着第二气缸继续上行,压块完全脱离切板;此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行,使得切板发生翻转,将其上的EVA颗粒倾倒入进料斗内,此时转动柱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保持转动,自进料斗落入直桶内的EVA颗粒在搓揉钉的作用下分离出无纺布碎片以及发泡料,并且无纺布碎片以及发泡料自直桶底部的开口进入输出管道,由于无纺布碎片的受风面大于发泡料并且质量相对发泡料颗粒较轻,因此在输出管道中下滑时,较轻的无纺布碎片在经过第一输出管对应的输出孔时被吸出;而发泡料颗粒在经过第二输出管对应的输出孔时被吸出;最终的残余料自输出管道的端部排出。

安装孔的边沿高于直桶底壁边沿,即直桶的底壁呈中部隆起状。从而便于经过搓揉的物料自开口36处排出进入排出管道。

搓揉钉的主体呈柱状并且其外壁设置若干凸点。从而增强搓揉钉对物料的搓揉效果。

输出管道上的设置有两个与两个输出孔分别相对的进风孔,进风孔内分别填充有金属网9,从而避免了第一输出管与第二输出管之间的负压产生干涉,并且有利于无纺布碎片以及发泡料颗粒自第一输出管与第二输出管中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