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834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泡成型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发泡成型机是将原料放入模具中,再将模具压紧加热,模具加热的方式分为机器压板电热和模具内部通蒸汽加热两种方式,当原料在模具内高温发泡后,再将模具淋冷水或模具通冷水使产品快速定型,这种工艺浪费能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所述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包括整机架台、机座装配、前操作台架台、后操作台架台、前操作台装配、后操作台装配、平开模装配、模具装配;其中,整机架台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机座装配,机座装配包括上合模部分和下合模部分,上合模部分和下合模部分中间由合模中板将两部分分开,上合模部分、合模中板、下合模部分从上到下依次在合模左侧板和合模右侧板之间,在合模右侧板上设置有上辅助气缸和下辅助气缸;

在机座装配的底端向左安装有前操作台架台,前操作台架台上安装有前操作台装配,前操作台装配包括前操作台,前操作台的底部具有用于使前操作台作升降运动的前升降油缸和用于保持前操作台整体稳定性的前滑杆,前操作台的中间对称设有实现前托模板定位销上下移动的装配有气缸的前托模板定位销,前操作台左后侧具有前摆线马达;

在机座装配的底端向右安装有后操作台架台,后操作台架台上安装有后操作台装配,后操作台装配包括后操作台,后操作台底部具有用于使后操作台作升降运动的后升降油缸和用于保持后操作台整体稳定性的后滑杆,后操作台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实现后托模板定位销上下移动的装配有气缸的后托模板定位销,后操作台的中间具有后摆线马达;

模具装配通过平开模装配固定在前操作台装配上,平开模装配固定在前操作台装配的两侧,模具装配包括模具托板、模具下板、模具上板、模具边条、开模轴;其中,模具下板固定安装在模具托板上,模具下板的上面与模具上板贴合放置,在模具上板的两侧具有模具边条,两侧的模具边条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开模轴;平开模装配包括开模固定板、开模板、开模升降油缸、开模滑杆;其中,开模板的内侧贴合放置在模具托板上并且卡在开模轴下,开模板的外侧通过开模升降油缸和开模滑杆与开模固定板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合模中板安装在合模左侧板和合模右侧板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合模部分包括上定模、上动模、上合模油缸、合模上板,上定模固定安装在合模中板的上面,上定模上方对应设有上动模,上动模上置有上合模油缸,上合模油缸通过合模上板固定安装在合模左侧板和合模右侧板的顶端,下合模部分包括下定模、下动模、下合模油缸、下合模油缸固定座,下定模下方对应设有下动模,下动模下置有下合模油缸,下合模油缸通过下合模油缸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合模左侧板和合模右侧板的底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前升降油缸设置在前操作台底部的中间位置,前升降油缸的四周设有四个前滑杆,在前操作台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对称的两个滑道,所述滑道内具有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和齿轮配合前摆线马达实现模具做前后的平行移动,两个所述滑道的左侧分别设有前托模板定位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后升降油缸设置在后操作台底部的中间位置,后升降油缸的四周设有四个后滑杆,在后操作台顶部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滑道,所述滑道内具有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和齿轮配合后摆线马达实现模具做前后的平行移动,两个所述滑道的左侧分别设有后托模板定位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平开模装配的两个开模滑杆对称地固定连接在开模固定板的上,开模滑杆的一端向下延伸并固定在前操作台架台上,开模滑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开模板,开模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模升降油缸,开模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穿过开模固定板并向上固定安装在开模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模具托板的右侧中间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前连接部,前连接部上具有用于与前托模板定位销连接的两个孔,模具托板的左侧两端向外突出形成两个后连接部,每个后连接部上具有用于与前托模板定位销连接的一个孔。

本实用新型用于发泡二次成型,上合模部分为热成型,下合模部分为冷定型;热成型分为热煤和蒸汽加热两种方式,加热方式采用上下模板热煤油加热,蒸汽加热方式是由固定在合模侧板上辅助油缸将进蒸汽管通入模具来实现。下模冷定型是合模由侧板上的辅助缸将进冷水管通入模具来完成。上合模部分与下合模部是分开由两支油缸来合模夹紧,互不影响。当原料放入模具后,由前操作台升到上合模部分,通入蒸汽热定型,然后由后操作台从后面将模具拉出,降到下合模位,将模具拉入下合模位,通入冷水冷定型,二次成型后,再由前操作台降模具拉出,取出成品,在放入原料加工,以此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座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操作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操作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开模装配与模具装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包括整机架台1、机座装配2、前操作台架台3、后操作台架台4、前操作台装配5、后操作台装配6、平开模装配7、模具装配8;其中,整机架台1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机座装配2,请参看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座装配的结构示意图,机座装配2包括上合模部分21和下合模部分22,上合模部分21和下合模部分22中间由合模中板23将两部分分开,上合模部分21、合模中板23、下合模部分22从上到下依次在合模左侧板24和合模右侧板25之间,在合模右侧板25上设置有上辅助气缸26和下辅助气缸27;在机座装配2的底端向左安装有前操作台架台3,前操作台架台,3上安装有前操作台装配5,优选地,合模中板23安装在合模左侧板24和合模右侧板25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合模部分21包括上定模211、上动模212、上合模油缸213、合模上板214,上定模211 固定安装在合模中板23的上面,上定模211上方对应设有上动模212,上动模212上置有上合模油缸213,上合模油缸213通过合模上板214 固定安装在合模左侧板24和合模右侧板25的顶端,下合模部分22 包括下定模221、下动模222、下合模油缸223、下合模油缸固定座 224,下定模221下方对应设有下动模222,下动模222下置有下合模油缸223,下合模油缸223通过下合模油缸固定座224固定安装在合模左侧板24和合模右侧板25的底端。

请参看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操作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前操作台装配5包括前操作台51,前操作台51的底部具有用于使前操作台51作升降运动的前升降油缸52和用于保持前操作台51整体稳定性的前滑杆53,前操作台51的中间对称设有实现前托模板定位销54上下移动的装配有气缸的前托模板定位销54,前操作台51左后侧具有前摆线马达55;在机座装配2的底端向右安装有后操作台架台4,后操作台架台4上安装有后操作台装配6,优选地,前升降油缸52设置在前操作台51底部的中间位置,前升降油缸52的四周设有四个前滑杆53,在前操作台5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对称的两个滑道,所述滑道内具有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和齿轮配合前摆线马达 55实现模具做前后的平行移动,两个所述滑道的左侧分别设有前托模板定位销54。

请参看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操作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后操作台装配6包括后操作台61,后操作台61底部具有用于使后操作台61作升降运动的后升降油缸62和用于保持后操作台61整体稳定性的后滑杆63,后操作台61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实现后托模板定位销64上下移动的装配有气缸的后托模板定位销64,后操作台61 的中间具有后摆线马达65;优选地,后升降油缸62设置在后操作台 61底部的中间位置,后升降油缸62的四周设有四个后滑杆63,在后操作台61顶部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滑道,所述滑道内具有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和齿轮配合后摆线马达65实现模具做前后的平行移动,两个所述滑道的左侧分别设有后托模板定位销64。

模具装配8通过平开模装配7固定在前操作台装配5上,平开模装配7固定在前操作台装配5的两侧,请参看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开模装配与模具装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模具装配8包括模具托板81、模具下板82、模具上板83、模具边条84、开模轴85;其中,模具下板82固定安装在模具托板81上,模具下板82的上面与模具上板83贴合放置,在模具上板83的两侧具有模具边条84,两侧的模具边条84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开模轴85,托模板前后都设计有对定位销的孔,用于模具的前拉和后退,模具上置有开模轴,对应平开模装配开模板,用于打开模具;平开模装配7包括开模固定板71、开模板72、开模升降油缸73、开模滑杆74;其中,开模板72的内侧贴合放置在模具托板81上并且卡在开模轴85下,开模板72的外侧通过开模升降油缸73和开模滑杆74与开模固定板71连接,平开模整体固定在操作台的侧面,开模板固定在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上,同时配两根滑杆,保持稳定,活塞杆上升时,即可打开上模,优选地,平开模装配7的两个开模滑杆74对称地固定连接在开模固定板71的上,开模滑杆74的一端向下延伸并固定在前操作台架台3上,开模滑杆74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开模板72,开模固定板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模升降油缸73,开模升降油缸73的活塞杆穿过开模固定板71并向上固定安装在开模板72上,模具托板81的右侧中间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前连接部811,前连接部811上具有用于与前托模板定位销54连接的两个孔,模具托板81的左侧两端向外突出形成两个后连接部812,每个后连接部812上具有用于与前托模板定位销54连接的一个孔。

本实用新型机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热板,下层为冷板,前后分别为自动托模机械手,前后各放一块模具。当前面的模具在上层加热的同时,后面的模具也在下层冷却,冷热成型完成以后,合模机构打开,后操作台自动将模具拉出,降低到下层,推入到冷板位,同时前操作台将原冷板位的模具拉出,取出成品。放入原料,再将模具升高,推入到热板位加热,冷热成型后,下层冷板位的模具从前面拉出,取出成品,放入原料,上层的模具从后面拉出,降低到底层,置入冷板位,如此循环。由此可见,不管是上层加热位是采用热板加热或模具通入蒸汽加热,上合模位始终有温度,能使模具快速达到所需温度;下层冷却位无论是采用淋水或是模具通冷水的方式冷却,冷板也始终是冷的,能快速降到所需温度,这样就能达到降低耗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产量的目的,特别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优势。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