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9686阅读:1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底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机底板,特别是一种模型成型后取模容易的3D打印机底板,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类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其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高能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陶瓷粉末、塑料及细胞组织等材料进行逐层堆积粘结成型的制造方法。目前,在3D打印技术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被称为熔融堆积成型,即FDM方式,其主要是将热塑性高分子线材输送到高温打印头,将线材融化并连续挤出熔融高分子,并在精确定位下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构建三件形体。最终成型的形体都粘结在3D打印机的底座上,而底座则通过螺栓与机架连接,由于最终的形体是融化后粘结在底座上,在打印完成拆卸模型时,难度非常大,操作人员需要使用非常大的力才能将模型从底座上撬下,这种操作方式极易损坏底座,使得底座的平面度误差变大,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机底板,模型成型后取模容易,3D打印机受力小,不会影响到打印机整机的精度,且底板磨损后更换容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打印机底板,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可导热的底座和可导热的可动底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吸附可动底板的电磁铁,凹槽上还开设有用于电磁铁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电磁铁穿线孔,所述可动底板通过电磁铁被吸附在底座上,所述电磁铁的高度低于底座与可动底板接触的平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底板,最终3D打印模型将在可动底板成型。可动底板与底座应具有较好的贴合性,则底座产生的热量能较好的传导至可动底板。可动底板放置在底座上,电磁铁通电,产生吸附力,将可动底板吸附,可动底板上粘贴美纹纸等打印辅助设备后,完成3D打印机喷头执行找平操作后,进行打印。当打印完成,电磁铁失电,吸附力小时,可轻易将可动底板取下,打印机机架及底座受力较小。将粘有打印模型的可动底板放置于专用的加热平台,待打印材料软化后,将打印打印模型剥落,完成一次打印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底板,所述凹槽上还开设电磁铁连接螺钉孔,电磁铁通过螺纹与连接螺钉配合固定连接在凹槽内。采用此方式能够解决电磁铁效果不佳的问题,及时维护和更替。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的高度低于底座与可动底板接触的平面高度0.1mm-2mm。该高度不会影响磁力效果,保证可动底板平面不会出现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底板,所述底座采用铝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可动底板采用铁磁性物质制成。采用此方式底座和可动底板的导热性能较好,并且可动底板能够较好的被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3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上。采用三点定面的问题,避免可动底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呈规则多边形或圆形。有利于加工并且利于装置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底板,所述底座与可动底座接触的面和可动底座的上下两个平面为光滑面,平面公差不超过0.1mm。该方式有利于可动底板与底座应具有较好的贴合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采用冲压成型。该方式生产出来的精度更好,有利于打印机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可拆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该方式有利于更换底座,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底板,所述电磁铁与凹槽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避免电磁铁手底座温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对3D打印机原热床进行优化设计,在热床上通过冲压作业,加工了圆柱形凹槽,凹槽中防止电磁铁,并预先留有螺钉孔与走线孔,制作完成新的底座,在底座上所安装电磁体上表面略低于热床上表面,即不影响热床上表面的平面度;

2、打印完成后,电磁铁失电,取下可动底板,将可动底板放置在专用的加热平台,待打印材料软化后,将打印打印模型剥落,完成一次打印过程,在取模过程中,打印机不会受力,从而保证了打印机精度的长期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底板解决了传统3D打印机模型难以取下的问题,采用可分离的方式使取模更加方便,避免用力取模时造成底板划伤,从而提高3D打印机的加工精度,也解决了长期使用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101-电磁铁连接螺钉孔、102-电磁铁穿线孔、103-凹槽、2-电磁铁、3-可动底板、4-连接螺钉、5-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3D打印机底板,如图1及图3所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可导热的底座1和可导热的可动底板3,底座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03,凹槽103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吸附可动底板的电磁铁2,凹槽103上还开设有用于电磁铁2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电磁铁穿线孔102,可动底板3通过电磁铁2被吸附在底座1上,电磁铁2的高度低于底座3与可动底板3接触的平面高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最终3D打印模型将在可动底板3成型。可动底板3与底座1应具有较好的贴合性,及二者接触表面平面度公差较高,贴合性好,则底座1产生的热量能较好的传导至可动底板3。可动底板3放置在底座1上,电磁铁2通电,产生吸附力,将可动底板3吸附,可动底板3上粘贴美纹纸等打印辅助设备后,完成3D打印机喷头执行找平操作后,进行打印。当打印完成,电磁铁2失电,吸附力小时,可轻易将可动底板3取下,打印机机架及底座2受力较小。将粘有打印模型的可动底板3放置于专用的加热平台,待打印材料软化后,将打印打印模型剥落,完成一次打印过程。

为了避免电磁铁2出现抖动或者在取下可动底板3时不受影响,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凹槽103上还开设电磁铁连接螺钉孔102,电磁铁2通过螺纹与连接螺钉4配合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即:连接螺钉4具有外螺纹,电磁铁2上设置有相应的内螺纹。

将电磁铁2的高度设计为低于底座3与可动底板3接触的平面高度是为了使底座1和可动底板3更好地贴合,提高贴合性,但是又不能影响磁力,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磁铁2的高度低于底座3与可动底板3接触的平面高度0.1mm-2mm。当然,有时不方便加工,采用高度差为1mm。制造条件好,可以制造例如0.2mm、0.4mm或者0.5mm等。

在上述的设计基础上,将底座1与可动底板3的材质进行进一步设计,具体的,底座1采用铝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可动底板3采用铁磁性物质制成。当然,一般情况下都采用不锈钢制成即可。成本较低,硬度强。

在电磁铁提供磁力的基础上,采用1个电磁铁或者2个不能较好的使可动底板3固定,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会严重影响3D打印机效果,那么利用三点定面的原理,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凹槽103为3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1上。当然,为了保证磁力,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电线圈也可以采用增加电磁铁数量。例如凹槽103设置为4个、5个或6个。具体的,底板1呈规则多边形或圆形。刚方式更好设计,比较规则。

在底座1与可动底板3贴合时,需要较好的贴合性,并且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不平整或者斜面造成打印精度不佳,那么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1与可动底座接触的面和可动底座3的上下两个平面为光滑面,平面公差不超过0.1mm。具体的,底座1采用冲压成型。如果精度依然不达标的情况下还可以经过一次打磨,这样的精度较高,并且在高精度的情况底座1与可动底板3贴合性是非常好的。

为了方便维修和拆取,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1通过螺钉可拆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实现可拆连接,更好维护设备,

由于电磁铁2设置在凹槽103内,容易受到加热后的底座1影响,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磁铁2与凹槽103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5。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机底板解决了传统3D打印机模型难以取下的问题,采用可分离的方式使取模更加方便,避免用力取模时造成底板划伤,从而提高3D打印机的加工精度,也解决了长期使用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