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301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生产用辅助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叶片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叶片壳体筋板PS面主粘内侧挤出的胶粘剂容易形成流挂并留在叶片内部,风机长期运转后,该胶粘剂流挂形成的胶粘剂块对人孔板及整机内部配件会造成损伤,造成质量损失。

目前,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胶粘剂的清理通过人工刮胶,这样就局限于操作人员能够进入的区域可以清理出胶粘剂,操作人员无法进入的区域无法实现刮胶。

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一种体积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清除叶片筋板内侧流挂胶粘剂的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体积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叶片PS面筋板内侧“胶粘剂流挂”的小车。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它包括车身,活动安装在车身上的刮胶支撑架,刮胶支撑架的上部与车身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刮胶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圆弧形的刮胶杆;所述的车身的两侧用螺栓连接有圆弧状的限位板;

车身底部安装万向轮。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车身最前端安装有把手。把手用来绑上脱模布或绳子,方便拉出小车。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所述的车身一侧用4个螺栓连接限位板;所述的车身另一侧用2个螺栓连接限位板。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所述的车身底部安装有4个万向轮。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刮胶支撑架底端的横杆活动安装在车身二侧边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车身两侧用螺栓分别连接弧形限位板,一侧用螺栓固定死,另一侧根据筋板内间距大小制作为活动的,小车的宽度随着筋板的内间距大小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所述的刮胶杆顶端制作圆弧形状的刮胶杆,制作为圆弧形状刮胶干净并且不会被内支撑卡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根据筋板内间距尺寸大小及筋板PS面挤胶情况进行设计并制作。在叶片生产期间,合模前先将小车放在规定位置的筋板内侧,使用脱模布或绳子提前绑在小车的把手上并且拉在根部,等PS面模具合上后拉紧模具的销子,然后使用小车进行收筋板内侧PS面挤出的胶粘剂,刮胶时胶粘剂会滴落在车身的平板里面,车身上提前铺好真空膜,用来防护小车不被胶粘剂弄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设计合理,设备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可以有效的清除操作人员无法实现刮胶的区域进行刮胶操作,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它包括车身1,活动安装在车身1上的刮胶支撑架3,刮胶支撑架3的上部与车身1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2,刮胶支撑架3的顶端安装有圆弧形的刮胶杆7;所述的车身1一侧用4个螺栓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的车身1另一侧用2个螺栓连接有限位板5。

所述的车身1的两侧用螺栓连接有圆弧状的限位板5;车身1最前端安装有把手4。

车身1底部安装有4个万向轮6。

其中刮胶支撑架3底端的横杆活动安装在车身(1)二侧边上。

实施例2: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内侧收胶用的小车正式投入使用时,先将小车提前放在筋板内侧,合模后,用提前绑在把手4上的脱模布或是绳子拉动小车,随着筋板高度逐渐变高,弹簧2也会随着伸长,拉动小车时刮胶杆7会将筋板内侧PS面挤出的多余的胶粘剂刮走,掉在车身1里面,等完全将小车拉出叶片后将车身里的胶粘剂清理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