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层双模硫化线的分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887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层双模硫化线的分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塑加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层双模硫化线的分模装置,该硫化线的一台硫化机可同时对两层且每层分别由两个母模叠合而成的橡塑产品进行硫化作业,该橡塑产品优选为鞋底商标。



背景技术:

一般于商品表面通常设有商业标示,而该商业标示主要作为消费时的辨认与区别,并依靠对商业标示的识别,消费者可以增加购买可信度,简化商品购买过程,制造厂商则可以透过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且该商业标示又以具有彩色显现为更佳。

鞋底商标,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的商标标示,材质一般有橡胶和矽胶等。而传统的橡胶转印商标采用手工网丝印刷或热转印方式,这种传统制作工艺存在如下缺点:1.表面图案不够清晰,渐变色彩不强,色彩分辨率低;2.成品合格率底下,而且人工劳动量大,投入的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不能满足现代的生产需求;3.产品有局限性,无法完成3D图案的印制。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利用模具模压成型出预设图案的制作方式,鞋底商标包括标料层、底料层和粘结层,基本步骤分为标料图案压制和叠层硫化,而其中为了提升硫化效率,有的会用到具有双层工作室的硫化机或热压成型机,同时在各层工作室内分别放入一个母模或叠合在一起的母模组合。在硫化完成后,要人工去把母模或母模组合从硫化机上取出来,由于模具较重,这个取出作业的劳动强度很大,且对于双模组合的从硫化机取出后还要再分别分模,更加加大劳动强度,效率不高,另安全隐患也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双模硫化线的分模装置,自动对双层双模进行分模,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分模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用于双层双模硫化线的分模装置,包括上层输送线、下层输送线、分模机构及用于挡住母模便于分模的挡模机构,所述上层输送线的输出端设有用于保持母模在线上位置的挡板,所述挡模机构包括气动挡杆及配置在气动挡杆前方的第一感应开关和配置在气动挡杆后方的第二感应开关,所述气动挡杆设在上层输送线输出端后方至少一个母模前后长度的下层输送线位置处,且所述上层输送线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检测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前方的下层输送线上还设有第二检测开关,所述分模机构在上层输送线的输出端和气动挡杆之间夹抓或松放母模。

优选地,所述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同向运转且位于同一X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通过同步带联动。

优选地,所述分模机构为可沿X轴横移和Z轴竖移的机械手。

优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X轴无杆气缸、Z轴电机、Z轴丝杆、第一连接板、Z轴螺母、防护框架及夹爪,所述Z轴螺母通过第一连接板与X轴无杆气缸的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Z轴螺母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滑腔,所述Z轴丝杆竖向设置并与Z轴螺母螺纹连接,所述Z轴电机与Z轴丝杆的顶端同轴连接,所述防护框架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腔并与Z轴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夹爪固定连接在防护框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夹爪包括安装板、双作用气缸及两个限位板和两个夹持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防护框架的底部并沿Y轴水平布置,所述双作用气缸居中设置在安装板底部并沿Y轴布置,两个所述限位板组装在安装板的Y轴方向两侧并在其中一个限位板上安装有限位开关,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与双作用气缸的相应侧活塞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均为滚筒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模机构使得双模组合停在气动挡杆之前以利于分模机构抓离双模组合的上母模,而气动挡杆设在上层输送线输出端后方至少一个母模前后长度的下层输送线位置处,这样便于把上层双模组合移至下层输送线上。本实用新型先对下层双模组合进行分模,待下层输送线上没有双模组合后再把上层双模组合下抓再进行分模,由于上层输送线输出端设有挡板可使得上层双模组合停在上层输送线上等待排序,实现自动对双层双模进行分模,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分模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模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模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模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爪与Z轴驱动机构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爪与Z轴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Z轴螺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层输送线;11、挡板;20、下层输送线;21、同步带;30、分模机构;31、X轴无杆气缸;32、Z轴电机;34、Z轴螺母;35、防护框架;36、第一连接板;37、第二连接板;301、双作用气缸;302、安装板;303、限位板;304、夹持板;41、气动挡杆;42、第一感应开关;43、第二感应开关;100、导向板;101、第一检测开关;201、第二检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双模硫化线的分模装置,包括上层输送线10、下层输送线20、分模机构30及用于挡住母模便于分模的挡模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输送线10和下层输送线20同向运转且位于同一X轴线上,所述上层输送线10和下层输送线20通过同步带21联动,所述上层输送线10和下层输送线20均为滚筒输送装置,所述上层输送线10的输出端设有用于保持母模在线上位置的挡板11。为使得母模在上层输送线10和下层输送线20上的行进路线一致,本实施例的上层输送线10的宽度两侧和下层输送线20的宽度两侧分别固设有导向板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模机构包括气动挡杆41及配置在气动挡杆41前方的第一感应开关42和配置在气动挡杆41后方的第二感应开关43,所述气动挡杆41设在上层输送线10输出端后方至少一个母模前后长度的下层输送线20位置处,且所述上层输送线10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检测开关101,所述第一感应开关42前方的下层输送线20上还设有第二检测开关201。优选地,所述气动挡杆41包括缸体和挡杆,其中缸体竖向设置在下层输送线20的输送路线下方,而气动挡杆41的挡杆随驱动而上下动作。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开关42和第二感应开关43分别为行程开关或光电开关,所述第一检测开关101和第二检测开关201分别为光电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模机构30在上层输送线10的输出端和气动挡杆41之间夹抓或松放母模。优选地,所述分模机构30为可沿X轴横移和Z轴竖移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X轴无杆气缸31、Z轴电机32、Z轴丝杆、第一连接板36、Z轴螺母34、防护框架35及夹爪,所述Z轴螺母34通过第一连接板36与X轴无杆气缸31的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Z轴螺母34与第一连接板36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滑腔,所述Z轴丝杆竖向设置并与Z轴螺母34螺纹连接,所述Z轴电机32与Z轴丝杆的顶端同轴连接,所述防护框架35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腔并与Z轴电机32固定连接,所述夹爪固定连接在防护框架35的底部。由此,通过X轴无杆气缸31的驱动可使得所述夹爪沿X轴平移,通过由所述Z轴电机32、Z轴丝杆、Z轴螺母34和防护框架35构成的Z轴驱动机构驱动可使得所述夹爪沿Z轴竖移,优选地还在所述X轴无杆气缸31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开关和缓冲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爪包括安装板302、双作用气缸301及两个限位板303和两个夹持板304,所述安装板302通过第二连接板37固定连接在防护框架35的底部并沿Y轴水平布置,所述双作用气缸301居中设置在安装板302底部并沿Y轴布置,两个所述限位板303组装在安装板302的Y轴方向两侧并在其中一个限位板303上安装有限位开关,两个所述夹持板304分别与双作用气缸301的相应侧活塞杆相连接,当双作用气缸301外伸时则两个夹持板304相离运动而松放母模,当双作用气缸301内缩时则两个夹持板304相向运动而抓夹母模。

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后方”是指朝向输送线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的“前方”是指朝向输送线输入端的一侧。以气动挡杆41为例,所述第一感应开关42设在气动挡杆41的前方,即第一感应开关42在气动挡杆41与下层输送线20的输入端之间。

本实施例的双层双模的母模组合分别从上层输送线10的输入端和下层输送线20的输入端进入,由于上层输送线10和下层输送线20是同向同步运转的,且上层输送线10的输出端设有用于保持母模在线上位置的挡板11,因此,下层输送线20的双模组合会优先向后传送。另外,气动挡杆41的初始状态是向上凸挡的。

本实施例分模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1、当下层输送线20的双模组合传送至气动挡杆41并由气动挡杆41前方的第一感应开关42感应发送信号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感应开关42的感应信号后发送控制指令给分模机构30并驱动分模机构30过来抓取该下层双模组合的上母模至预定高度;

2、分模机构30动作到位后发出到位信号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再驱动气动挡杆41内缩以使得下层双模组合的下母模随下层输送线20向后传送;

3、当下层双模组合的下母模走过气动挡杆41后方的第二感应开关43后,第二感应开关43发送感应信号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二感应开关43的感应信号后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气动挡杆41复位上挡,接着驱动分模机构30把下层双模组合的上母模下放至下层输送线20上;

4、分模机构30动作到位后发出到位信号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再驱动气动挡杆41内缩以使得下层双模组合的上母模随下层输送线20向后传送,下层双模组合的上母模走过第二感应开关43后气动挡杆41同样再复位上挡;

5、通过第一检测开关101检测上层输送线10的输出端是否存在双模组合并发出相应检测信号至PLC控制系统,通过第二检测开关201检测下层输送线20是否还存在双模组合并发出相应检测信号至PLC控制系统;若PLC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二检测开关201的有双模组合的检测信号,则重复上述步骤1-4;若PLC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检测开关101的有双模组合的检测信号且接收到第二检测开关201的无双模组合的检测信号,则PLC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驱动分模机构30把上层输送线10的双模组合下抓至气动挡杆41前方的下层输送线20上,然后进行上述步骤1-4(只是对象由下层双模组合换为上层双模组合)。本实施例所述的PLC控制系统优选采用西门子SMART200 6ES7 288-1ST60-0AA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