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余料槽的吹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447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具有余料槽的吹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料槽的吹瓶模具。



背景技术:

在挤吹模具使用时,吹塑成型过程中,模具闭合的同时需要将多余的料切断,尤其是瓶口和瓶底的位置,传统技术主要是借助外部结构完成操作,其操作较为不便,从而会影响适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具有余料槽的吹瓶模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余料槽的吹瓶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模体,在所述模体上设置有顶面开口的模腔,在所述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吹气连接端口,在所述模腔的瓶口处设置有余料槽结构,所述余料槽结构包括底部倾斜部、中部压胶平面部和顶部切刀口部,所述切刀口部处于模腔侧壁顶部,所述底部倾斜部的外侧端延伸至模体的外表面。

所述顶部切刀口部的刀尖宽度为0.3-2.5mm且所述顶部切刀口部的刀尖与模体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中部压胶平面部的宽度为4mm且中部压胶平面部连接在顶部切刀口部的底边与底部倾斜部的顶边之间。

所述底部倾斜部至模体的顶面之间的深度为模体壁厚的90%。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模腔的瓶口处设置有余料槽结构,其在模具闭合时将多余的料切断,不但可提高切断的效率,而且也可以保证切料的精度,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见图1和图2,一种具有余料槽的吹瓶模具,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模体2,在所述模体2上设置有顶面开口的模腔3,在所述模体 2的侧壁上设置有吹气连接端口4,在所述模腔3的瓶口处设置有余料槽结构5,所述余料槽结构5包括底部倾斜部51、中部压胶平面部52和顶部切刀口部53,所述切刀口部处于模腔侧壁顶部,所述底部倾斜部的外侧端延伸至模体的外表面。

所述顶部切刀口部的刀尖宽度为0.3-2.5mm且所述顶部切刀口部的刀尖与模体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中部压胶平面部的宽度为4mm且中部压胶平面部连接在顶部切刀口部的底边与底部倾斜部的顶边之间。切刀口的刀尖宽度约为0.3~2.5mm,图中刀口宽度0.5mm,压胶位宽度4mm,过小会减小吹塑制品接合缝的厚度,降低其接合强度,甚至容易切破型坯导致制品不易或不能吹胀;过大则无法切断多余的尾料,甚至无法使模具完全闭合,导致制品出现明显的合模飞边或在合模处向外凸。

所述底部倾斜部至模体的顶面之间的深度为模体壁厚的90%。在夹坯口刃口后方开设余料槽,其位于模具分型面上。余料槽的深度对吹塑制品的成型有很大影响,因此,余料槽的槽深选择要合适,每半边模具的余料槽深度取型坯壁厚的90%,即0.9mm。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模腔的瓶口处设置有余料槽结构,其在模具闭合时将多余的料切断,不但可提高切断的效率,而且也可以保证切料的精度,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