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硅胶注塑模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5762发布日期:2018-07-17 23:3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开放式硅胶注塑模腔结构。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硅胶,注射成型液体硅橡胶在高温下固化的硅胶,英文简称LIM (Injection Moulding Silicone Rubber)是一种适合于注射成型工艺的双组份半透明液体硅橡胶材料。它具有许多其他同类材料难以取代得特点: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硅胶不同于常用的热塑性材料,常用的半透明液体硅橡胶材料在液体转化为固体的过程中,温度是由低温到高温的转化过程,与常用的注塑材料过程完全不同,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在硅胶进入型腔之前必须保证材料处于低温状态。进入型腔过后通过模温(170°-200°最高280°)调节从而固化成型。

现有的注塑模腔系统,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由于要保证进入型腔之前温度处于常温或者低温状态,因此在流道与热嘴附近有水路用于冷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会存在局部处于高温的状态,或者温度不均匀。且硅胶产品生产一段时间后必须下模清理,以防止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硅胶注塑模腔结构,具有快速冷却,便于拆卸,利于清理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开放式硅胶注塑模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流道板、固定连接在主流道板下表面的下流道板、固定连接在下流道板下表面的隔热板、固定连接在隔热板下表面的前模板、以及固定在前模板下表面的下模;

所述主流道板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主流道,在主流道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上分流槽,上分流槽与所述主流道贯通;

所述下流道板上表面开设有下分流槽,下分流槽与上分流槽相配合成分流道,下分流槽两端开设有贯通流道板上下表面的竖直分流道,在下流道板上开设有下进水口和下出水口,以及连接下进水口和下出水口的下水路管道;

所述隔热板和所述前模板配合开设有喷嘴内腔,在喷嘴内腔内卡嵌有水套,水套中间内腔中卡嵌有喷嘴组件,喷嘴组件中间开设有通道与流道板上的竖直分流道组成完整的分流道,在喷嘴组件的侧表面与水套间开设有间隙通道,在水套上开设有水路连通道,水路连通道与所述间隙通道相连通;

所述前模板的喷嘴内腔的末端开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与喷嘴组件内的分流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态硅胶从主流道进入分流道,在分流道外有下水路管道,下水路管道中通冷水,通过冷水带走分流道中的液态硅胶的热量,使液态硅胶处于低温状态,液态硅胶通过分流道进入喷嘴组件后进入模具型腔注塑成型,由于中间可拆为流道板和隔热板利于下模清理,隔热板更好的保证了液态硅胶处于常温或者低温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流道板上的下进水口和下出水口分别开设在所述下流道板的两侧面,下水路管道从下流道板的一侧面贯通到下表面,所述水套上的水路连通道位于喷嘴组件流道两侧,且分别与下流道板上的下水路管道相连通,并且与间隙通道的两侧分别连通组成完整水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水路管道中的水充满间隙通道内对喷嘴组件内的液态硅胶实现冷却,水流再通过完整水路实现循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流道板上的分流道外侧卡嵌有密封圈,所述水套上表面的水路连通道外圈卡嵌有密封圈,位于所述间隙通道下端且在喷嘴组件外侧表面上卡嵌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以防止水道内的水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流道板上两侧开设有上进水口和上出水口,上进水口和上出水口之间连通有上水路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水路管道可以对主流道内的液态硅胶进行冷却,使液态硅胶快速实现冷却,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流道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模具时能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安装有防转销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主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位置偏移,从而避免流道和水路产生错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流道板上靠近四角位置穿插有导柱,导柱依次贯穿主流道板、下流道板、隔热板、前模板;并卡嵌在下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主流道板、下流道板、隔热板、前模板不产生位置偏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增加的隔热板更好的保证了液态硅胶处于常温或者低温状态;

2、水套的设计使得温度处于均匀的低温或者常温状态;

3、分体式流道的设计保证了系统可随时拆卸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图2的A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主流道板;2、下流道板;3、隔热板;4、前模板;5、下模; 6、主流道;7、上分流槽;8、上进水口;9、上出水口;10、上水路管道; 11、下分流槽;12、分流道;13、竖直分流道;14、下进水口;15、下出水口;16、下水路管道;17、水套;18、喷嘴组件;19、间隙通道;20、水路连通道;21、喷嘴;22、紧固螺钉;23、密封圈;24、定位圈;25、防转销钉;26、导柱;27、喷嘴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开放式硅胶注塑模腔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主流道板1、抵触相接在主流道板1下表面的下流道板2、抵触相接在下流道板2下表面的隔热板3、抵触相接在隔热板3下表面的前模板4、以及抵触相接在前模板4 下表面的下模5。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主流道板1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主流道6,在主流道板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上分流槽7,上分流槽7与所述主流道6贯通,在主流道板1的相连两侧面开设有上进水口8和上出水口9,上进水口8 和上出水口9之间连通有上水路管道10,两条上水路管道10分别位于主流道6的两侧;在下流道板2上表面开设有下分流槽11,下分流槽11与上分流槽7相配合成分流道12,下分流槽11两端开设有贯通下流道板2上下表面的竖直分流道13,在下流道板2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下进水口14和下出水口15,以及连接下进水口14和下出水口15的下水路管道16。

隔热板3和所述前模板4配合开设有喷嘴内腔27,在喷嘴内腔27内卡嵌有水套17,水套17中间内腔中卡嵌有喷嘴组件18,喷嘴组件18中间开设有通道与流道板上的竖直分流道13组成完整的分流道12;如图5所示,在喷嘴组件18的侧表面与水套17之间有间隙通道19,在水套17上开设有水路连通道20,水路连通道20位于喷嘴组件18两侧并与间隙通道19相连接,且另一端与下水路管道16连通;在下流道板2上的一侧面开设的下进水口 14连通下水路管道16,下水路管道16从流道板的侧面贯通下表面,与水套 17上的水路连通道20相连接,再连通间隙通道19后与位于下流道板2上的另一段下水路管道16相连通,另一段下水路管道16与位于流道板的另一侧面的下出水口15相连,而组成完整水路;在下流道板2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同样的下水路管道16;前模板4的喷嘴内腔的末端开设有喷嘴21,所述喷嘴 21与喷嘴组件18内的分流道12相连通,组成完整的注塑流道。

如图1、图6所示,在主流道板1上呈矩形分布有四个通孔,且在下流道板2、隔热板3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相同通孔,在前模板4的相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在主流道板1通孔中贯穿有紧固螺钉22,紧固螺钉22 依次贯穿下流道板2、隔热板3的通孔锁紧在前模板4的的螺纹孔中,实现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在下流道板2上的分流道12外侧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卡嵌有密封圈23,所述水套17上表面的水路流道外圈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卡嵌有密封圈23,位于所述间隙通道19下端且在喷嘴组件18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卡嵌有密封圈23。

如图2所示,在主流道板1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定位圈24,使注塑设备更准确连接到主流道板1上,方便安装。

如图1、图6所示,在主流道板1的下表面和下流道板2的上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相同的四个盲孔,四个盲孔呈矩形分布,在盲孔中卡嵌有相适配的防转销钉25,可以防止主流道6板1和下流道板2之间位置偏移,从而避免流道和水路产生错位。

如图1、图6所示,在主流道板1、下流道板2、隔热板3、前模板4的四角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导柱26,在下模5上的四角位置开设有盲孔,导柱26末端卡嵌在盲孔中,导柱26为主流道板1、下流道板2、隔热板3、前模板4的安装定位,使主流道板1、下流道板2、隔热板3、前模板 4不产生位置偏移,方便注塑系统的安装。

液态硅胶从主流道6进入分流道12,在分流道12外有冷却水路,冷却水路中通冷水,通过冷水带走分流道12中的液态硅胶的热量,使液态硅胶处于低温状态,液态硅胶通过分流道12进入喷嘴组件18后通过喷嘴21进入下模5型腔注塑成型,由于中间可拆为下流道板2和隔热板3有利于下模5清理,隔热板3更好的保证了液态硅胶处于常温或者低温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