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棉发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7862发布日期:2018-06-19 20:55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珍珠棉发泡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珍珠棉发泡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珍珠棉(聚乙烯发泡棉)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包装材料。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经物理发泡产生无数的独立气泡构成。克服了普通发泡胶易碎、变形、回复性差的缺点。同时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学性能。现已成为传统包装材料的理想替代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电脑、等多种产品的包装。

现有的珍珠棉模具一般设置有公模和母模,通过公模和母模的相互配合,从而得到发泡后的珍珠棉,如专利号为:201510122416.5,专利名称为:一种平珍珠棉的生产模具,在这个专利中就是设置有公模和母模,通过公模和母模的相互配合使用得到需要的发泡珍珠棉,但是这种方法适应性较差,如果需要不同厚度的珍珠棉,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这也给生产带来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所以行业中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珍珠棉发泡模具,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珍珠棉发泡模具,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珍珠棉发泡模具,所述发泡模具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公模、母模以及模芯,所述公模呈圆柱形结构。

所述公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进料通孔,所述第一进料通孔从公模的左侧贯穿到公模的右侧,所述公模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凹槽。

所述连接凹槽围绕在所述公模外侧,所述公模的右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螺纹孔,所述公模的右表面上还设置有固定凹槽。

所述母模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安装于所述固定凹槽里,所述母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进料通孔。

所述第二进料通孔的右侧呈锥形结构,所述母模上还设置有多个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连接螺纹孔一一对应。

所述模芯位于所述母模的右侧,所述模芯呈圆锥形结构,所述模芯上设置有固定螺纹孔,所述模芯的右侧设置有多个阶梯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公模和母模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螺纹孔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螺栓将公模和母模固定在一起,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模芯和母模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不同厚度的发泡材料,从而不用更换模具即可得到不同厚度的珍珠棉材料,从而比传统的珍珠棉模具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新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中:发泡模具1;公模2;第一进料通孔210;连接凹槽220;连接螺纹孔230;固定凹槽240;母模3;固定凸台310;第二进料通孔320;沉头孔330;模芯4;固定螺纹孔410;阶梯形结构420;螺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珍珠棉发泡模具,所述发泡模具1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公模2、母模3以及模芯4。

为了有助于进料,进一步的,所述公模2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公模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进料通孔210,所述第一进料通孔210从公模2的左侧贯穿到公模2的右侧。

为了方便公模2和母模3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公模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凹槽220,所述连接凹槽220围绕在所述公模2的外侧,所述公模2的右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螺纹孔230,所述公模2的右表面上还设置有固定凹槽240,所述母模3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凸台310,所述固定凸台310安装于所述固定凹槽240里。

为了方便母模3出料,进一步的,所述母模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进料通孔320,所述第二进料通孔320的右侧呈锥形结构,所述母模3上还设置有多个沉头孔330,所述沉头孔330与所述连接螺纹孔230一一对应,所述模芯4位于所述母模3的右侧,所述模芯4呈圆锥形结构,所述模芯4上设置有固定螺纹孔410。

为了方便模芯4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模芯4的右侧设置有多个阶梯形结构420。

所述公模2和母模3通过螺栓5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螺纹孔230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使用时,首先将公模2固定在机器上,然后将母模3的固定凸台310插入到公模2的固定凹槽240里,然后通过螺栓5将沉头孔330和连接螺纹孔230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将公模2和母模3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模芯4通过固定螺纹孔410放置到机器的螺杆上,调整模芯4和母模3的距离,不同的距离得到不同厚度的发泡珍珠棉材料,而传统的的珍珠棉发泡模具只能制造一种厚度的发泡材料,如果需要制造不同厚度的发泡材料,就需要更换模具,从而给生产带来了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而本实用新型专利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