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吊环焊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143发布日期:2018-08-10 22:0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塑料瓶吊环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医用塑料瓶利用瓶底锥形胶口上加带孔吊环,再将锥形胶口小头端面通过焊接加大,将吊环与塑瓶联为一体不脱出,来实现在临床使用时的输液瓶倒挂功能。目前大输液行业塑瓶产品生产过程中,塑瓶在形成前先注塑成瓶胚,吊环在瓶胚上用加热板烫焊,这种焊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烫焊时塑料燃烧产生烟尘和气味,易对制药行业要求的生产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制药行业GMP要求及环保要求;2、烫焊时未完全燃烧的塑料炭化,粘附在排烟管上,高温时二次燃烧,有发生火灾隐患;3、定位胶口在高温烫焊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而出现韧性下降老化的现象,同时吊环易产生熔化和变形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非接触式焊接的方式,以达到节能、安全、清洁环保、生产效率高和焊环质量高的塑料瓶吊环焊接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瓶吊环焊接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加热组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两组冷却组件、设置在固定支架下方的塑料瓶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对塑料瓶胚的吊环焊接柱进行铆压的吊环铆压装置,两组所述冷却组件分别位于加热组件的两侧,两组所述冷却组件围设形成有用于容设塑料瓶胚的吊环焊接柱的吊环焊接槽,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吊环焊接槽内的吊环焊接柱,铆压装置用于将被加热组件加热熔融后的吊环焊接柱铆压熔合至塑料瓶胚。

其中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装设在固定支架上的加热棒和包覆在加热棒外侧的加热壳,所述加热棒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壳靠近吊环焊接柱的一端呈锥形。

其中的,两组所述冷却组件均包括装设在固定支架的冷却水槽件和装设在冷却水槽件上的冷却板,两组所述冷却组件的所述冷却水槽件分别设置在加热组件的两侧,两组所述冷却组件的所述冷却板分别设置在加热组件两侧的下方,两组所述冷却组件的冷却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对塑料瓶的吊环焊接柱进行加热熔合的吊环焊接槽。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冷却组件的所述冷却板的形状均呈V字形,冷却板的一边贴设于冷却水槽件,冷却板的另一边沿远离冷却水槽件并朝靠近加热组件的方向延伸而成。

其中的,所述吊环铆压装置包括用于移送塑料瓶胚的移料转盘、设置于移料转盘上方的铆压头及用于驱动铆压头对塑料瓶胚的吊环焊接柱进行冲压的铆压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铆压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移料转盘上方的转动盘、用于抵触铆压头以迫使其下降的凸轮块、用于对铆压头进行复位的复位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移料转盘与转动盘一并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铆压头活动设置在转动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铆压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凸轮块升降的凸轮升降驱动装置。

其中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加热组件与冷却组件的固定杆和用于支撑固定杆的支撑杆,所述固定杆位于塑料瓶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刻度尺及用于指示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的刻度指示块。

其中的,所述塑料瓶吊环焊接机构还包括排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瓶吊环焊接机构,采用固定支架将用于对塑料瓶胚的吊环焊接柱进行加热熔合的加热组件架设于塑料瓶输送装置的上方,在加热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组件以形成用于对塑料瓶的吊环焊接柱进行加热熔合的吊环焊接槽,在工作时,塑料瓶输送装置将装有吊环的塑料瓶在加热组件的下方输送,塑料瓶的吊环焊接柱便进入吊环焊接槽,此时,加热组件与吊环焊接柱存在一定的间隙,由此,加热组件的热量便通过空气传导从而实现对进入吊环焊接槽的吊环焊接柱进行非接触式的加热熔合,而冷却组件不但可以控制焊接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而产生烟灰,还可以对吊环焊接柱的非焊接部位进行热量隔绝以防止加热组件的热量过度传导而导致焊环被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焊环的质量;吊环焊接槽可以容纳多个塑料瓶,大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生产效率;吊环焊接柱被加热熔融后,吊环铆压装置便对吊环焊接柱冷冲压成帽状铆接在吊环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吊环非接触式焊接的方式以达到节能、安全以及清洁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环焊接柱加热前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环焊接柱加热后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热组件;11-加热棒;12-加热壳;2-冷却组件;21-冷却水槽件; 22-冷却板;23-通水管;3-固定支架;31-固定杆;32-支撑杆;321- 刻度尺;322-刻度指示块;41-吊环焊接槽;42-塑料瓶胚;421-吊环焊接柱;43-吊环5-塑料瓶输送装置;6-吊环铆压装置;61-移料转盘;62-铆压头;621-滑杆;622-冷压头;631-转动盘;632-凸轮块;6321- 凸起;633-复位装置;634-转动轴;635-凸轮升降驱动装置;6351- 固定板;6352-丝杆;6353-丝杆螺母;6354-皮带轮;6355-传动皮带; 6356-转动轮;7-排烟装置;71-保护罩;72-排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瓶吊环焊接机构,包括固定支架3、设置在固定支架3上的加热组件1、设置在固定支架3上的两组冷却组件2、设置在固定支架3下方的塑料瓶输送装置 5以及用于对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进行铆压的吊环铆压装置6,两组所述冷却组件2分别位于加热组件1的两侧,以形成用于对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进行加热熔合的吊环焊接槽41,加热组件1用于加热吊环焊接槽41内的吊环焊接柱421,铆压装置6 用于将被加热组件1加热熔融后的吊环焊接柱421铆压熔合至塑料瓶胚42。具体地,塑料瓶输送装置5为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机构。

在工作时,塑料瓶输送装置5将装有吊环的塑料瓶胚42在加热组件1的下方输送,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便进入吊环焊接槽41,此时,加热组件1与吊环焊接柱421存在一定的间隙,由此,加热组件1的热量便通过空气传导从而实现对进入吊环焊接槽41的吊环焊接柱421进行非接触式的加热熔合,而冷却组件2不但可以控制焊接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而产生烟灰,还可以对吊环焊接柱421 的非焊接部位进行热量隔绝以防止加热组件1的热量过度传导而导致吊环被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焊环的质量;吊环焊接槽41可以容纳多个塑料瓶胚42,大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生产效率;吊环焊接柱421被加热熔融后,吊环铆压装置6便对吊环焊接柱421冷冲压成帽状铆接在吊环43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吊环非接触式焊接的方式以达到节能、安全以及清洁环保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加热组件1包括装设在固定支架 3上的包覆在加热棒外侧的加热壳12,所述加热棒11与供电装置(图中未标示)电性连接。在工作时,供电装置(图中未标示)向加热棒 11供电以使加热棒11发热,电热棒的发热使加热壳12发热,加热壳 12的热量便通过空气传导到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的尖顶,如图7所示,由此使吊环焊接柱421的的顶端受热成熔融状态,接着再使用吊环铆压装置6将吊环焊接柱421冷冲压成帽状以将吊环43 铆压在塑料瓶胚42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两组所述冷却组件2均包括装设在固定支架3的冷却水槽件21和装设在冷却水槽件21上的冷却板22,两组所述冷却组件2的所述冷却水槽件21分别设置在加热组件1的两侧,两组所述冷却组件2的所述冷却板22分别设置在加热组件1 两侧的下方,两组所述冷却组件2的冷却板22之间的间隙以形成用于对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进行加热熔合的吊环焊接槽41。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冷却组件2的所述冷却水槽件21的一端通过一根通水管23连通,两组所述冷却组件2的所述冷却水槽件21的另一端分别经由通水管23与外界的水循环装置(图中未标示)连通。在工作时,水循环装置向其中一个冷却水槽件21通入冷却水,冷却水通过一根通水管23流到另一个冷却水槽件21后又流回水循环装置,以使冷却水不断地循环流动;冷却水的流动可使冷却板22与加热组件1产生一定的温度差,由此冷却板22便可降低非焊接部位的温度,以达到控制焊接的温度的作用,防止温度过高而产生烟灰,另外,冷却板22还可以对吊环焊接柱421的非焊接部位进行热量隔绝以防止加热组件1的热量过度传导而导致吊环被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焊环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加热壳12靠近吊环焊接柱421 的一端呈锥形。两个所述冷却板22的形状均呈V字形,冷却板22 的一边贴设于冷却水槽件21,冷却板22的另一边靠远离冷却水槽件 21并靠近加热组件1的方向延伸而成,具体地,冷却板22的另一边与加热壳12的锥形边平行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加热壳12呈锥形设计,可使加热棒11所产生的热量集中向吊环焊接柱421的顶端传导,防止多余的热量向其它地方传导;冷却板22的斜边可以将热量引导至冷却槽,以隔绝热量传导到吊环而导致吊环被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用于固定加热组件1与冷却组件2的固定杆31和用于支撑固定杆31的支撑杆32,所述加热组件1和两个冷却组件2均与固定杆31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调节支撑杆32的固定位置,进而调节固定杆31与塑料瓶输送装置5之间的距离,从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塑料瓶胚 42,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参见图3,所述支撑杆32上设有刻度尺321及用于指示所述刻度尺321上的刻度的刻度指示块322。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支撑杆32的刻度尺321与刻度指示块322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加热组件1与吊环焊接柱421的顶端之间的间距进行精确地调整,以保证塑料瓶胚 42的焊环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吊环铆压装置6包括用于移送塑料瓶胚42的移料转盘61、设置于移料转盘61上方的铆压头62及用于驱动铆压头对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进行冷冲压的铆压驱动机构。

在实际应用中,当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被加热组件1加热熔合后,塑料瓶输送装置5便将塑料瓶胚42输送到移料转盘61上并让吊环焊接柱421位于铆压头62的下方,接着铆压驱动机构驱动铆压头 62对吊环焊接柱421进行冷冲压,将吊环焊接柱421压成帽状铆接在吊环43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5,所述铆压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移料转盘61上方的转动盘631、用于抵触铆压头62以迫使其下降的凸轮块 632、用于对铆压头62进行复位的复位装置633以及用于驱动移料转盘 61与转动盘631一并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铆压头62活动设置在转动盘631上。所述铆压头62包括滑动设置于转动盘631的滑杆621和设置于滑杆621靠近移料转盘61一端的冷压头622,所述复位装置633 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滑杆621抵触,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盘631抵触,当铆压头62与凸轮块632取消抵触时,铆压头62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自动弹回复位。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634及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具体地,铆压头6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以上,本实用新型可以跟生产量的需求而设置多个铆压头62,多个铆压头62圆周排列在转动盘631上;由于不同的塑料瓶胚42会具有不同的塑料材质,因而所对应的工艺也不一样,有的材质需要冷冲压一次,有的材质需要则需要冷冲压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因此,所述凸轮块632在与铆压头6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凸起6321,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凸轮块632设有两个凸起6321。

在工作时,参见图1和图5,塑料瓶输送装置5将加热后的塑料瓶胚42输送到移料转盘61上,使移料转盘61上圆周排列有多个塑料瓶胚 42,相对应的每个塑料瓶胚42的上方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铆压头62,在移料转盘61上料的同时,转动驱动机构驱动移料转盘61与转动盘631 一并相对于凸轮块632转动,当铆压头62经过第一个凸起6321的时候,凸起6321便与塑料瓶胚42的吊环焊接柱421抵触,以迫使铆压头62下降,进而使铆压头62对吊环焊接柱421进行冷冲压,使吊环焊接柱421 压成帽状铆接在吊环43上,接着当铆压头62经过第二个凸起6321的时候,铆压头62对吊环焊接柱421进行二次冷冲压,再次压紧巩固,以防止已经形成帽状的吊环焊接柱421产生变形而导致吊环43没有被铆紧的问题出现。该铆压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可对多个塑料瓶胚 42进行快速铆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吊环铆压的质量。

作为优选的,参见图1,所述铆压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凸轮块632升降的凸轮升降驱动装置635。所述凸轮升降驱动装置635包括固定板6351、多个与固定板6351连接的丝杆6352、与丝杆6352相配合的丝杆螺母6353、与丝杆6352连接的皮带轮6354、绕设于皮带轮6354 的传动皮带6355以及与其中一个丝杆6352连接的转动轮6356,所述丝杆螺母6353与凸轮块632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转动转动轮6356 带动其中一个丝杆6352转动,丝杆6352的转动便带动皮带轮6354转动,皮带轮6354的转动带动传动皮带6355转动,从而使多个丝杆6352 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螺母6353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凸轮块632的升降。为了能够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塑料瓶胚42,凸轮升降驱动装置635驱动凸轮块632升降用以调节铆压头62与移料转盘61的高度。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排烟装置7,用以将加热组件1对吊环焊接柱41所产生的烟气排走,以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性。所述排烟装置7包括装设在固定支架3上的保护罩71和与保护罩71连通的排烟口72。在实际应用中,排烟口72通过烟管与外界的抽风机(图中未标示)连通,启动抽风机(图中未标示)便可将保护罩71内的烟气抽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