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造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3106发布日期:2018-08-04 13:5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塑料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废塑料得到了很好的回收利用。目前对回收来的废塑料加热熔融,熔融的废塑料经过塑料挤出机挤出,然后进行牵引造粒。

现有的造粒过程中,先利用挤出机构将熔化的塑料进行成型,形成条形,然后经过切割造粒,现有的造粒机中包含加热、挤出、切断等多种机构,一台机器需同时完成加热挤出、冷却切粒作业,因此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造粒系统,能够实现废旧塑料的成型、冷却、切粒作业的自动化进行,并且各个机构为相互独立的,不会相互影响,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造粒系统,包括成型筒,成型筒的出料端设有造粒室,成型筒与造粒室之间设有冷却槽;

成型筒设有内腔,内腔内设有能够沿成型筒端向移动的压板,成型筒的一端外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与设置在内腔中的压板之间通过三连杆机构连接,成型筒远离电机的一端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槽中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冷却槽内中间部分,且限位块两端留设有供条形塑料穿过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造粒室内设有两个转筒,其中一个转筒的外壁上设有切割刀刃,另一个转筒的外壁上设有凹槽,两个转筒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切割刀刃与凹槽咬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通孔为多个,多个通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成型筒顶面上设有进料斗,进料斗设置在靠近成型筒出料端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造粒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挤出、冷却、切粒机构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工作状态不互相影响,避免了现有的造粒机部分鼓掌导致的整台机器无法进行工作的情况;

(2)整个系统结构简单,系统制造成本低;

(3)在不停的挤出作业过程中,挤出的条形塑料能够自动向前移动进行冷却切粒作业,保证了整个加工作业过程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粒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筒出料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成型筒1,内腔2,进料斗3,电机4,三连杆机构5,压板6,通孔7,冷却槽8,限位块9,造粒室10,转筒11,切割刀刃12,凹槽13,下料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塑料造粒系统,包括成型筒1,成型筒1的出料端设有造粒室10,成型筒1与造粒室10之间设有冷却槽8;

成型筒1设有内腔2,内腔2内设有能够沿成型筒1端向移动的压板6,成型筒1的一端外设有电机4,电机4的转轴与设置在内腔2中的压板6之间通过三连杆机构5连接,成型筒1远离电机4的一端上设有通孔7。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槽8中设有限位块9,限位块9设置在冷却槽8内中间部分,且限位块9两端留设有供条形塑料穿过孔。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所述的造粒室10内设有两个转筒11,其中一个转筒11的外壁上设有切割刀刃12,另一个转筒11的外壁上设有凹槽13,两个转筒11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切割刀刃12与凹槽13咬合。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通孔7为多个,多个通孔7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成型筒1顶面上设有进料斗3,进料斗3设置在靠近成型筒1出料端的位置上。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如下:

将熔化的塑料由进料斗3倒入内腔2,在电机4的驱动下,压板6在成型筒1内做往返运动,熔化的塑料由成型筒1一端的通孔7被挤出并形成条形塑料,条形塑料由冷却槽8一端的通孔进入冷却槽8内,由另一端的通孔穿出,位于冷却槽8内的条形塑料被浸泡在冷却液中,实现了有效冷却,由冷却槽8伸出的条形塑料进入造粒室10,并通过造粒室10中两个转筒11的接触面,被转筒11上的切割刀刃12实现切割,由于转筒11的转速恒定,因此切割形成的塑料颗粒尺寸近似于相同,根据实际需求,可调节转筒11的转速,即可实现塑料粒的粒径控制。

采用上述结构,将挤出、冷却、切粒机构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工作状态不互相影响,避免了现有的造粒机部分鼓掌导致的整台机器无法进行工作的情况;整个系统结构简单,系统制造成本低;在不停的挤出作业过程中,挤出的条形塑料能够自动向前移动进行冷却切粒作业,保证了整个加工作业过程的连续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