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生产用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732发布日期:2018-09-14 22:4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管生产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的材料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在管材制备成型设备中,管材挤出机是常用的塑料管材生产设备,其中进料装置是管材挤出机的重要部件。传统使用的塑料挤出机的进料装置通常直接将物料放入挤出机上端的进料斗,利用物料自身重力落入到机筒内,存在进料不均匀,稳定性差的问题,当物料湿度较大时,物料会发生团聚结块,容易堵塞输送管,使塑料挤出机产生的粒子不均,直接影响后序塑料管材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塑料管生产用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管生产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出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内对称安有竖直相切的粉碎轮,所述粉碎轮的中心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斗的侧壁上,所述粉碎轮的转轴的另一端连有电机,两个所述粉碎轮的下方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进料斗的底部,所述过滤网的下表面设有振动电机,所述进料斗的下方连有竖直的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顶端与所述进料斗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进料筒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进料斗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套有蛇形的加热盘管,所述进料斗的内壁上、所述进料筒的内壁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进料筒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交错设有若干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平行设置在所述进料筒的内部,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转轴一、转轴二和输送带,所述转轴一与所述进料筒内壁相接触安装在所述进料筒侧壁上,所述转轴二与所述转轴一平齐设置在所述进料筒侧壁上,所述转轴二上连有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套置在所述转轴二与所述转轴一上,所述转轴一与所述转轴二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料筒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进料筒的直径,每个所述输送装置的下方均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料筒的内壁上,所述刮料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带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进料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加热烘干装置,所述进料筒的底部连有水平设置的定量输送管路,所述定量输送管路的上方一侧与所述进料筒相连通,所述定量输送管路上距离所述进料筒较近的一端设有水平的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定量输送管路的侧壁连有螺旋输送杆,所述螺旋输送杆与所述定量输送管路同轴设置,所述螺旋输送杆均布有间隔距离相同的螺旋桨叶,所述定量输送管路的另一端的下方与所述出料斗相连通,所述出料斗的内壁上设有振动电机。

所述出料斗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结构。

所述加热烘干装置为红外线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通过在进料斗上设置粉碎轮和过滤网,减少了物料自身的不均匀性,通过在进料斗和进料筒的夹层内设置加热盘管,配合加热烘干装置,有效对湿度较大的物料进行烘干,同时通过在进料筒内由上到下依次交错设置带有刮料板的输送装置,延长了物料在进料筒的输送时间,进而更充分对物料进行烘干,避免了物料因潮湿发生团聚结块,堵塞输送管,导致挤出机产生的粒子不均,改善了塑料管材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2-进料筒;3-定量输送管路;4-出料斗;5-粉碎轮;6-过滤网;7-加热盘管;8-输送装置;9-刮料板;10-调速电机;11-螺旋输送杆;12-加热烘干装置;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管生产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和出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内对称安有竖直相切的粉碎轮5,所述粉碎轮5的中心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斗1的侧壁上,所述粉碎轮5的转轴的另一端连有电机,两个所述粉碎轮5的下方设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所述过滤网6的下表面设有振动电机,所述进料斗1的下方连有竖直的进料筒2,所述进料筒2的顶端与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进料筒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进料斗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套有蛇形的加热盘管7,所述进料斗1的内壁上、所述进料筒2的内壁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进料筒2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交错设有若干输送装置8,所述输送装置8平行设置在所述进料筒2的内部,所述输送装置8包括转轴一、转轴二和输送带,所述转轴一与所述进料筒2内壁相接触安装在所述进料筒2侧壁上,所述转轴二与所述转轴一平齐设置在所述进料筒2侧壁上,所述转轴二上连有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套置在所述转轴二与所述转轴一上,所述转轴一与所述转轴二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料筒2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进料筒2的直径,每个所述输送装置8的下方均设有刮料板9,所述刮料板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料筒2的内壁上,所述刮料板9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带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进料筒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加热烘干装置12,所述进料筒2的底部连有水平设置的定量输送管路3,所述定量输送管路3的上方一侧与所述进料筒2相连通,所述定量输送管路3上距离所述进料筒2较近的一端设有水平的调速电机10,所述调速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定量输送管路3的侧壁连有螺旋输送杆11,所述螺旋输送杆11与所述定量输送管路3同轴设置,所述螺旋输送杆11均布有间隔距离相同的螺旋桨叶,所述定量输送管路3的另一端的下方与所述出料斗4相连通,所述出料斗4的内壁上设有振动电机。

所述出料斗4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结构。

所述加热烘干装置12为红外线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开启加热盘管7和加热烘干装置12,湿度大的物料由进料斗1的进料口加入,团聚结块物料经过粉碎轮5分散,开启振动电机,分散后的物料通过过滤网6进入进料筒2,减少了物料自身的不均匀性,物料依次经过由上到下设置的输送装置8进入定量输送管路3中,启动调速电机10,调速电机10带动螺旋输送杆11以一定的转速旋转将烘干后的均匀物料输送至出料斗4内,物料由出料斗4加入挤出机中进行进一步加工,通过在进料斗1和进料筒2的夹层内设置加热盘管7,配合加热烘干装置12,有效对湿度较大的物料进行烘干,同时通过在进料筒2内由上到下依次交错设置带有刮料板9的输送装置8,延长了物料在进料筒2的输送时间,进而更充分对物料进行烘干,避免了物料因潮湿发生团聚结块,堵塞输送管,导致塑料挤出机产生的粒子不均,改善了塑料管材的生产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