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8083发布日期:2018-08-29 00:2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



背景技术:

泡沫塑料是由大量气体微孔分散于固体塑料中而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材料,泡沫塑料通常被做成各种泡沫塑料包装盒或者包装垫块,具有重量轻,防震好等特点,在医疗、食品、机电、仪表和五金,以及日用产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加工EPS、EPP、ETPU等泡沫塑料,是将EPS、EPP、ETPU等原料颗粒投入膜腔后,采用蒸汽输入发泡,而后在模具中通水冷却,使泡沫制品与金属模具分离,开模时压缩空气辅助脱模,泡沫塑料在成型过程中需要用到泡沫塑料成型机。

传统的泡沫塑料成型机机架在运行过程中机器不够稳定、晃动严重,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泡沫塑料成型机机架容易发生晃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框架、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前框架及连接所述前框架的后框架,所述前框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后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之间连接设有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通过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及固定杆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了T字型双层结构;该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稳定、便于安装及更换零部件、工艺性好、机架本身的内应力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应力小及良好抗振性能等特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框架与所述前框架相对应,所述前框架包括若干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杆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相对两端的二第一横杆,所述后框架包括若干相对设置的第二竖杆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相对两端的二第二横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为金属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第三竖杆、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相对两端的二第三横杆、及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横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横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竖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横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及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带螺纹孔的安装板,所述第三横杆的安装板通过螺钉的穿设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为金属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包括第四竖杆、连接所述第四竖杆相对两端的二第四横杆、及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竖杆,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横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横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四竖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横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及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带螺纹孔的安装板,所述第四横杆的安装板通过螺钉的穿设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

10、第一支撑框架,11、前框架,111、第一竖杆,112、第一横杆,12、后框架,121、第二竖杆,122、第二横杆,13、连接件;

20、第二支撑框架,21、第三竖杆,22、第三横杆,23、第三支撑杆;

30、第三支撑框架,31、第四竖杆,32、第四横杆,33、第四支撑杆;

40、固定杆,5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 100,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0、与第一支撑框架1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框架20、及与第一支撑框架10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支撑框架30,第二支撑框架20与第三支撑框架30之间连接设有固定杆40。

第一支撑框架10为金属材料,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框架10在本实施例中为钢铁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且不易发生变形现象。第一支撑框架10包括前框架11及连接所述前框架11的后框架12;前框架11呈矩形设置,前框架11包括若干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杆111及二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杆112,其中第一横杆112 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11的相对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杆111的数量为四个,从而将前框架11划分成三个区域,可以理解为,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竖杆111的数量可根据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调节以规划不同数量的区域,从而方便生产流程的加工处理。后框架12与前框架11相对应,后框架12包括若干相对设置的第二竖杆121及二相对设置的第二横杆122,其中第二横杆122 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竖杆121的相对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竖杆121的数量为四个,从而将后框架12划分成三个区域,可以理解为,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二竖杆121的数量可根据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调节以规划不同数量的区域,从而方便生产流程的加工处理。同时,前框架11通过若干连接件13连接所述后框架12,从而将前框架11及后框架12进行固定处理,增强第一支撑框架10的稳定性及防止第一支撑框架10发生松动或晃动现象。

第二支撑框架20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10。第二支撑框架20为金属材料,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框架20在本实施例中为钢铁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且不易发生变形现象。第二支撑框架20包括第三竖杆21、连接所述第三竖杆21 相对两端的二第三横杆22、及第三支撑杆23,其中第三支撑杆23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三竖杆21,第三支撑杆2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三横杆22,从而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以提高第二支撑框架20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三竖杆 21及第三横杆22均设有带螺纹孔的安装板50,且第三横杆22的安装板50通过螺钉的穿设以连接于所述第三竖杆21的安装板50,从而将第三横杆22可拆卸连接于第三竖杆21。同时,第三横杆22及第一支撑框架10的连接处均设有带螺纹孔的安装板50,且第三横杆22的安装板50通过螺钉的穿设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从而将第二支撑框架20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10。可以理解为,第二支撑框架20的可拆卸式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便于制造及组装,方便了零部件的安装、调整、修理或者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三支撑框架30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10,第三支撑框架30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0结构相同。第三支撑框架30包括第四竖杆31、连接所述第四竖杆31相对两端的二第四横杆32、及第四支撑杆33,其中第四支撑杆33一端连接于第四竖杆31,第四支撑杆3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横杆32,从而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以提高第三支撑框架30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四竖杆31及第四横杆32均设有带螺纹孔的安装板50,且第四横杆32的安装板50通过螺钉的穿设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竖杆31的安装板50,从而将第四横杆32可拆卸连接于第四竖杆31。同时,第四横杆32及第一支撑框架10的连接处均设有带螺纹孔的安装板50,且第四横杆32的安装板50通过螺钉的穿设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0,从而将第三支撑框架30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10。可以理解为,第三支撑框架30的可拆卸式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便于制造及组装,方便了零部件的安装、调整、修理或者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支撑框架20与第三支撑框架30之间连接设有固定杆40,进一步地,固定杆40通过安装板50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框架20及第三支撑框架30;固定杆40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及不易发生变形的特点。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撑框架10、第二支撑框架20、第三支撑框架30及固定杆40之间的相互连接,从而将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100形成了T字型双层结构;该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100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稳定、便于安装及更换零部件、机架本身的内应力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应力小及良好抗振性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框架、与第一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框架、及与第一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与第三支撑框架之间连接设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通过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及固定杆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了T字型双层结构;该泡沫塑料成型机的机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稳定、便于安装及更换零部件、工艺性好、机架本身的内应力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应力小及良好抗振性能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