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9492发布日期:2018-08-24 21:1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吹瓶机,尤其涉及吹瓶机中的开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直线吹瓶机是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常用设备,直线吹瓶机在对瓶坯进行吹塑成型前,瓶坯需先放置于开合模装置的模腔中,开合模装置的模腔主要是由底模、以及位于底模下方呈左右分布的左半模与右半模三者围合而成。目前所使用的开合模装置的结构包括:模架,模架中设置有左模板、右模板,在左模板和右模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半模与右半模,在左半模与右半模的上方设置有底模,底模能在竖向安装于模架顶部的升降气缸的驱动下垂直上下移动,左模板或右模板中至少有一个模板是能在平移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左右移动。上述开合模装置的合模过程是:先通过升降气缸将底模向下移动至合模工位,接着再使左模板或/和右模板在平移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两个半模对向移动至合模工位;上述开合模装置的开模过程是:先使左模板或/和右模板在平移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将两个半模相向移动至开模工位,接着再通过升降气缸将底模向上移动至开模工位。上述开合模装置的缺点是:在合模与开模过程中,底模与左半模、右半模的动作有先后顺序,无法做到同步合模,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2)在开合模装置工作前,需要预先调整底模的高度位置,确保底模位于合模工位及开模工位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底模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高度位置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偏差,这就需要定期对底模的高度位置进行重新校正调整,这样不仅工人劳动强度高,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实现底模与左右两个半模同步联动开合模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包括:模架,在模架中设置有两块呈左右分布的模板,在两块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半模,在两个半模的上方设置有底模,两块模板中至少有一块模板为能够在模架上移动的动模板,动模板与驱动机构相连,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能使两块模板上的两个半模处于合模工位或开模工位,在一块动模板上竖直设置有导轨,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一块动板,底模固定设置在动板上,在两个半模的上方还设置有能驱动动板随着动模板的运动而同时运动的限位驱动装置,当驱动机构驱动动模板使两个半模处于合模工位或开模工位时,限位驱动装置也同时驱动动板带动底模同步移动到合模工位或开模工位。

进一步的,前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其中,所述限位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动板的上端面为由内至外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在与设置有导轨的动模板相对的模板上设置有定板,定板的内端抵靠在动板的斜面上,在动板下方设置有能使动板向上复位移动的弹性复位机构;在动模板带着固定在动模板上的半模往合模工位移动的过程中,动板上的斜面从低到高与定板接触,动板受到定板的挤压从而克服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动板在定板的挤压下沿着导轨向下同步运动至合模工位;在动模板带着固定在动模板上的半模往开模工位移动的过程中,动板上的斜面从高到低与定板接触,这样动板在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沿着导轨向上同步运动至开模工位。

进一步的,前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设置在动板与动板下方的半模之间的顶推弹簧。

进一步的,前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其中,模架中位于右侧的模板为动模板,动模板与驱动机构相连,模架中位于左侧的模板为固定不动的定模板。

进一步的,前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位于模架右侧的平移气缸,平移气缸与动模板连接从而驱动动模板在模架上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前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其中,模架中左右两侧的模板均为动模板,其中,模架中位于左侧的模板为左动模板、模架中位于右侧的模板为右动模板,左动模板和右动模板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驱动机构相连,导轨设置在右动模板上。

进一步的,前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分别位于模架左右两侧的两个平移气缸,位于模架右侧的平移气缸与右动模板相连,位于模架左侧的平移气缸与左动模板相连,模架左右两侧的两个平移气缸分别驱动左动模板和右动模板在模架上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前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其中,定板的内端设置成圆弧形。

本发明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能实现底模与左右两个半模同步联动的开合模动作,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通过限位驱动装置就能对底模位置进行限定,使得底模的行程不会产生偏差,就不必经常对底模的位置进行调整校正,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第一种实施例处于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第一种实施例处于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第二种实施例处于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第二种实施例处于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包括:模架1,在模架1中设置有两块呈左右分布的模板,其中,模架1中位于右侧的模板为能够在模架1上移动的动模板11,动模板11与位于模架1右侧的平移气缸12相连,平移气缸12能够驱动动模板11在模架1上左右平移,在动模板11上设置有第一半模111,模架1中位于左侧的模板为固定在模架1上的定模板13,在定模板13上设置有第二半模131。在动模板11上竖直设置有导轨2,在导轨2上滑动设置有一块动板3,在动板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模4,在第一半模111和第二半模131的上方还设置有能驱动动板3随着动模板11运动而同时运动的限位驱动装置,当平移气缸12驱动动模板11使第一半模111和第二半模131处于合模工位或开模工位时,限位驱动装置也同时驱动动板3带动底模4同步移动到合模工位或开模工位。所述限位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动板3的上端面为由内至外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在定模板13上设置有定板5,定板5的内端51抵靠在动板3的斜面上,并且抵靠在动板3的斜面上的定板5的内端51设置成圆弧形,以防止动板3的斜面在抵靠着定板5的内端51运动时被定板5的内端51刮伤,在动板3的下方设置有能使动板3向上移动复位的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设置在动板3与第一半模111之间的顶推弹簧6。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合模过程中,位于模架1右侧的平移气缸12驱动动模板11带动第一半模111和动板3一起往与第二半模131合模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动板3往定板5方向移动,动板3上的斜面从低到高与定板5接触,动板3受到定板5的挤压从而克服顶推弹簧6的向上的弹力,动板3在定板5的挤压下沿着导轨2向下运动,当第一半模111到达合模工位与第二半模131合模时,动板3带着底模4也同时到达合模工位,从而使底模4与第一半模111和第二半模131完成合模。在开模过程中,位于模架1右侧的平移气缸12驱动动模板11带动第一半模111和动板3一起往远离第二半模131的开模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动板3往远离定板5的方向移动,动板3上的斜面从高到低与定板5接触,这样动板3在顶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沿着导轨2向上运动,当第一半模111到达开模工位时,动板3带着底模4也同时到达开模工位。

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吹瓶机中的联动开合模机构,包括:模架1,在模架1中设置有两块呈左右分布的模板,左右两块模板都能够在模架1上移动,模架1中位于右侧的模板为右动模板11,右动模板11与位于模架1右侧的平移气缸121相连,在右动模板11上设置有第一半模111,模架1中位于左侧的模板为左动模板13,左动模板13与位于模架1左侧的平移气缸122相连,在左动模板13上设置有第二半模131。在右动模板11上设置有导轨2,在导轨2上滑动设置有一块动板3,在动板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模4,在第一半模111和第二半模131的上方还设置有能驱动动板3随着动模板11运动而同时运动的限位驱动装置,当两个平移气缸12分别驱动右动模板11和左动模板13使第一半模111和第二半模131处于合模工位或开模工位时,限位驱动装置也同时驱动动板3带动底模4同步移动到合模工位或开模工位。所述限位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动板3的上端面为由内至外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在左动模板13上设置有定板5,定板5的内端51抵靠在动板3的斜面上,并且抵靠在动板3的斜面上的定板5的内端51设置成圆弧形,以防止动板3的斜面在抵靠着定板5的内端51运动时被定板5的内端51刮伤,在动板3上设置有能使动板3向上移动复位的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设置在动板3与第一半模111之间的顶推弹簧6。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合模过程中,左右两侧的平移气缸12分别驱动各自连接的右动模板11和左动模板13对向移动,使右动模板11上的第一半模111和左动模板13上的第二半模131一起对向移动至合模工位,在移动过程中,右动模板11上的动板3往左动模板13上的定板5方向移动,动板3上的斜面从低到高与定板5接触,动板3受到定板5的挤压从而克服顶推弹簧6的向上的弹力,动板3在定板5的挤压下沿着导轨2向下运动,当第一半模111与第二半模131到达合模工位合模时,动板3带着底模4也同时到达合模工位,从而使底模4与第一半模111和第二半模131完成合模。在开模过程中,左右两侧的平移气缸12分别驱动各自连接的右动模板11和左动模板13相向移动,使右动模板11上的第一半模111和左动模板13上的第二半模131一起相向移动至开模工位,在移动过程中,动板3往远离定板5方向移动,使动板3上的斜面从高到低与定板5接触,这样动板3在顶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沿着导轨2向上运动,当第一半模111和第二半模131同时到达开模工位时,动板3带着底模4也同时到达开模工位。

本发明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能实现底模与左右两个半模同步联动的开合模动作,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通过限位驱动装置就能对底模位置进行限定,使得底模的行程不会产生偏差,就不必经常对底模的位置进行调整校正,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