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位注吹模具及注吹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0016发布日期:2019-02-22 20:11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三工位注吹模具及注吹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成型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pp包装瓶的模具以及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pe/pp包装瓶多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和设备来生产,传统的注塑工艺已经无法满足食品药品级pe/pp包装瓶的内部光滑度的需要。

受限于传统的注塑设备,注塑包装瓶所用的模具只能压塑成型,不能满足食品药品级产品的需求,生产效率也比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的生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工位注吹模具及注吹工艺,注吹模具能够制作出内表面光滑度较高的pe/pp包装瓶;应用该注吹模具的注吹工艺能提高pe/pp包装瓶的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包装瓶符合食品药品级包装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工位注吹模具,包括三角转台以及依照三角方位顺次布置的第一、二模具和脱模台,所述三角转台上设置有芯棒,所述第一模具包括注塑模腔,第二模具包括吹塑模腔;所述注塑模腔的一端开设注塑孔,所述吹塑模腔的体积大于所述注塑模腔的体积,所述芯棒的表面设置有卡模槽,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卡模槽与所述注塑、吹塑模腔的腔口端配合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包括包裹所述气道的沉头气管、模芯和弹簧,所述气道包括沉头孔和卡槽;所述模芯的一端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螺母与卡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气道还包括滑动槽和扩口端,所述扩口端的端面呈锥面状;所述模芯的中部与所述扩口端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另一端的直径小于至所述模芯中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脱模台包括可往复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芯棒相配合的凹槽。

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吹模具的注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注塑孔向第一模具中注入pe/pp熔融原料,所述原料溢满至卡模槽,得到初胚;

s2,打开第一模具,旋转三角转台将所述初胚置入第二模具中锁紧,向气道中通气并冷却得到精胚;

s3,打开第二模具,旋转三角转台将所述精胚置入脱模台中脱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工位注吹模具,通过第一模具注塑得到初胚、第二模具的吹塑工艺得到内表面光滑的精胚,卡模槽方便在注塑成型时将初胚固定在芯棒上,再通过三角工位的旋转将胚体运送至下一工位,且三工位均应用同一三角转台与芯棒,有效的提高应用该模具的设备的空间利用率,且三角转台的控制误差率大大降低,只需执行单向转动命令,在控制编程端的电路设计也更加精简,相对于传统的注塑成型设备少了若干传感器及电源线。

本发明提供的注吹工艺,结合压塑成型以及吹塑成型的方法实现型胚的粗制到精制过程,且相对于传统的注塑成型工艺中减少了修模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芯棒的半剖图;

图中:10-第一模具,11-注塑模腔,12-注塑孔,20-第二模具,21-吹塑模腔,30-脱模台,40-三角转台,50-芯棒,51-螺母,52-沉头气管,53-模芯,54-弹簧,521-卡模槽,522-沉头孔,523-滑动槽,524-扩口端,531-圆弧过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工位注吹模具,包括三角转台40以及依照三角方位顺次布置的第一模具10、第二模具20和脱模台30,三角转台40上设置有芯棒50,三条边的数量相等,芯棒50的数量也相等。第一模具10包括注塑模腔11,第二模具20包括吹塑模腔21;注塑模腔11的一端开设注塑孔,吹塑模腔21的体积大于注塑模腔11的体积,芯棒50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模槽521,内部设置有与外界气压泵相连的气道;卡模槽521与注塑、吹塑模腔的腔口端配合对齐。卡模槽521用于卡住成型的型胚,并通过三角转台40的旋转至下一个工位。

如图2中所示,芯棒50包括沉头气管52、模芯53和弹簧54,沉头气管52包裹贯通的气道,气道前端依次包括沉头孔522和卡槽;模芯53的一端通过螺母51锁紧固定,弹簧54位于螺母51与卡槽之间。气泵向沉头孔522通气的过程中,压力过大推动螺母51压缩弹簧54,模芯53向另一端移动,气体由气道中吹出,用于吹塑成型;气压为零,弹簧54恢复形变,模芯53回弹仅用于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吹塑的过程中,气体的吹出方向如果和吹塑模腔21的侧壁相垂直或与底部相垂直,则会因为型胚的侧壁或底部受到的气体冲量过大,导致型胚的厚度不均匀,出现不合格的次品。所以,需要避免气体吹出方向与吹塑模腔21的某一端面垂直。进而,在气道后段设置了滑动槽523和扩口端524,扩口端524的端面呈锥面状;模芯53的中部与扩口端524的锥面相适配。扩口端524与模芯53的中部之间因为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气口流量,但是其总体的吹出方向是沿着锥面倾斜吹出,型胚受到的气体冲量会更加接近,内表面的光滑度更高,厚度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模芯53另一端的直径小于至模芯53中部的直径。型胚的瓶口在卡模槽521处成型,型胚的瓶体在模芯53的头部成型,模芯53头部到中部的外表面有圆弧过度面531,一方面为了能在注塑的过程中提供型胚的支撑定型作用,另一方面在吹塑腔中为气体预留一定的空间,是气体充分被压缩在型胚内,还可以方便脱模,避免造成型胚内部的磨损。

脱模台30包括可往复移动的挡板,挡板上设置有与芯棒50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正对模芯的卡模槽的后段,通过挡板往复移动来动型胚从脱模台30处剥落。

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吹模具的注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注塑孔12向第一模具10中注入pe/pp熔融原料,所述原料溢满至卡模槽521,得到初胚;

s2,打开第一模具10,旋转三角转台40将所述初胚置入第二模具20中锁紧,向气道中通气并冷却得到精胚;

s3,打开第二模具20,旋转三角转台40将所述精胚置入脱模台30中脱模。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塑料成型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工位注吹模具,包括三角转台以及依照三角方位顺次布置的第一、二模具和脱模台,三角转台上设置有芯棒,第一模具包括注塑模腔,第二模具包括吹塑模腔;注塑模腔的一端开设注塑孔,吹塑模腔的体积大于注塑模腔的体积,芯棒的表面设置有卡模槽,内部设置有气道;卡模槽与所述注塑、吹塑模腔的腔口端配合对齐。该模具能够加工出内表面更加光滑的瓶体。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注吹工艺,结合压塑成型以及吹塑成型的方法实现型胚的粗制到精制过程,且相对于传统的注塑成型工艺中减少了修模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麦炯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山市昆阳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30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