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冷却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051发布日期:2018-09-14 22:4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笔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冷却棒。



背景技术:

笔杆属于细长型杆件,型芯的冷却很关键。因为型芯细长,所以采用“冷却棒”的冷却形式,冷却棒与型芯紧贴,一端插入冷却水道,即浸泡在冷却水道的冷却液中。将型芯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冷却液,达到冷却型芯目的。

然而现有冷却棒存在的问题是,单纯利用冷却棒两端分别与型芯及冷却液接触,通过冷却棒自身作为导热体将热量传递,冷却液处于静止状态,被动的等待吸收热量,导致冷却效率低下,使得冷却过程时间延长,模具使用效率降低。而且冷却棒的导热不均匀将会导致型芯不同部位所用冷却时间存在差异,影响笔杆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却速度块、冷却效果均匀的冷却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冷却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包括型芯端及冷却液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内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包括主流道及副流道,所述主流道沿棒体轴向由冷却液端至型芯端呈螺旋状设置,该螺旋状主流道同棒体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所述主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进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一联通口,所述第一联通口延伸至棒体轴心处,所述副流道沿轴向设置并位于棒体轴心处,该副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出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二联通口,所述第一联通口与第二联通口衔接联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流道沿棒体轴向由冷却液端至型芯端呈螺旋状设置,且螺旋状主流道同棒体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使得冷却液通过主流道均匀的途径棒体,充分吸收棒体外周面上的热量,然后通过第一联通口、第二联通口、副流道排出,将副流道设置在棒体轴心位置处,相对远离棒体外周面,让主流道中已经吸收热量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远离棒体外周面排出,而后续补充的常温冷却液则相对靠近棒体外周面,加强了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流道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型,包括外腔、内腔及隔绝外腔与内腔的分隔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流道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型,利用分隔管将主流道分隔为相对靠近棒体外周面的外腔及相对远离不同外周面的内腔,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同时在主流道中注入不同的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腔的截面面积大于内腔的截面面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腔的截面面积大于内腔的截面面积,使得同压力下,外腔内的冷却液流速快于内腔的冷却液流速,相对靠近棒体外周面的外腔中的冷却液吸收热量大于内腔,让外力冷却液快速流通,加强更新效率,能够进一步加强冷却棒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却棒采用铍铜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分隔管采用铍铜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铍铜是力学、物理、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一种合金,经过淬火调质后,具有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同时铍铜还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导热性,耐寒性和无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1;

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冷却棒1,包括棒体11,所述棒体11包括型芯端12及冷却液端13,所述棒体11内设有冷却流道2,该冷却流道2包括主流道3及副流道4,所述主流道3沿棒体11轴向由冷却液端13至型芯端12呈螺旋状设置,该螺旋状主流道3同棒体11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所述主流道3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13一侧的进水口31及设置于型芯端12一侧的第一联通口32,所述第一联通口32延伸至棒体11轴心处,所述副流道4沿轴向设置并位于棒体11轴心处,该副流道4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13一侧的出水口41及设置于型芯端12一侧的第二联通口42,所述第一联通口32与第二联通口42衔接联通。

通过将主流道3沿棒体11轴向由冷却液端13至型芯端12呈螺旋状设置,且螺旋状主流道3同棒体11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使得冷却液通过主流道3均匀的途径棒体11,充分吸收棒体11外周面上的热量,然后通过第一联通口32、第二联通口42、副流道4排出,将副流道4设置在棒体11轴心位置处,相对远离棒体11外周面,让主流道3中已经吸收热量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远离棒体11外周面排出,而后续补充的常温冷却液则相对靠近棒体11外周面,加强了冷却效果。

所述主流道3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型,包括外腔33、内腔34及隔绝外腔33与内腔34的分隔管35。

通过将主流道3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型,利用分隔管35将主流道3分隔为相对靠近棒体11外周面的外腔33及相对远离不同外周面的内腔34,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同时在主流道3中注入不同的冷却液。

所述外腔33的截面面积大于内腔34的截面面积。

通过设置外腔33的截面面积大于内腔34的截面面积,使得同压力下,外腔33内的冷却液流速快于内腔34的冷却液流速,相对靠近棒体11外周面的外腔33中的冷却液吸收热量大于内腔34,让外力冷却液快速流通,加强更新效率,能够进一步加强冷却棒1的冷却效果。

所述冷却棒1采用铍铜材质制成。

所述分隔管35采用铍铜材质制成。

铍铜是力学、物理、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一种合金,经过淬火调质后,具有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同时铍铜还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导热性,耐寒性和无磁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