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塑料再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823发布日期:2019-03-02 03:4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塑料再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混合回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塑料再生设备。



背景技术:

2017年塑胶业界报告指出全球对塑胶的需求每年按六个百分率增加。现有的废塑料回收技术,因未能回收食品包装中的复合废塑料(如:复合薄膜和纸盒饮品废料等)、垃圾填埋场的混合多种塑胶废料、海洋中的废塑胶薄膜而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问题。此外,因分拣机不能在生产线上进行分类的塑胶,或低价值或回收率低或无回收率的塑胶废料回收成本太高而缺乏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塑料再生设备,可以解决百分之九五以上的塑胶废料回收和循环再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混合塑料再生设备,其包括:

撕碎破碎单元,包括用于破碎不同型状和尺寸的废料的撕碎机和破碎机;

用于团聚复合膜废料和塑胶薄膜的薄膜团聚机;

用于将废料磨成粉末的磨粉机,分别与所述撕碎破碎单元和所述薄膜团聚机连接;

用于干燥和存储所述粉末的第一存储干燥单元,与所述磨粉机连接;

用于将所述粉末团聚成胶粒的团聚造粒机,与所述第一存储干燥单元连接;

用于干燥和存储所述胶粒的第二存储干燥单元,与所述团聚造粒机连接;

用于分装所述胶粒的输料称重系统,与所述第二存储干燥单元连接;以及

用于冷却所述粉末和所述胶粒的空气冷却机,分别与薄膜团聚机、团聚造粒机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清洗所述废料的水洗生产线,连接所述撕碎破碎单元。

优选地,所述撕碎机中设置有将所述废料撕碎为1-5厘米的撕碎装置。

优选地,所述破碎机中设置有将所述废料破碎为2-4毫米的破碎装置。

优选地,所述磨粉机中设置有将所述废料磨碎为10-300目的筛网规格的磨碎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存储干燥单元包括:

混合干燥红外筒仓,包括用于去除所述粉末的水分的干燥装置、用于杀菌消毒的红外线装置和用于充分混合的搅拌装置;以及

用于贮存粉末原料的储料斗系统,与所述干燥红外筒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存储干燥单元包括:

混合干燥红外筒仓,包括用于去除所述胶粒的水分的干燥装置、用于杀菌消毒的红外线装置和用于充分混合的搅拌装置;以及

用于贮存胶粒原料的储料斗系统,与所述干燥红外筒仓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粉末与添加剂充分混合的配方混合机。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生成混合塑料产品的挤出机、吹气机或注塑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塑胶废料回收成本高、缺乏效益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混合塑料再生设备。通过将撕碎机、破碎机、水洗生产线、薄膜团聚机、磨粉机、混合和干燥机、红外仓、储料仓、混合机、团聚造粒机、空气冷却系统和原料贮存输送系统及原料磅重系统、木塑生产线等设备创造性地组合起来,实现了将多种塑胶和天然纤维废料共聚处理形成塑胶天然纤维原料或混合塑胶的设备。其解决百分之九五以上的塑胶废料回收和循环再用问题,并释放出大量可再生的资源,大大减少塑胶制品的污染问题,增加垃圾填埋场使用年期,保护天然环境和木材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解释描述,其中: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塑料再生设备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撕碎机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膜团聚机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磨粉机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干燥红外筒仓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料斗系统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团聚造粒机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方混合机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料称重系统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塑料再生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塑料再生设备,解决了目前因分拣机不能在生产线上进行分类的塑胶,或低价值或回收率低或无回收率的塑胶废料回收成本太高而缺乏效益的问题。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塑料再生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元10、第二单元20、第三单元30、第四单元40以及第五单元(未示出)。

参考附图2-5,第一单元10分别包括撕碎机与破碎机组合的单元、薄膜团聚机和磨粉机,其中撕碎破碎单元,包括撕碎机和破碎机,用于破碎不同型状和尺寸的废料;薄膜团聚机,用于团聚复合膜废料和各种塑胶薄膜;磨粉机,分别与所述撕碎破碎单元和所述薄膜团聚机连接,用于将废料磨成粉末。参考附图6-7,第二单元20为第一存储干燥单元,分别包括混合干燥红外筒仓和储料斗系统,用于干燥和存储所述粉末。参考附图8-9,第三单元30分别包括配方混合机和团聚造粒机,其与第一存储干燥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粉末团聚成胶粒。这些胶粒输出到类似于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干燥单元,与所述团聚造粒机连接,用于干燥和存储所述胶粒。参考附图10,第四单元40包括空气冷却机,分别与薄膜团聚机、团聚造粒机连接,用于冷却所述粉末和所述胶粒。参考附图11,第五单元为输料称重系统,与所述第二存储干燥单元连接,用于分装所述胶粒。

参考附图1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塑料再生设备处理塑胶废料的步骤如下:

S1、废料预处理:使用磁性分类法去除多种塑胶废料、木、纸、天然纤维材料等废料中混合的五金废料;

S2、团聚塑胶薄膜:将诸如复合膜废料的各种塑胶薄膜废料输出到薄膜团聚机中,该薄膜团聚机须通过与空气冷却机连接实现低温运行条件,将各种塑胶薄膜团聚在一起;

S3、撕碎大块废料:将大块的塑胶废料输入撕碎机中,将这些废料撕碎到1-5厘米的规格;

S4、清洗破碎磨粉: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塑料再生设备还可以包括水洗生产线,连接所述撕碎破碎单元,如果有必要可以利用洗水机线清洗这些撕碎废料。将处理后的撕碎废料和/或塑胶薄膜团输入破碎机,然后将这些废料破碎到2-4毫米的规格;然后将破碎废料输入到磨粉机,将其磨成10-300筛网规格的粉末;优选地,该磨粉机可与空气冷却机连接,以冷却输出的粉末;

S5、粉末存储干燥:将粉末贮存在混合干燥红外仓内,准备聚合生产成原料。所述干燥红外筒仓加热到70-150度,用于去除所述粉末的水分,使用红外线进行杀菌消毒并充分混合;然后输出到与所述干燥红外筒仓连接的储料斗系统,所有的粉状原料并可减少污染;

S6、配方混合造粒:用配方混合机把配方好的多种塑料、木粉、废纸等粉末原料与天然纤维再添加剂混合,然后输入到团聚造粒机以生成胶粒;其中,通过配方化后的成品和原料,品质可以得到保障;优选地,该团聚造粒机可与空气冷却机连接,以冷却输出的胶粒;使用团聚造粒机在低温程况下聚合,工序成本低并且可以保证材料品质良好,同时成粒后可以改善厂区内环境和少污染空气;

S7、胶粒存储干燥:将胶粒贮存在混合干燥红外仓内,准备聚合生产成新塑料产品。其中干燥、消毒和贮存的原理可参考步骤S5;

S8、胶粒输送称重:使用原料贮存输送系统和称重系统把胶粒包装成箱装或大包装(如25公斤包装),方便包装、交货,清洁和提供客户成品或原料配方服务;

S9、胶粒再加工:使用挤出机、吹气机或注塑机等设备,可将胶粒再加工成塑木、管材、板、吹气制品和注塑制品等产品,这些产品的融化点范围为100-400度,优选地,这些在加工设备需与空气冷却机连接,以冷却新塑料产品。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