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8792发布日期:2018-10-26 20:4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塑料回收再生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

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膜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年大量的废地膜残留在田间不会腐烂,会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而废地膜被牛、羊等牲畜误食后,易造成胃、肠疾病。据当地兽医部门反映,由此引起的牛、羊发病率日趋增多,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废旧地膜的回收再利用。

很多废旧的塑料制品如农业地膜,都可以采用回收技术实现再利用。由于这些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制品种类、状态和物理化学性质都不相同,即使加工前进行分离筛选也会导致所得产品的性能不均匀。因此在回收利用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加入一些助剂,而由于这些助剂与再生料之间可能会存在形态的不同,例如粒料与粉料,固体与液体等,导致在混合挤出过程中物料之间混合效果不好,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因此需要对再生料和各类助剂进行很好的搅拌混合之后再进行挤出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均匀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所述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加热套;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盖子上设置有自动加料口和手动加料口;所述壳体通过第一支撑座支撑在平台上;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所述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轴、框式搅拌杆、桨式搅拌杆、组合搅拌杆、螺帽和调节部件;所述搅拌轴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帽通过所述螺纹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侧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所述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并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所述框式搅拌杆、桨式搅拌杆和组合搅拌杆通过所述圆弧形凹槽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框式搅拌杆、桨式搅拌杆和组合搅拌杆与搅拌轴连接之处通过密封件密封;所述搅拌轴下端驱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壳体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计量泵;

所述出料口底部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加料口、机筒、第二支撑座、第二电机;所述加料口设置在机筒左侧一端,并与出料口连接;所述机筒通过第二支撑座支撑在平台上;所述机筒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左端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形混合元件;所述螺杆右端设置有挤出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件的宽度和厚度尺寸与所述圆弧形凹槽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件的高度可以调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式搅拌杆、桨式搅拌杆和组合搅拌杆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式搅拌杆、桨式搅拌杆和组合搅拌杆的个数可以增加。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式搅拌杆、桨式搅拌杆和组合搅拌杆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侧和所述搅拌系统表面喷涂一层耐磨材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与现有的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本申请提供的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设置有自动加料口,该加料口一般连接再生料的前处理装置,经过前处理之后的再生料通过自动加料口进入到壳体内,在通过手动加料口加入所需的助剂等物料,然后这些物料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拌系统搅拌,搅拌混合之后的物料通过出料口内的计量泵计量进入到挤出装置中,再通过其内的螺杆熔融挤出。当然对再生料和助剂等物料的搅拌需要解热时可以通过加热套进行加热。搅拌和挤出一体,操作简单,功能齐全。此外,所述搅拌系统中的搅拌轴设置有圆弧形凹槽,而且搅拌杆通过该凹槽将与搅拌轴连接,同时该凹槽内可以塞入若干数量的调节部件,再由螺帽通过搅拌轴上端的螺纹固定搅拌杆与调节部件。因此,本申请中的搅拌杆上下位置是可以自由调换的,在搅拌杆出现磨损或破坏时容易调换,不影响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针对不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可以采用不同的搅拌杆,以及组合类搅拌机,灵活多变,功能齐全。而且,对壳体内侧和搅拌系统表面喷涂一层耐磨材料,降低搅拌物料过程中设备的损耗,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部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搅拌系统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自动加料口、2-手动加料口、3盖子、4-螺钉、5-出料口、6-计量泵、7-第一电机、8-搅拌系统、81-框式搅拌杆、82-桨式搅拌杆、83-组合搅拌杆、84-搅拌轴、841-调节部件、842-螺纹、843-螺帽、844-密封件、845-圆弧形凹槽、9-第一支撑座、10-平台、11-第二支撑座、12-第二电机、13-加料口、14-机筒、15-齿形混合元件、16-挤出头、17-加热套、18-螺杆、1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同样的,“下、上”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上部的方向为上,反之为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所述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外侧设置有加热套17;所述壳体19顶部设置有盖子3;所述盖子3通过螺钉4与所述壳体19连接;所述盖子3上设置有自动加料口1和手动加料口2;所述壳体19通过第一支撑座9支撑在平台10上;

所述壳体19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8;所述搅拌系统8包括搅拌轴84、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组合搅拌杆83、螺帽843和调节部件841;所述搅拌轴84上端设置有螺纹842;所述螺帽843通过所述螺纹842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搅拌轴84侧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845;所述调节部件841设置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并通过螺帽843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通过所述圆弧形凹槽845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与搅拌轴84连接之处通过密封件844密封;所述搅拌轴84下端驱动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壳体19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内设置有计量泵6;

所述出料口5底部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加料口13、机筒14、第二支撑座11、第二电机12;所述加料口13设置在机筒14左侧一端,并与出料口5连接;所述机筒14通过第二支撑座11支撑在平台10上;所述机筒14内设置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左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连接;所述螺杆1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形混合元件15;所述螺杆18右端设置有挤出头16。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所述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外侧设置有加热套17;所述壳体19顶部设置有盖子3;所述盖子3通过螺钉4与所述壳体19连接;所述盖子3上设置有自动加料口1和手动加料口2;所述壳体19通过第一支撑座9支撑在平台10上;

所述壳体19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8;所述搅拌系统8包括搅拌轴84、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组合搅拌杆83、螺帽843和调节部件841;所述搅拌轴84上端设置有螺纹842;所述螺帽843通过所述螺纹842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搅拌轴84侧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845;所述调节部件841设置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并通过螺帽843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通过所述圆弧形凹槽845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与搅拌轴84连接之处通过密封件844密封;所述搅拌轴84下端驱动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壳体19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内设置有计量泵6;

所述出料口5底部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加料口13、机筒14、第二支撑座11、第二电机12;所述加料口13设置在机筒14左侧一端,并与出料口5连接;所述机筒14通过第二支撑座11支撑在平台10上;所述机筒14内设置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左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连接;所述螺杆1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形混合元件15;所述螺杆18右端设置有挤出头16;所述调节部件841的宽度和厚度尺寸与所述圆弧形凹槽845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所述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外侧设置有加热套17;所述壳体19顶部设置有盖子3;所述盖子3通过螺钉4与所述壳体19连接;所述盖子3上设置有自动加料口1和手动加料口2;所述壳体19通过第一支撑座9支撑在平台10上;

所述壳体19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8;所述搅拌系统8包括搅拌轴84、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组合搅拌杆83、螺帽843和调节部件841;所述搅拌轴84上端设置有螺纹842;所述螺帽843通过所述螺纹842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搅拌轴84侧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845;所述调节部件841设置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并通过螺帽843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通过所述圆弧形凹槽845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与搅拌轴84连接之处通过密封件844密封;所述搅拌轴84下端驱动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壳体19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内设置有计量泵6;

所述出料口5底部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加料口13、机筒14、第二支撑座11、第二电机12;所述加料口13设置在机筒14左侧一端,并与出料口5连接;所述机筒14通过第二支撑座11支撑在平台10上;所述机筒14内设置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左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连接;所述螺杆1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形混合元件15;所述螺杆18右端设置有挤出头16;所述调节部件841的宽度和厚度尺寸与所述圆弧形凹槽845相同;所述调节部件的高度可以调节。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所述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外侧设置有加热套17;所述壳体19顶部设置有盖子3;所述盖子3通过螺钉4与所述壳体19连接;所述盖子3上设置有自动加料口1和手动加料口2;所述壳体19通过第一支撑座9支撑在平台10上;

所述壳体19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8;所述搅拌系统8包括搅拌轴84、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组合搅拌杆83、螺帽843和调节部件841;所述搅拌轴84上端设置有螺纹842;所述螺帽843通过所述螺纹842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搅拌轴84侧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845;所述调节部件841设置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并通过螺帽843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通过所述圆弧形凹槽845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与搅拌轴84连接之处通过密封件844密封;所述搅拌轴84下端驱动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壳体19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内设置有计量泵6;

所述出料口5底部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加料口13、机筒14、第二支撑座11、第二电机12;所述加料口13设置在机筒14左侧一端,并与出料口5连接;所述机筒14通过第二支撑座11支撑在平台10上;所述机筒14内设置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左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连接;所述螺杆1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形混合元件15;所述螺杆18右端设置有挤出头16;所述调节部件841的宽度和厚度尺寸与所述圆弧形凹槽845相同;所述调节部件841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的个数可以增加。

实施例5

如图1~4所示,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所述再循环农业地膜用再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外侧设置有加热套17;所述壳体19顶部设置有盖子3;所述盖子3通过螺钉4与所述壳体19连接;所述盖子3上设置有自动加料口1和手动加料口2;所述壳体19通过第一支撑座9支撑在平台10上;

所述壳体19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8;所述搅拌系统8包括搅拌轴84、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组合搅拌杆83、螺帽843和调节部件841;所述搅拌轴84上端设置有螺纹842;所述螺帽843通过所述螺纹842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搅拌轴84侧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845;所述调节部件841设置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并通过螺帽843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845;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通过所述圆弧形凹槽845与搅拌轴84连接;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与搅拌轴84连接之处通过密封件844密封;所述搅拌轴84下端驱动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壳体19侧面下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内设置有计量泵6;

所述出料口5底部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加料口13、机筒14、第二支撑座11、第二电机12;所述加料口13设置在机筒14左侧一端,并与出料口5连接;所述机筒14通过第二支撑座11支撑在平台10上;所述机筒14内设置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左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连接;所述螺杆1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形混合元件15;所述螺杆18右端设置有挤出头16;所述调节部件841的宽度和厚度尺寸与所述圆弧形凹槽845相同;所述调节部件841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所述框式搅拌杆81、桨式搅拌杆82和组合搅拌杆83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进步将形成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虑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换,且这些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被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