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冷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2871发布日期:2018-09-28 20:0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设备,具体涉及管材冷却箱。



背景技术:

管材经过定径套的定经、初步冷却后,需要进一步进行冷却固化,一般采用喷淋冷却箱,管材穿过箱体时,采用喷淋水管喷淋并利用喷淋水浸泡冷却。在管材冷却时,管材接触到的水需要不断更新,以保持水的低温,确保使得冷却速度,因此承载管材浸泡用水的空间以刚好能浸泡水管为最佳,太多则不利于快速更新浸泡水,太少则浸泡不完全,都不利于管材的快速冷却,因此不同尺寸的管材需要对浸泡水位高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管材冷却箱,解决现有的管材冷却箱对管材浸泡冷却时浸泡不完全或浸泡水位过高造成冷却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管材冷却箱,包括箱体、喷淋管,所述的箱体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开设出水口,箱体内设置有自箱体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承载台,喷淋管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朝向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通过立柱与箱体内底部连接,承载台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延伸板、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两端,固定架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外侧,延伸板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两侧延伸;所述的承载台上方设置有滚动辊,滚动辊横跨在承载台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连接,滚动辊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的上边缘。

喷淋管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承载台用于承载喷淋管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以及延伸板共同决定了承载台的盛水空间,延伸板能向弧形底板两侧延伸,以调节承载台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在调节水位高度的同时,应确保水管被浸泡水全面掩盖,因此设置滚动辊用于将管材压在水下。滚动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连接,则会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管材而调整水位高度的同时,对滚动辊与承载台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液面高度取决于延伸板的上边缘高度,滚动辊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的上边缘,则能确保管材一定被压在水面以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底板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所述的防水橡胶片与延伸板接触。弧形底板与延伸板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底板两侧下表面以及延伸板靠近弧形底板中心线的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延伸板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之间形成大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淋管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喷淋管之间间隔㎝以内。喷淋管除了起到喷淋的作用,还作为浸泡水使用,因此间距不宜太远,确保管材时刻与冷水接触浸泡,确保冷却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口通过制冷器与喷淋管连通的水源连接。将对管材冷却后的水重新制冷冷却回收,循环使用,节约用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管材喷淋冷却的同时能够浸泡冷却,并且能根据管材尺寸调节冷却水位,并能确保管材被压在水面之下,确保冷却速度;本实用新型设置防水橡胶片能用于弧形底板与延伸板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本实用新型设置凸块限位,避免延伸板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之间形成大缝隙;本实用新型将对管材冷却后的水重新制冷冷却回收,循环使用,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物台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物台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图2、图3示出了此种管材冷却箱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管材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承载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承载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承载台3上方设置有滚动辊9,滚动辊9横跨在承载台3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

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承载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承载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承载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在调节水位高度的同时,应确保水管被浸泡水全面掩盖,因此设置滚动辊9用于将管材压在水下。滚动辊9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则会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管材而调整水位高度的同时,对滚动辊9与承载台3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液面高度取决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高度,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则能确保管材一定被压在水面以下。

实施例2:

管材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承载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承载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弧形底板4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7,所述的防水橡胶片7与延伸板5接触。弧形底板4与延伸板5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7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承载台3上方设置有滚动辊9,滚动辊9横跨在承载台3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

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承载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承载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承载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在调节水位高度的同时,应确保水管被浸泡水全面掩盖,因此设置滚动辊9用于将管材压在水下。滚动辊9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则会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管材而调整水位高度的同时,对滚动辊9与承载台3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液面高度取决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高度,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则能确保管材一定被压在水面以下。

实施例3:

管材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承载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承载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弧形底板4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7,所述的防水橡胶片7与延伸板5接触。弧形底板4与延伸板5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7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弧形底板4两侧下表面以及延伸板5靠近弧形底板4中心线的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8。凸块8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延伸板5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4之间形成大缝隙。承载台3上方设置有滚动辊9,滚动辊9横跨在承载台3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

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承载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承载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承载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在调节水位高度的同时,应确保水管被浸泡水全面掩盖,因此设置滚动辊9用于将管材压在水下。滚动辊9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则会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管材而调整水位高度的同时,对滚动辊9与承载台3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液面高度取决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高度,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则能确保管材一定被压在水面以下。

实施例4:

管材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承载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承载台3;喷淋管2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喷淋管2之间间隔15㎝。喷淋管2除了起到喷淋的作用,还作为浸泡水使用,因此间距不宜太远,确保管材时刻与冷水接触浸泡,确保冷却速度。所述承载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承载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弧形底板4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7,所述的防水橡胶片7与延伸板5接触。弧形底板4与延伸板5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7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弧形底板4两侧下表面以及延伸板5靠近弧形底板4中心线的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8。凸块8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延伸板5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4之间形成大缝隙。承载台3上方设置有滚动辊9,滚动辊9横跨在承载台3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

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承载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承载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承载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在调节水位高度的同时,应确保水管被浸泡水全面掩盖,因此设置滚动辊9用于将管材压在水下。滚动辊9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则会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管材而调整水位高度的同时,对滚动辊9与承载台3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液面高度取决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高度,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则能确保管材一定被压在水面以下。

最优实施例:

管材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承载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承载台3;喷淋管2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喷淋管2之间间隔15㎝。喷淋管2除了起到喷淋的作用,还作为浸泡水使用,因此间距不宜太远,确保管材时刻与冷水接触浸泡,确保冷却速度。出水口通过制冷器与喷淋管2连通的水源连接。将对管材冷却后的水重新制冷冷却回收,循环使用,节约用水。所述承载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承载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弧形底板4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7,所述的防水橡胶片7与延伸板5接触。弧形底板4与延伸板5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7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弧形底板4两侧下表面以及延伸板5靠近弧形底板4中心线的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8。凸块8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延伸板5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4之间形成大缝隙。承载台3上方设置有滚动辊9,滚动辊9横跨在承载台3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

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承载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承载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承载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在调节水位高度的同时,应确保水管被浸泡水全面掩盖,因此设置滚动辊9用于将管材压在水下。滚动辊9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延伸板5连接,则会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管材而调整水位高度的同时,对滚动辊9与承载台3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液面高度取决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高度,滚动辊9的下表面低于延伸板5的上边缘,则能确保管材一定被压在水面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结构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结构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结构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