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挤塑机的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618发布日期:2019-01-04 23:5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缆挤塑机的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挤塑机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机成型在塑料加工中又称为挤塑,物料自料斗进入料筒,在螺杆旋转作用下,通过料筒内壁和螺杆表面摩擦剪切作用向前输送到加料段,在此松散固定向前输送同时被压实。在压缩段,螺槽深度变浅,进一步压实,同时在料筒外加热和螺杆与料筒内壁摩擦剪切作用,料温升高开始熔融。压缩段之后是均化段,均化段使物料均匀,定温、定量、定压挤出熔体,到机头后成型得到制品。一般都用水槽作为降温装置,由于熔体在出料口处挤出包裹于电缆上后,表面温度较高,进水后会使其内部热胀冷缩,导致成型的塑胶表面凹凸不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挤塑机的降温装置,其具有改善电缆表面熔体冷却成型时表面凹凸不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电缆挤塑机的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管,电缆从冷却管中穿过,冷却管包括沿熔体挤出方向依次设置的风冷段和水冷段,所述风冷段包括沿熔体挤出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风冷段和第二风冷段,第二风冷段包括向电缆及第一风冷段内排风的排冷风结构,水冷段内设有水槽,电缆浸入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表面熔体在第一风冷段内初步冷却,到达第二风冷段时二次冷却,而后进入水冷段的水槽中完全冷却成型。

排冷风结构吹入第二风冷段内的空气对电缆二次冷却,第一风冷段对电缆初步冷却的气流来自在第二风冷段换热后的空气,由于换热后的空气温度稍升高,不会刺激刚挤出的、温度较高的熔体,因此熔体不会出现迅速冷却时内部热胀冷缩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冷段内沿冷却管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电缆沿螺旋叶片中轴线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顺着螺旋叶片移动,与电缆充分接触换热。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外设有接通冷风机的空腔,冷却管外壁上设有第一气孔,空腔与第二风冷段通过第一气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风机向空腔中吹风,冷空气通过第一气孔吹向电缆,并顺势进入第一风冷段。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倾斜指向电缆和第一风冷段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引导气流进入第一风冷段冷却电缆。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电缆进入端设有初始冷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塑机开机时需要快速成型,以便将熔体拉长,可通过初始冷却装置辅助成型。

优选的,所述初始冷却装置包括气管,气管一端与空腔接通,另一端封闭并围绕电缆形成圈状,围绕电缆的气管上设有若干向电缆出气的第二气孔,气管上还设有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管将空腔中的冷气流导出对刚挤出的熔体进行辅助冷却成型。

优选的,所述水槽可抽拉地设于冷却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换水,从而保持水槽内的水温在较低水平。

优选的,所述水冷段及水槽内沿熔体挤出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三辊轴,电缆从第一辊轴、第三辊轴上方通过,从第二辊轴下方通过,第二辊轴将电缆压于水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三根辊轴改变电缆的路径,从而使电缆浸入水中,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缆表面熔体冷却均匀,成型质量好,成型后的电缆表皮厚薄均匀;

2、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电缆挤塑机的降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冷却管;11、第一风冷段;12、第二风冷段;13、水冷段;2、水槽;3、螺旋叶片;4、套筒;41、空腔;42、第一气孔;43、进气口;5、气管;51、第二气孔;6、开关;7、第一辊轴;8、第二辊轴;9、第三辊轴;1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电缆挤塑机的降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根冷却管1,挤塑机挤出的熔体包裹在电缆10上,电缆10从冷却管1一端进,从另一端出,电缆10在通过冷却管1的过程中,表面的熔体冷却成型为塑胶皮。

如图1所示,冷却管1沿熔体挤出方向依次分为第一风冷段11、第二风冷段12、水冷段13,电缆10在第一风冷段11初步冷却,再于第二风冷段12内二次冷却,最后在水冷段13内完全冷却成型。

如图2、图3所示,第一风冷段11内壁上固定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沿冷却管1长度方向设置,螺旋叶片3中央无轴杆,电缆10从螺旋叶片3中央穿过。第二风冷段12接有冷风机,冷风机向第二风冷段12中吹冷气,冷气与第二风冷段12内的电缆10换热,换热后的冷气流对第一风冷段11内的电缆10再次进行换热。由于换热的原因,第一风冷段11内的冷空气温度要高于第二风冷段12内的冷空气温度,因此刚挤出的熔体在第一风冷段11内可温和舒缓地初步冷却成型。

如图3所示,冷却管1上于第二风冷段12处套有封闭的套筒4,套筒4与冷却管1围成空腔41,套筒4上设有与空腔41相通的进气口43,用于接冷风机。冷却管1外壁上设有若干通至第二风冷段12的第一气孔42,第一气孔42沿第二风冷段12长度方向分布,空腔41与第二风冷段12通过第一气孔42连通。所有第一气孔42均倾斜地指向第一风冷段11,并且向电缆10出风,冷风机将冷风鼓入空腔41后,冷气流经过第一气孔42吹向电缆10,而后流入第一风冷段11,冷气流顺着由螺旋叶片3围成的螺旋通道旋转前进的同时与电缆10换热,最终冷气流从冷却管1进电缆10的一端流出。

如图1所示,空腔41上还接通有气管5,气管5上装有开关6,气管5末端封闭,末端伸至冷却管1进电缆10一端,并围绕电缆10形成圈状,圈状的电缆10上开设有若干向电缆10出气的第二气孔51。当需要使电缆10上熔体快速成型时,如挤塑机刚开机时需拉长熔体以便走线时,打开开关6,使气管5上的第二气孔51向电缆10出冷气,从而辅助冷却成型。

如图3所示,水冷段13为冷却管1的管道末端,水冷段13内设有水槽2,水槽2形状与水冷段13形状配合,可方便地将水槽2从水冷段13内抽出换水后重新推入水冷段13。水冷段13的管壁上固定有第一辊轴7,电缆10从第一辊轴7上方通过,并搭在第一辊轴7上。水槽2内顺着电缆10走线方向依次固定有第二辊轴8第三辊轴9,从第一辊轴7处通过的电缆10从第二辊轴8下方通过,第二辊轴8将电缆10压于水中,第三辊轴9位于水槽2末端,电缆10从第三辊轴9上方通过,并搭在第三辊轴9上,从第三辊轴9处通过的电缆10表面熔体基本冷却成型。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