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099发布日期:2019-02-15 20:3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EPP料桶结构流动风是从安装法兰和垫板之间的隔板法兰上的夹层吹入料管中,进风口只有一个,因料管离进风的远近不同,吹入料管中的风力大小也不同,会造成入料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受力均匀,且效率高的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主要由料桶桶体、下料过渡接头及下料接头组成;所述下料过渡接头及下料接头位于料桶桶体的下方;所述下料接头设置于下料过渡接头的下方;所述下料过渡接头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所述下料接头的宽度小于下料过渡接头的宽度;所述下料过渡接头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法兰与料桶桶体之间设置有旋转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法兰的宽度小于料桶桶体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法兰的一端内嵌连接于料桶桶体上,另一端与安装法兰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与下料过渡接头之间设置有2根以上的分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安装法兰与下料接头之间设置了下料过渡接头后,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下料时产生的磨损,让下料有了缓冲及助力,提高了效率;

2、通过进气管接多个分气管再连接到下料过渡接头的结构,确保了每个分气管里面的气量都均匀分布,从而对下料过渡接头进行均匀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的示意图。

1-料桶桶体、2-安装法兰、3-下料过渡接头、4-下料接头、5-旋转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泡塑成型机的料桶结构,主要由料桶桶体1、下料过渡接头3及下料接头4组成;所述下料过渡接头3及下料接头4位于料桶桶体1的下方;所述下料接头4设置于下料过渡接头3的下方;所述下料过渡接头3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未图示);所述下料接头4的宽度小于下料过渡接头3的宽度;所述下料过渡接头3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法兰2。

所述安装法兰2与料桶桶体1之间设置有旋转法兰5。

所述旋转法兰5的宽度小于料桶桶体1的宽度。

所述旋转法兰5的一端内嵌连接于料桶桶体1上,另一端与安装法兰2相连。

所述进气管与下料过渡接头3之间设置有2根以上的分气管(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的料桶结构为在下料接头4处接一个下料过渡接头3,且在下料过渡接头3侧面的进气管通过总管接分气管后再分别接到下料过渡接头3进入下料接头4料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在安装法兰与下料接头之间设置了下料过渡接头后,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下料时产生的磨损,让下料有了缓冲及助力,提高了效率;

3、通过进气管接多个分气管再连接到下料过渡接头的结构,确保了每个分气管里面的气量都均匀分布,从而对下料过渡接头进行均匀的作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