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092发布日期:2019-02-15 20:3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的生产中模具是必不可少的,模具也决定了产品的优劣,而产品的生产效率也与模具息息相关,一副好的模具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而模具往往体积较大,而生产中替换模具也是必要的工序,传统模具的替换需要多个操作人员,将原模具移下设备,再安装新模具,在模具的大重量及大体积下,这一作业相当耗时。

目前,市场上的快速换模脱模框是依靠单边承重,使用时靠4根导杆固定,但承重是在单边;这样对导杆的受力不好,且需要通过其他的辅助支撑来加固脱模框,使脱模框导杆不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换模便捷、作业效率高,且作业精确度高的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主要由脱模框、工字钢轨道、工字钢跑车及脱模框导杆组成;所述工字钢轨道横向位于脱模框的上方;所述脱模框导杆垂直位于脱模框的侧面;所述工字钢跑车垂直设置于工字钢轨道的下端,与工字钢轨道相连;所述脱模框导杆共有2根,上下对称的设置于脱模框的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跑车与脱模框之间设置有吊装环。

作为优选,所述吊装环的下方设置有调节花篮螺丝,所述调节花篮螺丝一端与吊装环相连,另一端与脱模框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吊装环与工字钢跑车相连,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吊装环将脱模框与工字钢跑车相连后,在换模时脱模框可以有一个方向的力来保持稳定,让操作人员在换模时可以借助上方的力来进行操作,减轻了换模时的重量,方便换模;

2、脱模框与工字钢跑车始终相连,且将脱模框固定在脱模框导杆上后,使用时脱模框的运动轨迹就可以由脱模框导杆固定,确保脱模框作业时不会发生不良的移动,确保了作业的效率,提高了作业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的侧视图;。

1-脱模框、2-工字钢轨道、3-工字钢跑车、4-脱模框导杆、5-调节花篮螺丝、6-吊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主要由脱模框1、工字钢轨道2、工字钢跑车3及脱模框导杆4组成;所述工字钢轨道2横向位于脱模框1的上方;所述脱模框导杆4垂直位于脱模框1的侧面;所述工字钢跑车3垂直设置于工字钢轨道2的下端,与工字钢轨道2相连;所述脱模框导杆4共有2根,上下对称的设置于脱模框1的侧面。

所述工字钢跑车3与脱模框1之间设置有吊装环6。

所述吊装环6的下方设置有调节花篮螺丝5,所述调节花篮螺丝5一端与吊装环6相连,另一端与脱模框1相连。

所述吊装环6与工字钢跑车3相连,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泡塑成型机的脱模框装置采用在脱模框1上加装吊装环6,和工字钢轨道2上的工字钢跑车3相连,正常生产时,脱模框1固定在脱模框导杆4进行上前后动作,脱模框1和工字钢跑车3始终相连,同步动作;换模时,脱模框1和脱模框导杆4脱离,靠工字钢跑车3支撑,往后移,脱离脱模框导杆4一段距离后,便可进行换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采用吊装环将脱模框与工字钢跑车相连后,在换模时脱模框可以有一个方向的力来保持稳定,让操作人员在换模时可以借助上方的力来进行操作,减轻了换模时的重量,方便换模;

3、脱模框与工字钢跑车始终相连,且将脱模框固定在脱模框导杆上后,使用时脱模框的运动轨迹就可以由脱模框导杆固定,确保脱模框作业时不会发生不良的移动,确保了作业的效率,提高了作业精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