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组合灯透镜支架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4674发布日期:2018-12-11 21: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组合灯透镜支架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前组合灯透镜支架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透镜支架是一种环形结构的支架,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包含型腔,型腔内置实体模芯,工作过程中,需要冷却模具,现有冷却模具的方法是:开设水路,通过水冷的方式对腔壁、型腔、模芯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模具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水路结构设计简单,冷却型腔的效果已经有限,而对处于型腔内的模芯来说,基本不具备冷却效果,更难做到对型腔以及模芯的快速冷却,如果通过长通入冷却水以冷却型腔和模芯,会降低生产效率;若想保证生产效率,便不能对型腔以及模芯合理降温,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还会导致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速率快、成型效果好的前组合灯透镜支架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组合灯透镜支架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型腔,型腔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上模上设有与型腔导通的浇注流道,浇注流道置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之间,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均为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有第一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和第三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和第三冷却流道均呈U型结构,第一冷却流道置于第一成型腔的上方,第二冷却流道环绕浇注流道设置,第三冷却流道置于第二成型腔的上方,下模上还设有第四冷却流道和第五冷却流道,第四冷却流道和第五冷却流道均呈矩形波结构,第四冷却流道置于第一成型腔下方,第五冷却流道置于第二成型腔下方,上模和下模上还均设有两组贯穿型腔中心的气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从上模进行浇注,所以上模的温度较下模高,通过第一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和第三冷却流道分别对应第一成型腔、浇注流道和第二成型腔进行冷却,流道长度相对较短,可以加速冷却水的循环,进行快速冷却,并通过第四冷却流道和第五冷却流道对下模进行冷却,且其流道呈矩形波结构,减缓冷却水的循环,使冷却水能够充分吸热,使得上下模冷却效果能够同步,且由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均为环形结构,即其中心为实体结构,所以可开设气道,由上模穿过上述成型腔的中心,并由下模穿出,气道不与上述成型腔直接连通,但能直接对上述成型腔中心进行冷却,加速冷却速率,提高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与下模上还设有置于第一成型腔中间的第一气腔、置于第二成型腔中间的第二气腔,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均与气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中心的冷却面积,进一步加速对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的冷却,提高成型速率及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的周沿上设有若干可与上模抵触的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镶块嵌于下模的上表面,使用中下模的上表面与上模之间易碰撞,因此镶块的设置,可对下模与上模的抵触面之间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模;2、下模;3、第一成型腔;4、第二成型腔;5、浇注流道;6、第一冷却流道;7、第二冷却流道;8、第三冷却流道;9、第四冷却流道;10、第五冷却流道;11、气道;12、气腔;13、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一种前组合灯透镜支架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型腔,型腔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成型腔3和第二成型腔4,上模1上设有与型腔导通的浇注流道5,浇注流道5置于第一成型腔3和第二成型腔4之间,第一成型腔3和第二成型腔4均为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一冷却流道6、第二冷却流道7和第三冷却流道8,第一冷却流道6、第二冷却流道7和第三冷却流道8均呈U型结构,第一冷却流道6置于第一成型腔3的上方,第二冷却流道7环绕浇注流道5设置,第三冷却流道8置于第二成型腔4的上方,下模2上还设有第四冷却流道9和第五冷却流道10,第四冷却流道9和第五冷却流道10均呈矩形波结构,第四冷却流道9置于第一成型腔3下方,第五冷却流道10置于第二成型腔4下方,上模1和下模2上还均设有两组贯穿型腔中心的气道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从上模1进行浇注,所以上模1的温度较下模2高,通过第一冷却流道6、第二冷却流道7和第三冷却流道8分别对应第一成型腔3、浇注流道5和第二成型腔4进行冷却,流道长度相对较短,可以加速冷却水的循环,进行快速冷却,并通过第四冷却流道9和第五冷却流道10对下模2进行冷却,且其流道呈矩形波结构,减缓冷却水的循环,使冷却水能够充分吸热,使得上下模2冷却效果能够同步,且由于第一成型腔3和第二成型腔4均为环形结构,即其中心为实体结构,所以可开设气道11,由上模1穿过上述成型腔的中心,并由下模2穿出,气道11不与上述成型腔直接连通,但能直接对上述成型腔中心进行冷却,加速冷却速率,提高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1与下模2上还设有置于第一成型腔3中间的第一气腔12、置于第二成型腔4中间的第二气腔12,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2均与气道11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第一成型腔3和第二成型腔4中心的冷却面积,进一步加速对第一成型腔3和第二成型腔4的冷却,提高成型速率及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2的周沿上设有若干可与上模1抵触的镶块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镶块13嵌于下模2的上表面,使用中下模2的上表面与上模1之间易碰撞,因此镶块13的设置,可对下模2与上模1的抵触面之间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